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今属浙江)人。宋濂弟子。洪武十五年(1382)曾召至京师,未用,遣还。后授蜀王(朱椿)府教授,蜀王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惠帝即位,为侍讲学士,国家大事每咨询之。燕王(朱棣)起兵,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四年六月,燕兵入京,被拘。燕王命草登位诏,他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燕王怒,命裂尸于市,并戮孝孺宗戚八百七十三人,远戍者不可胜计。其弟孝友就戮时,孝孺曾目之,泪下,孝友口占一诗曰:“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他死后,文字之禁甚严,藏孝孺文者罪至死,其门人王稌收孝孺遗文藏之,宣德后稍传于世。有《逊志斋集》。万历十三年(1585),宽释坐方孝孺案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等地多至一千四百余人。
他没有中过举,受重用时,已是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年头。政治上是一个复古派,早年即以伊尹、周公辅明王自期,以《周礼》为模式,一心想回到井田时代去。他刚强正直,却又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书生。他咏《二乔观书》云:“深闺睡起读兵书,窈窕丰姿若个谁?千古周南风化本,晚凉何不诵《关雎》。”倒像《牡丹亭》中陈最良之与春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云:“《周礼》一书,已不全用唐虞之法。明去周几三千年,势移事变,不知凡几,而乃与惠帝讲求六官,改制定礼,即使燕兵不起,其所设施,亦未必能致太平。正不必执讲学家门户之见,曲为之讳。”责备得很公允。但对孝孺的不肯稍稍迁就、取义成仁的气节,则极为推崇:“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说:“方先生迂而无当。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这人朝服斩于市,不为冤枉的。”吴敬梓最痛恨封建道学,但说到方孝孺身上,最后两句,显然过分了。
又据查继佐《罪惟录•惠宗纪》:孝孺被杀后,成祖以草诏属御史(《明史》作侍读)楼琏,“琏勉承草讫,归见其妻。妻曰:‘得无愧潜溪先生地下乎?’盖琏为宋濂门下士。辄内愧自经”。
上一篇:《岳阳楼》明代诗赏析
下一篇:《李梦阳》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