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刘光第·梦中》原文赏析
梦中失叫惊妻子,横海楼船战广州。五色花旗犹照眼,一灯红穗正垂头。宗臣有说持边衅,寒女何心泣国仇!自笑书生最迂阔,壮心飞到海南陬!
这一首感时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末。这年四月,法国以广东雷州人杀其士兵二人为借口,派兵舰强据广州湾逼迫清朝政府租借广州湾及附近海岸给法国,同时要求清朝政府不得将两广及云南租让与他国 (事见《清史稿》卷二四,卷一五五及《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刘光第身为封建朝廷的一员,闻此丧权辱国之事,岂能无动于衷?此诗即就该事而发。
诗的起句突兀: “梦中失叫惊妻子”,读此句不禁使人要问: “何事令作者寝寐不安?”很自然地要产生悬念。紧接此句作者奋笔书道: “横海楼船占广州。五色花旗犹照眼,一灯红穗正垂头。”原来这就是令作者寝寐不安之事——广州海战。从这四句诗看,这次海战的结果显然是以清军失败而告终。作者虽仅是一名小小的京官,却也“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所以向来“性端重敦笃,不苟言笑”(梁启超《刘光第传》)的作者,亦夜半失态,呼叫之声惊醒妻室。忧国之心可谓诚矣!忧国之情可谓深矣!首联颇似陆游《楼上醉书》中“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二句意。“楼船”,有楼的大船,古时多用于作战;此指清军战船,颔联对句中所云灯、穗,是战船上的信号之物。颔联出句言敌舰耀武扬威;“五色花旗”,谓法舰上的旗帜,代指法舰。对句低沉,是叹我方武备之不修,国势之不振,有“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意。
诗的颈联对仗颇为工稳,二句一褒一贬,寓意相当含蓄。我们先来看其出句:“宗臣有说持边衅。”“宗臣”,指康有为。康有为,字广夏,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力主变法维新,是著名“百日维新”运动的促成者。光绪二十四年初,即作者写此诗的前两个月,康有为上清帝《应诏统筹全局析》书,其略云:“四夷交侵,覆亡无日,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变法须统筹全局而行之……”(《清史稿》卷四七二)。出句即就此事而发。句中所言“边衅”,即康氏所云“四夷交侵”之意。
此联对句云:“寒女何心泣国仇。”此句是贬,是对西太后擅权卖国的指斥。“寒女”,谓西太后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属正黄旗,原是满洲各部落中最高贵的一族。因其反对皇室爱新觉罗氏,至西太后入宫前,这一族已相当衰落,其娘家已属贫寒,故作者以“寒女”称之。作者写此诗的当年,虽然西太后已归政于光绪,但她仍通过各种渠道干预朝政;而光绪亦“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清史稿》卷二一四),不过是一傀儡而已。请看,这年2月11日,英国迫使清政府声明不以长江流域各省割让或租与他国;3月6日清政府与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3月27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紧接着是4月法国强租广州湾事发。短短的两个月,竟发生如此多的丧权辱国事!作者指斥西太后无心泣国仇,乃情理中事也。
诗末二句云:“自笑书生最迂阔,壮心飞到海南陬。”此二句意甚明白,作者虽是一介书生,却也有爱国之心愿到海南杀敌报国。“书生”,乃作者自谓,“陬(zou)”,角落。
综观全诗,体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反映了作者崭然的志节,亦有报国无门的愤懑。胡先骕说:“裴村刺时之作,虽亦《小雅》之怨,而予常觉其失之过怨。……大非臣子所宜出者。”(《评刘裴村〈介白堂诗集〉》)未免失之公允。
上一篇:古诗《杨秀清·果然英雄》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郑珍·武陵烧书叹》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