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这首诗抒写在东川幕府里已滞留三年,怀念家乡,欲回京都,应是大中七年(853)秋天所作。诗题“写意”,犹言抒情。因作者在诗中多借客观景物抒怀,情寓景中,意在言外,故特题为“写意”。
诗的首联写自己所在之地与帝京长安远隔,思归不得,值此高秋,望眼欲穿,满腹愁绪,发为长吟。句中“燕雁”,即燕地的鸿雁,犹言北雁。“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汉书·苏武传》 载: 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昭帝即位,汉与匈奴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苏武的随行人员常惠教汉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匈奴惧,放还苏武。唐人常用苏武比逐臣,这里暗用苏武事,寄寓眷念朝廷思归京国而不得的心情。上林借指长安。“望断”,极望而不见。开头这二句,笔势雄阔,将阻隔长安与东川两地的万里山川收摄于诗中。“燕雁迢迢”,见出道路遥远,消息阻绝,思绪绵绵;接之以“高秋望断”、长吟不绝,这位天涯飘泊渴望归乡的诗人形象已跃现纸上。我们仿佛见到他在秋风中痴望故园泪眼迷茫的神态,甚至可以听到他长吟浩叹的声音。
颔联紧承“高秋望断”,写望中想见的蜀中山川。“潼江”,即梓潼江,又名驰水或五妇水,源出今四川平武县,自北而南,于射洪附近注入涪江。“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北。“天外”,此指蜀中 (从长安角度言)。上句追忆三年前从京都至巴蜀旅途中,曾亲历潼江的急流险滩;下句感叹巴蜀远在天外,玉垒山高峻重深,很难翻越。这一联以唱叹的口吻写景,景物意象中包涵着强烈的丰富的暗示。对蜀中山川险阻的感慨,言外既透露出滞留异乡的厌倦和思归的急切,又暗写自己仕途偃蹇失意,怨恨世路的崎岖险恶。宋代诗人苏轼的“人间何处不巉岩”(《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五) 句,亦同一机杼。纪昀评这一联曰:“潼江玉垒岂必独险独深,意中觉其如此耳。”(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颔联呼应首联“高秋”,写眼前所见的梓州秋天黄昏景色。巴蜀多阴天,秋季经常阴雨连绵,即使是晴日,阳光被高峻浓密的山林遮蔽,往往在返照时才能看见。这两句说,太阳匆匆沉没,只向花间留下了一抹残照;而弥漫天空的云雾却凝滞不去,在城楼上结成重阴。这里的夕阳返照和云结层阴两个意象,惨淡凄迷、晦溟萧瑟,同样含有丰富的暗示、象征涵义。诗人羁滞异乡之苦,人生迟暮之痛,时世阴霾之悲,种种复杂的凄楚的情怀,全都从意象中婉曲透出,令读者深深感悟,低回不已。清代陆昆曾说:“(上句) 譬余光之无几也;(下句)喻愁抱之不开也。”冯浩说:“迟暮之感,羁愁之痛。”都指出了景色中所蕴含的情绪。
尾联直抒胸臆。意思说: 入蜀三年以来,自己一直强为克制思乡之泪;若继续羁留下去,到下一个新年,恐怕再也无法禁受了。这两句由前面六句自然逼出,犹如水到渠成。诗人情不自禁,涌出思乡热泪,又恐过于直露,故先退一步,先说“已制思乡泪”;再推进一步说“新年恐不禁”,这就显得曲折顿挫,更加凄恻动人。
这首诗与 《二月二日》 主题相同,但写法各异。前篇写在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的早春季节,诗人满眼烂熳春色,故借乐景写哀;这首作于阴沉萧瑟的深秋,眼前秋景与心中愁情自然融合,读之令人 “黯然神伤,情味独绝”(冯浩评语)。前首诗的景物意象,都属于比照、烘托感情的性质;而本篇所铸造的“燕雁”、“上林”、“潼江”、“玉垒”、“返照”、“层阴” 等一连串意象,不仅烘托、渲染诗人心绪,还兼具比喻、象征、暗示的意义。因此,本篇所寄寓的情思意蕴,就不止于怀乡思归,同时还有诸如人生迟暮之痛、世路崎岖之慨、时世阴霾之悲,比前篇概括深广。本篇取景阔大,意境深沉凝重、苍凉悲壮,有着一种带崇高感的悲剧美,风格直薄少陵,体现了商隐晚期七律的高度艺术造诣。清人宋犖评其七律“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学者皆宜寻味”(《漫堂说诗》,此篇足以当之。
上一篇:李商隐《偶题二首》
下一篇:李商隐《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