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清代剧曲·清代杂剧·张韬《续四声猿·戴院长神行蓟州道》原文与翻译、赏析
【双调·新水令】 红云紫气拥神威,展风轮日行千里。俺胸前藏太乙,足下踏河魁,电掣星移,插双翅半空起。
(净云) 院长哥哥,您今日打扮的绣领花袍,黄幡豹尾,茜红巾,抹绿靴,好不整齐也! (正末唱)
【驻马听】 您道俺颤巍巍绣领斜披,穿一件霞闪龙鳞嫣紫绮,厮琅琅金铃牢系,掮一柄风幡豹尾赭黄旗,头直上茜红花压帽檐低,脚底下鸭青云锁鞋帮细,双拴的甲马疾,恰便是焰摩天上魔君队。
(净云) 好走也!两日有多少路了? (正末云) 自前日离了高唐州,今日远远地已望见蓟州城了。两日来遮莫有一千多里哩!
【沉醉东风】 乍回首高唐雨 翳,猛抬头早望见蓟北云迷。(指科) 那夕照中,残烟里,这便是古燕城宫阙崔巍。忽剌剌鞭稍倏转移,一霎时千山万水。
【雁儿落】非是俺戴院长行踪似箭波疾,只为那吴学究将令如雷波激,调得个白虎离山道士来,好救这黑云压阵将军急。
(净喘气云) 这一会儿一发奔得慌,走不动了。(正末唱)
【得胜令】 您看他双足步跷蹊,遍体汗淋漓,脸上凶眉皱,喉间喘气逆。(净叫云) 院长哥,怎只顾趱行? (正末唱) 慌急,现捧着及时雨调兵檄。(净云)咱一定要歇歇儿。(正末摇首科,唱)休息?直待要入云龙归寨日。
《戴院长神行蓟州道》 是张韬《续四声猿》 中的第二剧,故事情节取自 《水浒传》,写戴宗与李逵同往蓟州访公孙胜一事。本剧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只有戴宗、李逵两个,篇幅短小且结构严谨,其曲词意境高妙,文字精洁,实为水浒戏中的上乘之作。郑振铎在《续四声猿跋》 中说: “韬诗文皆佳,填词亦足名家,杂剧尤为当行。续青藤之《四声》,隽艳奔放,无让徐、沈,而意境高妙,似尤出其上。”
此剧写戴宗与李逵往蓟州途中,戴宗捉弄李逵的一幕,所选五支曲子是杂剧开场的前五支曲子。第一支曲子 【新水令】 道出戴宗的英雄气概: 红云紫气环绕周身,足下风轮日行千里,快如电掣星移,好似身插双翅。几句唱词表露出戴宗行起甲马法急忙赶路时如神似仙的威武勇猛之气,再加上舞台上 “绣领花袍、黄幡豹尾、茜红巾、抹绿靴” 的打扮,仿佛中戴宗已是天神般的英雄,在不知不觉中观众已把这一形象神圣化,由此产生敬佩、崇拜之情,一种对真英雄的渴慕、向往之情。接着,由宾白中李逵对戴宗装扮的称赞,引出 【驻马听】 一曲对戴宗外在服饰的细致描绘,从头顶到足底,从衣着到装饰,一一细画。这支曲子可以说是对前支曲子的一个补充,前曲从精神气质上写,此曲从外在服饰上绘,从内到外都显示出戴宗不同凡响、超人一等的英雄气概。
【沉醉东风】 一曲开头两句 “乍回首高唐雨翳,猛抬头早望见蓟北云迷”,回首抬头之间千山万水已过,蓟州已可望见,只是抬头看时,蓟州却在 “夕阳中,残烟里”,周围云雾迷濛。夕阳残照的意境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给人的感觉不外乎孤独凄凉、伤感怀旧、好景不长等等,在此处无意中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苦。作者在《续四声猿题辞》 中说: “猿啼三声,肠已寸断,岂有第四声,况续以四声哉?但物不得其平则鸣。胸中无限牢骚,恐巴江巫峡间,应有 ‘两岸猿声啼不住’ 耳!徐生莫道我饶舌也。” 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心曲之深,牢骚之盛,苦衷之难。张韬约活动于清初顺治、康熙之际,联想到清初汉族文人中普遍存在的反满情绪,结合作者在《续四声猿题辞》 中所言,我们不难从 “夕阳”、“残烟” 这些意象中感受到作者那未言出口的故国情怀和抗争意识。
接下来一曲 【雁儿落】 言明了戴宗日行千里急忙赶路的原因,都只为宋江在高唐州被妖法所困,吴学究一道将令命戴宗到蓟州请公孙胜前来解围。眼看蓟州已近在眼前,戴宗内心已轻松许多,转眼看李逵时,却见他因匆忙行路累得 “双足步跷蹊,遍体汗淋漓,脸上凶眉皱,喉间喘气逆”。【得胜令】 一曲就写了李逵的狼狈之态和戴宗心存捉弄之意,虽未直接刻画人物,但在二人不同表现的对比中,从侧面写出了李逵的老实缺心眼儿和戴宗的机智促狭爱捉弄人。但是应当看到,戴宗捉弄李逵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受军令催迫、需要急切赶路的情势所逼。戴宗自知不使法术就不能使李逵快行,因此即使让李逵吃些苦头也顾不得了。唱词的最后一句 “直待要入云龙归寨日”,道出戴宗本意,他之所以这样对待李逵是为了尽快地请回公孙胜。对宋江将令和梁山事业的责任感,进一步丰富了戴宗的英雄形象。
上一篇:《绛绡记·尚主》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续琵琶·台宴》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