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原文与翻译、赏析
【鹊踏枝】 自隋唐,数兴亡,料着这一片青旗,能有的几日秋光。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酒保云) 师父,我这酒赛过琼浆玉液哩。(正末唱)
【寄生草】 说甚么琼花露,问甚么玉液浆。想鸾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鲵吸尽银河浪,饮羊羔醉杀销金帐。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抵多少骑驴魏野逢潘阆。
【幺篇】想那等尘俗辈,恰便似粪土墙。王弘探客在篱边望,李白扪月在江心丧,刘伶荷锸在坟头葬。我则待朗吟飞过洞庭湖,须不曾摇鞭误入平康巷。
(正末云) 我这墨非同小可,便当二百文钱也不多哩。(唱)
【后庭花】 这墨瘦身躯无四两,你可便消磨他有几场。万事皆如此,(带云)酒保也,(唱) 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酒保云) 我不要这墨,你则与我钱。(正末云) 墨换酒,你也不要?
(唱) 敢糊涂了纸半张。
(正末云) 一个舞者,一个唱者,一个把盏者,直吃的尽醉方归。
(唱)
【金盏儿】我这里据胡床,望三湘,有黄鹤对舞仙童唱。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但得一尊留墨客,(带云)我困了也,(唱) 我可是两处梦黄粱。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现存于 《古名家杂剧》 本和 《元曲选》 本,两种版本有差异: 一、二折词句稍有不同,第三折差别较大,前者 【滚绣球】 下有 【道情曲】等五曲,后者只 【伴读书】 等三曲,词句也不同。第四折也有较大差异。今据《元曲选》 本。这是个度脱戏,故事是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到岳阳楼饮酒,见柳树精可以度脱,但因其未得人身,便叫它去郭家投胎。又有杜康庙前的白梅树,也有灵气,又让梅树精去贺家投胎。二树精投胎后,一为郭马儿,一为贺腊梅,二人结为夫妻。三十年后,吕洞宾下凡来,要度二树精成仙。贺腊梅很快悟道; 郭马儿却留恋红尘,迟迟不能省悟。于是吕洞宾三到岳阳楼,通过种种变幻,开启郭马儿的道心,终于使他记起前生之事,了道成仙。此选第一折中数曲。吕洞宾一过岳阳楼,在楼上饮酒,见此楼形胜雄壮,山水秀美,对着秋光,不禁抒发起沧桑之叹,感叹浮生虚幻。马致远的剧中人物,常打有马氏思想感情的印记,这虽然是个 “度脱戏”,却由于作者借吕洞宾这一主要人物,倾吐了代表元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思想情绪,抒发了书生怀抱,而减弱了这一剧作的宗教气氛,使这个戏有 “弦外之音”,从而确立了它的艺术价值。
吕岩来到岳阳楼,见到楼阁 “翠巍巍当着楚山,浪淘淘临着汉江”,望眼一眺,洞庭湖、鄱阳湖、青草湖皆收眼中,时又正值金秋,他想起了登楼的王粲、醉饮的陶潜,此时此刻,文人的登临怀古之心,油然而兴。吕岩虽是八仙之一,不过,他在成仙之前,原也是个文人,有此雅兴倒也不足为奇。【鹊踏枝】曲以俯览天地万物的气概,指点历史上的兴亡。自隋唐以来,几度兴亡,只在弹指一挥间。更何况这酒店树起的青旗,能消得几度秋光?这壮丽的江山,使人心潮澎湃,挥毫抒怀,留给后人几行醉墨淋浪。吕岩是神仙,见惯沧桑变化,对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自然不足为奇,但是,在这里,他更像是个饱经沧桑的文人,有一腔悲怆的情怀,无论是对兴亡,对浩荡的江山,都流露出恋恋之情,和 “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感叹。此外,他此刻的身份是卖墨的商人,因此也要照顾到这种特殊的身份,“怎消得” 句是点睛之笔,在感叹中不忘吕岩在红尘中的角色,而在抒情中非常巧妙的结合起来。当然,在后面还有更好的发挥。
【寄生草】 与 【幺篇】 专写一个 “饮” 字。酒保说他的酒像琼浆玉露,吕岩开始对饮酒及喜饮的人,大加铺叙。“鸾鹤” 句只是见江上景物后的随意发挥,真正要写的是那些善饮的人,似鲸鲵吸巨浪,甚至会醉杀在销金帐。这里用两则典故:前者用杜甫诗 《饮中八仙歌》: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后者用宋党进在大雪天在销金帐中饮羊羔美酒以避寒气的故事。下两句又用两个故事: “烧猪佛印待东坡” 是说宋代高僧与苏东坡的故事。佛印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都很友善。而宋金元间关于他与东坡的故事流传很多,金院本有 《佛印烧猪》 剧目,元人杨讷有杂剧 《佛印烧猪待东坡》 (已佚),吴昌龄有杂剧 《花间四友东坡梦》 今存。在小说中,则有《清平山堂话本》 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喻世明言》 有《明悟禅师赶五戒》。“骑驴魏野逢潘阆” 句则是说宋代诗人潘阆的故事。潘阆自号逍遥子,大名人,为人狂妄不羁。他的诗《过华山》 负有盛名,其诗曰:“高爱三峰插太虚,昂头吟望倒骑驴。傍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上居。” 有人据其诗画 《潘阆倒骑驴图》。魏野也是当时诗人,其《赠逍遥诗》 云: “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骑驴的是潘阆,不是魏野,作者在此有误。) 马致远用著名的高人逸事,来写 “饮酒”,为曲词添上浓浓的色彩,也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力。
酒保见客人提起饮酒的古人来,也来凑趣,说起王弘送酒给陶渊明、刘伶荷锸、李白摸月等有关饮酒的故事,谁知却碰来一鼻子灰。【幺篇】 中,吕洞宾对以上三个历来被人称赞的 “酒徒” 都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 “尘俗之辈”,不值一提。而只有他 “朗吟飞过洞庭湖”,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据宋人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载,岳阳楼有吕洞宾留题: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而此杂剧即根据此诗和别的一些传说,尤其是一些道教书籍中的故事编写而成。因此在这里贬尘俗之辈,而张扬道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吕洞宾是神仙,自然认为要比凡人——尽管是人间高人——更高一层。在此,还应提到马致远的思想,他是个很不得志的文人,所以对很多事都看得很 “透”,如他的散曲作品中有 “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就是对屈原的 “独清”、“独醒”,提出异议,其实是不愿再分天下的是非曲直了。所以,在欣赏这一杂剧的时候,既要看到它有一定社会意义,也要看到作者的颓废消极思想。
酒保讨酒钱,吕岩拿墨抵帐,于是,他又借题发挥。【后庭花】 曲中,他以墨比喻不择手段求取功名的人,说它 “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到头来是 “糊涂了纸半张”。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墨是文具,读书求功名的人必定要用; 黑心肠指墨通体皆黑,随着使用,越磨越短,直至消磨殆尽,岂非全为了求功名吗? 至于言外之意,自然由人们自己去体会。“糊涂了纸半张” 也是言含双关,可以认为人们以墨涂鸦,文章不值一提; 也可体会为一事无成,即 “浮生空自忙”。【金盏儿】则写醉态。他醉中见一个舞者,一个唱者,一个把盏者,一起喝得尽醉方休。他望三湘,见到 “黄鹤对舞仙童唱”。但是酒保却什么都没有看到,究竟他真的看到了,还是醉眼朦胧的幻觉?他是神仙,只有他自己知道。“黄鹤” 句用黄鹤楼典故,是说荀瓌在黄鹤楼,见西南有骑鹤仙人飘然而至,与他对饮。(见梁代任昉《述异记》)。黄粱梦也是我们熟知的典故,见唐人沈既济传奇 《枕中记》。在此用神仙典故,既符合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着道家对人生的看法。
上一篇:《后四声猿·放杨枝》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唐伯虎千金花舫缘》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