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房寂寞,
我的思春病儿魔。
木鱼儿懒敲,经本儿合,
我可那有闲心念弥陀!
出家受尽了千般样的苦,
到老来未必得一个神神仙作。
哎!我趁着青春寻上一个俏哥哥!
——清·颜自德辑《霓裳续谱·平岔》
本篇描绘了一个无心念佛而一心思春的尼姑形象。
兰房,即女子的闺房。她一个人住在房间里感到十分寂寞,便害起相思病来,像遇上魔鬼一样,被折磨得一天到晚都无精打彩。思春,即思情,思嫁。思春病,即相思病。佛教实行禁欲主义,尼姑是不准出嫁结婚的。她的思春病儿是与佛教的教规直接牴牾的。因此,在这种思春情绪的支配下,她就必然要在整个人生信念上,全面背叛对佛教的人生信仰。如果说,“木鱼儿懒敲,经本儿合,我可那有闲心念弥陀”,还只是表现了她受思春情绪影响的严重,那么, “出家受尽了千般样的苦,到老来未必得一个神神仙作”,则显然是表明她对整个佛教人生信仰的动摇和背叛。木鱼,佛教法器名。木制,刳木为鱼形,中间凿成空洞,扣之作声。有两种,一为圆形,刻有鱼鳞,诵经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朝、中二时粥饭击之。这里是指前一种。其所以用木鱼形,因佛家认为:“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惊昏惰也。”(见《百丈法规·法器章》)经本儿合,指将佛经经书合拢,表示不再念。弥陀,即阿弥陀佛,佛名,梵文的音译。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说,反复念诵就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佛教宣扬社会人生是苦海,它要普渡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这位佛教徒的实际感受,却是“出家受尽了千般样的苦”,她决心要从佛教的苦海中跳出来,重新回到现实社会中寻求人生的快乐。 “我趁着青春寻上一个俏哥哥”,求得男女青春情欲的满足,这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也是人之常情必然要求。这位尼姑能从宗教禁欲主义中挣脱出来,正是反映了她的青春的觉醒,人性的觉醒。
全篇既紧紧扣住了尼姑思春的主旨,其意义又绝不局限於思春,它颂扬了对宗教人生信仰的背叛,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典型意义。
对尼姑思想感情的变化,描写得也合情合理。她是从实际生活的“寂寞”和“受尽了千般样的苦”中,产生对佛家道路的绝望,从而寻求新的生活理想的。全篇虽然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在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与佛家生活诀别的豪情,重新追求新生活的激情,足以给人以积极进取的美感享受。
上一篇:《六盘山转饷谣》原文|赏析
下一篇:《击鼓》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