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雨中花·捣练子》原文与赏析
心耿耿,泪双双,皓月清风冷透窗。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釭。
这首小令字数少,语言精练,虽然境界不广,但传达出失去情爱女子的幽怨之心曲,还是深婉感人的。
小令从神与形两个方面,用两个三字句,将女主人公形象描写出来。她一心一意,忠心耿耿,是个对爱情充满热情的人。然而不知何故,她甜蜜的恋爱遭到了失恋的痛苦折磨,双眼垂泪。开头这两个对称的短句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交代这个人物的任务,可谓突出中心,不枝不蔓。一般的诗词,多从客观环境描写开始,气氛渲染到一定程度才烘云托月般将主要人物送到读者面前。这首小令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有民歌直率痛快、坦诚无忌的特点。
当然,一首词尽管短小,但句句直露,也了无趣味。所以第三句 “皓月清风冷透窗”,以画龙点睛之法,精练地描写了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及她在这一环境中的深切感受。天上是一轮明月,银光四溢,玉宇生辉;地上是阵阵清风,迎面吹来,沁人心脾。清风、明月,明月、清风,这本是秋夜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美环境的最重要标志,足供欣赏者受用不尽。“惟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前赤壁赋》)可是这位女子非居山间,非处江上,她只生活在一个相对而言极狭小的空间,她被局限在居室中,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常人所能享受的清风明月,只能隔着窗户,看月光透窗而入,看秋风破窗而来。这哪有一点欣赏享受的乐趣?难怪她只感到“冷”。这个“冷”字看似不经意,实际是关键词,具词眼意义。以之为据,我们可以探得 “心耿耿,泪双双”之因了。
为什么会“冷”呢?仅仅解释为气候的变化是肤浅的。因为秋风袭人只能让人身冷而不至于心冷。“冷”的深层意蕴由第四句揭示出:“人去秋来宫漏永”,可以暖她心头,与她亲热的人走了,这是她感到冷的最根本原因。孤独、寂寞、凄寒,这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的,任谁也是难以摆脱的,何况一个弱女子呢?特别当暑去秋来,一片肃杀,满眼秋光,遍地落叶之时,更让人触景生情,不禁更冷更凄凉。尤其在单调的漏滴声没完没了而且慢慢变长的秋夜,更是令人感到孤寂难耐,透心的冷。
词最后一句写出了这位女子的万般无奈,只能“夜深无语对银釭”。因为心潮起伏,耿耿不平,所以她夜深也不能入睡。满腹的话,无人可倾诉,只能面对忽明忽暗的灯,凝思出神。银釭,灯盏。釭即灯。孤独的人与孤灯为伴,对孤灯出神,似乎在默默地与孤灯交谈,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场面。这首词用在结尾处,含蓄婉曲,一切尽在“无语”不言中,与开头的直率坦诚形成了对比。
这首词除了透过窗户看到皓月,感到清风,稍微拓展了一点境界外,其他的描写都是属于她居住处的室内。“宫漏”、“银釭”,说明她生活的天地是很小很小的。从“宫漏”,“银釭”等器具也可见她生活的环境里物质享用是很讲究的,她所缺的是精神上的东西。泪落心冷的原因不言自明了。全词遗形取神,在描写环境的同时,深深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深衷浅貌,余韵无穷。
上一篇:《明代民歌·挂枝儿·赠瓜子》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雨中花·改冯相三愿词》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