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安徽省文化局辑《安徽歌谣》
本篇用民间花鼓的形式,对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说凤阳,道凤阳”, “说”什么, “道”什么,是花鼓开头固定的形式。凤阳,在今安徽凤阳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凤阳花鼓是流行凤阳一带的民间表演唱。朱皇帝,即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出身贫农,少时在凤阳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在位长达二十年。明王朝的建立,虽然采取了垦荒屯田等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但同时实行土地兼并的政策,使耕地日益集中在极少数大贵族、大地主手里,广大农民被沦为佃户,无力抗御水、旱、虫等各种自然灾害,再加上朱元璋把他的家乡凤阳定为中都,大兴土木,要家乡父老服劳役,并为他养活大批官员,沉重的剥削、压迫,使老百姓不堪负担。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即使有钱的大户人家也不免要“卖骡马”,频临破产;至于家产很少甚至毫无家产的小户人家,那就只有被迫卖儿鬻女;连儿女也没有可卖的,那就只有“身背花鼓走四方”,意即以四处卖唱行乞谋生。
意境深广,是本篇的艺术特色。它写的虽然只是凤阳一个地方,但由于“凤阳本是个好地方”,不仅自然条件好,而且是明代开国皇帝的家乡,广大人民的生活尚且如此贫困,那么其他不怎么好的地方,人民的苦难岂不更加深重么?再说作者把人民遭受的苦难,不是归咎于某个地主或官吏,而是归咎于当时的封建最高统治者——朱皇帝,这当然也就不只是指凤阳一个地方,而必然是指在朱皇帝统治之下的全中国尽皆如此。这是指地域上的广阔性。最后三句从“大户人家”到“小户人家”,再到一无所有的“奴家”,皆穷困到那种地步,更可见其典型意义的普遍性。
上一篇:《冷》原文|赏析
下一篇:《又是想来》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