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杭世骏·咏木棉花》原文赏析
目极牂牁水乱流,低枝踠地入端州。最怜三月东风急,一路吹红上驿楼。
木棉,亦称攀枝花、英雄树,亚热带落叶大乔木,高达三四十米,早春先叶开花,形大,红色,广东、广西尤多此树,春日花开,一片绯红,为南国特有的景观。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歌咏了遍地木棉花,虽写暮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意,洋溢着一片热烈情绪。
开始两句是叙事:“目极牂牁水乱流,低枝踠地入端州。”“牂牁(zang ke)”,古代南方郡名,这里指广东地区。“踠(wan)”,屈曲之意。“端州”,古州名,治所在高要,即今广东肇庆。这两句说,作者一路向端州进发(杭世骏是杭州人,晚年主讲粤东书院,此诗当作于此时),目光所及,但见到处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河流,水边长满了高大、茂密的木棉树,枝桠弯曲下垂,直接地面,这样的景象一直连到端州。诗中“低枝踠地”四字是这两句诗的中心,表面看好像只写了木棉树枝的形态,其实是用曲折之笔写花,读者从低矮接地的树枝中,完全可以想象到树枝上花的繁密,大而且多,至有“重”的感觉(杜甫诗有“花重锦官城”之句),仿佛那踠地的低枝是被花压下来的,繁花的生动形象宛然在目。第一句的“水乱流”,则是为“低枝踠地”的木棉花预先安排的背景,这花团锦簇、色彩红艳的木棉花,经过碧绿的春水一映衬,就显得格外鲜艳了,更加生机蓬勃。第二句最后的“入端州”有两层意思,既是指作者的行踪,同时也是指在整个广东之地都有木棉花的芳踪,这绿水红花,好像跟着作者的脚步,相随相伴,一起走进了端州城,这就使城里与城外广大地区连成一片,在地域上给人以十分辽阔的感觉,而木棉花的无边无涯,花红似海,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细味这两句诗意,一往情深,表现出作者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欣然之意溢于言表。
后两句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深入一层,写木棉花最为引人入胜之处:“最怜三月东风急,一路吹红上驿楼。”作者仿佛在说,那 “低枝踠地”、繁花似锦的景象,虽然已经够叫人叹赏的了,但那还不是最好的景象。到了暮春三月,你站在“驿楼” (驿站的楼)上看吧,广袤的原野东风浩荡,木棉花的花瓣被吹得随风起舞,扑面而来,满天飞动的红花与寥廓澄澈的碧空相辉映,才显得更加鲜艳夺目、瑰丽无穷呢!言词之间,透露出作者难以自抑的欣喜之情,叫人为之心动。这两句中的“一路”二字,用得十分巧妙。作者不是写一处所见,也不是写处处所见,而是用“一路”把一处一处的奇景一下贯穿、组合起来,形成了浩荡无垠的辽阔境界,让读者在这空灵阔远的诗境中,去领会那满空飞舞的花的世界的动人景象。这很像唐人高适《塞上听吹笛》中“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的手法,通过“风吹一夜满关山”而造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读了这首《咏木棉花》,我们仿佛置身于红色的花海中,那一望无际、随风起舞的木棉花,是这般火红热烈,它以特有的南国情调,激动着读者的心,人们也忍不住想要和作者一起,为木棉花唱一曲礼赞的颂歌了。
这是一首咏物诗,不少咏物诗都有寄托,特别是在清朝更有人通过咏红色的木棉花来表现对朱明王朝的怀恋。比如清初岭南诗人陈恭尹就有《木棉花歌》:“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诗中表面歌咏木棉花,而暗寓对南明的怀念。至于这首《咏木棉花》诗究竟有没有寄托,“一路吹红”中的“红”是不是在指“朱”,现在已经很难判断。不过,即使没有这层寓意,这首诗仍然不失为一首好诗。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作词(本指戏曲,也泛指诗)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便是好词。”这首《咏木棉花》,通过大笔挥洒,以浓墨重彩渲染,不仅把眼前的殊方奇景写得十分鲜明,使人如睹其景,而且通过写景表达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激发了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无疑是一首好诗。
上一篇:古诗《张问陶·咏怀旧游》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李梦阳·圣泽泉》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