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珮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峭峭,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人所钟情的女子似是一位贵家姬妾。
首联谓其人极美,自己曾有幸一见,直以为是月中嫦娥乍离广寒宫殿,不胜惊羡。如今则重帘相隔,倾城容色无从窥见。“重帘”者,言其隔绝之深也,亦如 《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之意。次联因“隔”而生痴想: 其人既不得见,而其环珮之响、丝弦之声却仿佛可闻。而闻其环珮之响即可想见其腰肢之细,听其丝弦之声即可想见其十指之纤,有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这里由听觉上的“响”、“声”而连及视觉上的“细”、“纤”,是一种通感。这两句充分反映出诗人的一片痴情,何焯称其 “虚虚实实”,杨守智称其“摹拟入微”(均见 《李义山诗集辑评》),赵臣瑗称其“极写隔帘消息,思幽致曲,一扫浮艳,可废 《高唐》、《洛神》 诸赋”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都颇具见地。
“暮雨”句用宋玉 《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之意,写女子于己本无意,瓢然自来又瓢然自去,如暮雨之归巫山;“秋河” 句则写自己对女子之一往深情,不能自己,以至通宵不寐,仰望星河,倍觉秋夜之寂静漫长。彼无意而我有情,更突出了诗人的痛苦。
末联“王昌”为唐诗中屡见之人名,如上官仪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中有“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崔颢 《古意》 中有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等等,其人始末虽不可确考,但大抵是作为情郎的代称。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 引乐府诗:“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陈启源云:“东家王,为卢莫愁咏也。金堂疑指卢家郁金堂。” (刘学锴等《李商隐诗歌集解》 引) 据此则末联意为: 自己与女子既隔绝难通,只能如王昌且住墙东而已;然郁金堂中之女子恐亦不能免除嫌疑吧?末句语带嘲谑而又语含悲痛,欢情难洽而徒动人之嫌,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
通观全诗,以一 “隔” 字为诗眼。首句写“逢”,反逗 “隔” 字;次句直接点明重帘之 “隔”;颔联写形影之隔;颈联写情愫之隔;尾联写形影虽隔而彼之命运已与己相联,是隔中已有不隔。全诗就是这样重重叠叠、反反复复,多侧面、多层次地摹写出一种令人惆怅难禁的隔绝感,真所谓“通身剥皮剔骨,用事展情,出入化境”(胡以梅 《唐诗贯珠串释》)。李商隐的诗歌常反映出一种隔绝心态,其内涵有爱情生活方面的,有政治遭遇方面的,或明言爱情生活而暗寓政治感慨的,此诗看来属第一类的可能性为大。
上一篇: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下一篇:李商隐《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