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谭嗣同·儿缆船》原文赏析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糜肉。儿肉附缆去,儿掌唯见骨。掌见骨,儿莫哭; 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诗前作者有一叙: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读此叙言,有助于对诗文的领会。
此叙述讲了作者写这首诗的缘由。作者送友人在衡阳乘船,遇上刮大风。风力很大,船几乎要被刮翻。船家一位刚刚十岁的少年,为了乘客的安全,顶风奋力牵引船只入港。风刮得船只连连后退,使少年数次跌倒,但他仍不松开手中的船缆。当少年将船拉入港后,双手上的掌肉被缆绳勒掉,掌骨都现了出来。作者此诗,刻画了船家少年,“迴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 的英雄形象,亦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诗的开始,就使读者进入一个险象横生的危急场景: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你听,北风呼呼作响; 江浪汹涌,有如雷声轰然怒吼。你看,在风浪之中,一位船家少年正奋力拼搏。这位船家少年,据诗叙所说,方才十岁。风疾浪险,船只快要倾覆,如此危急的情况,偏要这位少年来独当一面; 死生一线,乘客惶惶不安,如此重大的责任,却靠这位少年来力挽狂澜。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由得作者不惊呼: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惶惶,是惊惧不安的样子。由此二字,可以想见乘客们是何等的惊慌失措。
在上述的危急情况下,这位船家少年是如何应付的呢?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写了少年怎样排忧解难。虽然“缆倒曳儿儿屡仆”,即是“风引舟退”,倒退的船缆一再将少年拉倒在地,但这位少年却“持缆愈力”,以至于“缆糜肉”。因用力持握船缆而掌肉被缆绳勒烂。不仅双掌被勒烂,而且掌肉还被后退的缆绳磨去,掌上显露出白骨。肉体上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巨大疼痛,并不使这位少年的斗志稍懈。他啼号着,决不松开手中的缆绳。正是他奋不顾身的努力,终于把船只安全地拖入港内,满船乘客得以脱离险境。
诗的结尾,作者没有就满船乘客劫后余生的欣喜加以描述,而是着墨于对这位勇于牺牲的船家少年的勉慰和旌扬。作者写道:“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掌肉脱去而白骨显现,如此巨大的痛楚,焉能使人不哭?然而以一己之苦,换得满船乘客的性命,值得。诗末二句,虽是对少年的旌扬,亦是作者世界观的体现。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写道:“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作者这种不为瓦全,甘愿以热血唤起民众的志节,是力行“江心无白骨”之己说;慷慨义烈之气,足以彪炳千古。
就该诗的艺术特点而言,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句子参差错落,不拘一格,形式非常自由。二是措辞上保持了口语的真面目,给人以真实质朴感。三是叙事性强,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来抒发感情。有此三点,使该诗读来如同汉之乐府诗,从中能得到享受和启迪。
综合全诗,虽语言平实无华,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勇于献身的优良传统。这也就是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所在吧。
上一篇:古诗《侯方域·估客乐》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曹学佺·八月朔日余返白下》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