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传奇编·徐霖·绣襦记(第三十一出襦护郎寒)
荥阳书生郑元和,奉父命上京应试。在京城结识妓女李亚仙,彼此相爱。后来,郑元和床头金尽,鸨母设计瞒过李亚伷,甩开了郑元和。李亚仙悲痛欲绝,从此闭门谢客。郑元和贫病交加走投无路,幸而被凶肆 (替丧家办丧事的店铺) 的东肆王收容,教他学唱挽歌。一日,东西两肆比赛挽歌,以招徕生意。郑元和登台歌唱,恰被上京任职的父亲认出。郑父憎恨元和的堕落,盛怒之下,让人把元和打至气绝,抛尸郊外,被路过的乞儿救活,元和从此沦为乞丐。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亚仙认出了郑元和,悲喜中不顾鸨母阻挠,把元和迎回家里,尽心调养,又激励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状元。郑父知道了李亚仙对郑元和的一片深情,也很感动,不以为嫌,娶她为媳。
(旦,小旦上,旦唱)
【一江风】雪儿飘,四野彤云罩,万径人踪杳。想多才流落何方? 天哪,应做穷途殍。恩情一旦抛,恩情一旦抛,鳞鸿万里遥。细思量,似把心肠绞。
倦倚绣床愁不寐,缓垂绿带鬓鬟低; 玉郎一去无消息,一日相思十二时。自从郑郎被赚,不知下落,奴家日夜萦心。前日崔尚书说他在外求乞,银筝,不知此言果否? (小旦) 姐姐,崔老爷见你想他,故意哄你,姐姐如何就认真? (旦) 银筝,今日大雪,求乞的甚多,倘有叫街的门首过,叫个进来,我问他一声,或得郑郎消息未可知也。(小旦) 小姐,你听鼓板咚咚,又是一起叫化的来了。(旦) 取针线箱来,我做些针指,待他门首过,叫个来我问他。(生同净、丑、众乞丐上) (生唱)
【沽美酒】鹅毛雪,满空飞,破草荐盖着羊皮。残羹剩饭口中吃,李亚仙你怎知? 破帽子在头上搭,破布衫露出肩胛,腰间系一条烂丝麻,脚下穿一双歪乌辣,上长街又丢抹。咱便是郑元和,家业使尽待如何,劝郎君休似我。(众唱)
【前腔】 小乞儿捧定一个瓢,自不曾有顿饱。肚皮中捱饥饿,头顶上瑞雪飘。最苦冷难熬,正遇着严冬严冬天道。凛凛的似水浇,冻得咱来曲折了腰。呀! 有那个个人每穿破了的绵袄,戴破了的旧帽,残羹剩饭,舍些与小乞儿嚼。因此打上一回哩哩莲花落哩哩莲花落也。
【莲花落】一年才过,不觉又是一年春,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小乞儿也曾到东岳西庙里赛灵神,哈哈莲花落也。小乞儿摇槌象板不离身,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只听锣儿汤汤汤,鼓儿咚咚咚,板儿喳喳喳,笛儿支支支。伙里伙里伙伙里伙里伙,小乞儿便也曾闹过了正阳门,哈哈莲花落也。只见那柳阴之下,香车宝马,高挑着闹竿儿,挨挨拶拶,哭哭啼啼,都是女妖娆,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又见那财主每,荒郊野外,摆着杯盘,烈着纸钱,都去上新坟,哈哈莲花落也。(生唱)
【醉太平】 卑田院的下司,刘九儿宗枝。郑元和当日拜为师,传与俺莲花落的稿儿。抱柱杖走尽了烟花市,挥笔写就了龙蛇字,把摇槌唱一个鹧鸪词。这的不是贫虽贫的浪子! (众唱)
【莲花落】 一年春尽不觉又是一年夏,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只见那财主每,凉亭水阁,散发披襟,手执纨扇,冰盘沉李赏浮瓜,哈哈莲花落也。又只见一只小舟儿轻摇慢棹,短缆孤蓬,提着鲜草,穿着鱼腮,手执莲台赏荷花,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惊起那水面上鸳鸯儿,一双双,一对对,忒楞楞腾,忒楞楞腾,飞过了浪淘沙,哈哈莲花落也。
【沽美酒】 镂金的破瓢,碾玉装成金系腰,这话教人笑。我在莺花市上打围高, 叫化些马打郎羊背皮通行钞, 叫化些赤金白银珍珠玛瑙,叫化些双凤斜飞白玉搔,叫化些八宝妆成镶嵌绦。叫化一个十七十八女妖娆,在怀儿中搂着。因此打上一回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
【莲花落】 一年夏尽不觉又是一年秋,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只见那财主每插着黄花,簪着红叶,饮金瓯,哈哈莲花落也。可怜那小乞儿寂寂寞寞夜间愁,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又见那北来的孤雁儿咿咿哑哑过南楼,哈哈莲花落也。叫着那个官人们,娘子们,有什么吃不尽的馒头皮儿,包子嘴儿,麻饼屑儿,馓子股儿,共馍馍,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舍些与小乞儿,也强似南寺烧香,北寺看经,请着和尚,唤着尼姑,洴洴澎澎,叮叮咚咚,打着铙钹,持斋把素念弥陀,哈哈莲花落也。(生唱)
【醉太平】 遶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那一个慈悲好善女裙钗,与乞儿一顿饱斋? 与乞儿换一床新铺盖,与乞儿一副合欢带,与乞儿携手上阳台? 这的不是救贫的奶奶? (众唱)
【莲花落】 一年秋尽不觉又是一年冬,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只见揉绵下絮舞长空,哈哈莲花落也。可怜见小乞儿曲曲深深把身躬,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只见那个头顶上淅淅索索,起了几阵蜡梅风,哈哈莲花落也。只见那财主每红炉暖阁,羊羔美酒拥娇娥,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 我想有时芦绒毛毯儿、 高丽席儿、 红绫被儿, 那些铺盖睡了好快活,哈哈莲花落也。(生唱)
【醉太平】 贫穷的志高,村沙的难交,教乞儿苦熬。戴一顶半新不旧乌沙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连不断旧丝绦。这的不是风流每的下梢!
(净) 如今各人分路去。郑元和,你今日往安邑东门去。(众下) (生) 老爹奶奶好冷! (旦) 银筝,你听外面叫街的声音,好似郑郎的。(小旦) 待我看来,叫街的转来! (生) 奶奶求讨些。(小旦) 看你不象叫化的。(生唱)
【沽美酒】 娘行每娘行每听告,叫化的也有些低高,远在山林近市朝,有钱时也曾象板鸾笙间着凤箫。俺也曾月夜花朝,凤友鸾交。结骔帽儿戴着,白玉钩儿束着,琥珀珠儿垂着,紵丝袄儿穿着,斜皮靴儿登着, 袜子也是绒毛。 五花马儿骑着, 獬八狗儿随着, 来兴童儿跟着,身边带着宝钞,撞着一个妖娆。他把咱来相招,引入了窝巢。日日花朝,夜夜元宵,乐乐陶陶,快活逍遥。
(小旦) 既是这般受用,怎么出来叫化? (生唱)
【前腔】 今日里身子嫖得穷了,结骔帽儿坏了,白玉钩儿断了,琥珀珠儿撒了,紵丝袄儿当儿,斜皮靴儿绽了,绒毛袜子破了,五花马儿杀了,獬八狗儿死了,来兴童儿卖了,单单剩得个躯劳,身边没了宝钞。老鸨儿将我絮絮叨叨,把我赶出门来,受了多少苦恼。李亚仙不知那里去了,郑元和不得已了,因此打上一回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也。
(小旦) 你敢是荥阳郑公子么? (生) 我就是郑元和。(小旦)呀! 姐姐,郑姐夫在此。(旦) 在那里? (小旦) 这不是他!(生) 奶奶求讨些。(旦) 这就是他,天那! (旦唱)
【香柳娘】 看他似饥鸢叫号,看他似饥鸢叫号,恁般苦恼。(生) 皇天! 好冷,求讨些! (旦唱) 我闻言不禁心惊跳。你不认得我了,我是李亚仙! (生) 原来是大姐。(旦) 你怎么这般模样了? (旦唱) 看肌肉尽消,看肌肉尽消。(生) 皇天! 好冷! (生唱) 病骨冷难熬,遮身无破袄。(旦唱)解绣襦裹包,解绣襦裹包,且扶入西厢暖阁,免教冻倒。
(生) 我这般模样,大姐,我不进去。(旦) 令你一朝及此,妾之罪也,快进去不妨。(生) 只怕累你受气。(旦) 今日弄得你这般模样,我就死也无怨恨。请进去。(小旦) 姐姐,待我去看些火来。(贴上) 甚么人喧嚷? (贴唱)
【前腔】听西厢暖阁,听西厢暖阁,为何吵闹? (小旦) 妈妈,郑姐夫在此。(贴唱) 这冤家谁引他来到? (生) 妈妈可怜。(贴) 你看他枯瘠疥癞,殆非人状。(贴唱) 快推出市曹,快推出市曹。遍体臭腥躁,蓬头一饿殍。(贴) 这般模样呵 (贴唱) 想死期将到,想死期将到,若有人知官司怎了。
(贴) 快赶那叫化出去。(旦) 娘,听儿告禀: 他乃是宦家子也,昔日驱高车,持金装,至孩儿家,不逾年而荡尽。你与贾二妈互设诡计,舍而逐之,殆非人行。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绝,杀而弃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尽知为孩儿所害也。况此子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况欺天负人,鬼神不佑,徒自贻其殃矣! 请细思之。(贴) 你待要怎么? (旦) 孩儿今年已二十岁矣,计其资不啻值千金。今娘年六十有余,愿计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当与此子别 卜所居。所居非遥,晨昏得以温清,儿愿足矣。(小旦)妈妈,姐姐不接客,立志坚贞; 你虽不容他,他也不肯干休。况那郑姐夫呵,(小旦唱)
【前腔】 他是儒林中俊髦,他是儒林中俊髦。他父亲呵,官居当道,倘一朝事露娘圈套,这罪名怎逃?寻出祸根苗,撰钱树皆倒。愿救他潦倒,愿救他潦倒,从姐所言,不须推调。
(贴) 决不容他。(旦) 娘若不从,孩儿投金于水,寻个自尽,看你靠谁? (贴) 咳! 看这丫头行径呵,(贴唱)
【前腔】 想立志已牢,想立志已牢,只得凭伊计较。依便依了你,把黄金囊橐须倾倒。丫头,你好痴心,觑他人形貌,觑他人形貌,似蛇虺成蛟,龙门怎高跳? 贱人,你只图旌表,要做夫人位高,五花官诰。
(贴) 你既如此,离北隅四五家,有一隙院,可税而居。(旦)谨依尊命。
(贴) 贫寒冷彻骨,(生) 保养愿施恩;
(旦) 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并下)
草荐: 草席。乌辣: 用乌辣草衬贴的靴子。丢抹: 羞臊,惭愧。摇槌象板: 即爻槌柏板。 闹竿儿: 儿童玩具。 见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
卑田院: 是当时的乞丐收容所。莲台: 这里指莲蓬。莺花市上打围: 在娼妓歌女丛中胡混。莺花,烟花,指出卖色相的歌妓; 打围,打茶围,旧时嫖客在妓院中玩耍,喝杯茶就走,叫打茶围。玉搔: 白玉搔头,即玉簪,古代妇女的首饰。馓子: 以面粉制作的条栅状油炸食品。合欢带: 绣着合欢花的带子。 这里语义双关。 村沙: 粗俗。 结骔帽儿: 以马鬃结为缨饰的帽子。温清 (qian): 即“冬温夏清,本谓冬日温被使暖,夏日扇席使凉。这有问寒问暖、侍奉的意思。俊髦: 俊杰之士。撰钱树: 摇钱树。系赚钱树之误. 推调: 推却。
《绣襦记》的故事主要本于唐白行简的传奇小说《李娃传》,有些关目和细节则来自元石君宝和明周宪王的杂剧《曲江池》,是关于李亚仙故事的最完整的一部作品。和《李娃传》比,情节上也有重大变动,例如,把李娃和鸨母串通,抛弃郑元和,改为李亚仙事先不知,是鸨母先强迫李迁居,并骗走了郑元和; 又如,删去了李娃去救郑时所讲的一番人伦道德的话,突出了李郑的爱情等。这样,使李亚仙的性格更统一,形象也得到了提高。
全剧四十一出,以李郑二人的悲欢离合为主线,赞扬了男女主人公的真挚爱情,揭露和鞭挞了封建伦理代表郑父的残暴虚伪和唯利是图的鸨母的冷酷无情。李亚仙是沦落风尘的女子,有着“弃贱从良”的生活愿望。为和郑元和结合,她同以鸨母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出她性格中情鍾于一、深明大义的光彩。郑元和是封建阶级的“逆子”,为了李亚仙,千金散尽,沦为乞丐而不恨,几乎死于父亲的皮鞭之下而不悔,也是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情种”。第三十一出“襦护郎寒”写郑生的沦落和亚仙的相救,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李郑二人的性格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表现。
先看对李亚仙的刻画。郑元和被鸨母骗离后,一去无消息,李亚仙自此闭门谢客,虽遭鸨母毒打而坚执不从,与“郑生誓同生死”。这出戏一开始,李亚仙就喝道:“鳞鸿万里遥,细思量似把心肠绞。倦倚绣床愁不寐,缓垂绿带髻鬟低,玉郎一去无消息,一日相思十二时”,是思郎之苦。听崔尚书说郑生在外求乞,就着丫环到门口去见着乞儿就探问,“或得郑郎消息,未可知也”,是恋郎之痴。待到见着郑生“似饥鸢叫号”“肌肉消尽”的悲惨形状,乞儿声口,“闻言心惊跳”,立即“解绣襦裹包”,“扶入西厢暖阁”,是见郎之悲且喜。鸨母干预,声色俱厉,她始则晓之以道义:“舍而逐之,殆非人行”,“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 继则喻之以利害:“此子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况欺天负人,鬼神不佑”; 鸨母还是“决不容他”,于是她拿出最后一手:“娘若不从,孩儿投金于水,寻个自尽,看你靠谁?”鸨母在权衡之下,终于不得不“凭伊计较”,凡此都表现出她对郑生誓死相许以报相知之恩的真挚情感。她的品格,反映了商业城市发展后跌入火坑的妇女的善良的一面。
再看郑元和。死里逃生的他,头戴破帽,身着破衣,腰系麻绳,脚登草鞋,还唱着:“鹅毛雪满空飞,破草荐盖着羊皮,残羹剩饭口中吃,李亚仙你怎知?”潦倒困苦中没有丝毫怨愤,还口口声声地念着自己的恋人。丫环银筝故意向他打问沦落缘由,他又喝道: 是自己“身子嫖得穷了”、“单单剩得个躯劳”,“老鸨儿将我絮絮叨叨,把我赶出门来,受了多少苦恼。李亚仙不知那里去了,郑元和不得已了……”把自己的当乞丐,不仅不归咎于亚仙,而且连鸨母的逐客也似乎情有可原了。堕计后的愤慨“撑肠拄腹难消气” (二十一出),身染重病时的消沉,“气息奄奄难调理,应做他乡鬼” (二十三出),遭父毒打,濒死时的绝望,“虎狼尚然不食儿,可怜骨肉当饶恕” (二十五出),以至沦为乞丐后的饥寒交迫,乞食中的斯文扫地,他都没有责怪李亚仙的一个字。到后来的状元及第,尚书议亲,他情辞恳切地说:“我残生几丧,得蒙李亚仙把我微躯重造”,“雨起枯苗”,靠着她“扶持登甲第入皇朝,岂肯做薄幸区区儿女曹”,拒绝了曾学士如花似玉的女儿,“把良缘辞了,偏爱熟油苦菜”,“试看萱花椿树,乔木丝萝,雨露同荣耀,木桃投我也报琼瑶” (三十五出)。这位书呆子对李亚仙的锺情之深,恋念之切,读来也是动人心弦的。不过由于在剧中这个形象是始终被命运牵着鼻子走的,突出了他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一面,其性格色彩比李亚仙就要黯淡一些。
但本出中,郑元和所唱的三支 【醉太平】,与 《绣襦记》中其它各出曲文大异其趣,这几支“莲花落”曲,模仿小乞儿声口,又带有落魄书生狂放不羁的语气,活画出郑元和与叫化子们牢骚满腹而又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情态。在明代的戏曲理论中有一种叫“本色论”,主张创作要“真我面目”、语言要家常,“宜自然不宜生造”,“妥贴天成,换不得他韵” (王骥德语),“越俗越家常越惊醒”,才是“真本色” (徐渭语)。郑元和所唱:“卑田院的下司,刘九儿余技”;“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那一个慈悲好善女裙钗,与乞儿一顿饱斋”;“贫穷的志高,村沙的难交,教乞儿苦熬”等三支曲子,都是一韵到底,活脱天成的“本色”语言,所以连精于音律、崇尚掌故的沈德符也说它“以乞儿家口头语熔铸浑成,不见斧凿痕迹”,把这几支曲子看作《绣襦记》艺术上的成功处。
至于《绣襦记》艺术上的不足处,除了结构比较松散外,恐怕要算是“李亚仙剔目劝学”一节了。毁目以求郑生之专心于学问,于情于理,于两人深笃的爱情都是背谬的,是一种矫情,与“本色”不合,不可谓不是这部作品的败笔。
上一篇:戏曲名著·杂剧编·梁辰鱼·红线女(第三折)
下一篇:古典名剧·桃花扇·桃花扇四·下本·续四十出·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