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①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②。钟山如龙独西上③,欲破巨浪乘长风④。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⑤,佳气葱葱至今王⑥。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⑦,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⑧,武骑千群谁敢渡⑨。黄旗入洛竟何祥⑩,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传说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一说战国时楚威王已置金陵,秦为秣陵。明初为都城,改名南京。雨花台,在南京市南,最高处可俯瞰城关。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于此,天花坠落如雨,故名。大江,古代专指长江。 ②“山势”句,谓沿江连绵多山。山势本为抽象,江流则为具象,二者溶为一体,遂别有雄奇的壮美之感。 ③钟山,在南京东北部,即紫金山,三峰中中峰最高。④“欲破”句,用《宋书o宗悫传》“乘长风破万里浪”句意。 ⑤瘗,埋。⑥葱葱,气象旺盛貌。《后汉书o光武帝纪论》:望气者遥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王,通“旺”。 ⑦坐,遂,因而。 ⑧石头城,三国吴时为土坞,晋时加砖积石,因山为城,地形险固。故址在南京石头山后。 ⑨“武骑”句,黄初五年(224),魏文帝伐吴,至广陵,望江水盛涨,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见《资治通鉴》卷七十) ⑩“黄旗”句,《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陈化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后来吴主孙皓迷信此种旧说,发兵攻晋,并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因途遇大雪而还。“铁锁”句,晋大将王濬攻吴,吴人于江中要害处,以铁锁横截之,逆拒晋之舟舰。王濬便用十余丈长的大炬,灌以麻油,燃炬烧断之,吴国因而出降。孙皓举家西迁入洛,所以上一句说“竟何祥”。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前三国,指魏、蜀、吴。后六朝,指建都于金陵的吴(先建都于武昌)、东晋、宋、齐、梁、陈。诗中与三国对举,三国专指吴,六朝专指南北朝的南朝。圣人,指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原籍为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帝业的发祥地也在南方。“从今”句,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句意。“不用”句,古人以长江为天堑,使南北隔绝。《南史o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
【说明】 洪武二年(1369),作者三十四岁。明廷诏修《元史》,以左丞相李善长监修,并征求山林遗逸之士十余人一同编修,高启即其中之一,《元史》的《历志》和《列女传》皆出他之手。这首诗便是在京城时所作。他的“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呈馆中诸公》)的名句,也作于此时。
高启既受命修史,而朱明又正当开国之初,自不免对新朝有所颂扬,除了末四句外,开头八句,也有这样的寓意:元末群雄相争,成败未卜,最后是江山为明朝所得,建都城于形胜争夸的金陵。秦王空埋金宝,葱葱佳气只有至今才始旺盛。但颂扬中尚无谀媚的习气。
诗用长短句体裁写成,《高青丘集》中专列“长短句”一卷。全诗每四句一转韵,诗境以雄浑涵茫振起,中间插入感慨,这样才于抑扬之中显得深厚。
上一篇:《玄明宫行》明代诗赏析
下一篇:《穆陵行》明代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