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李梦阳·经行塞上》原文赏析
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不知谁放呼延入,昨夜杨河大战还。
此诗一题《塞上》,写明朝对西北外族入侵的防卫战争。它的特点,在于没有正面描写双方战斗的场面,而是通过大战刚刚结束后的回顾,来委婉地表现战争的胜利,同时也表现出对边防将领的防御不力,致使敌人乘机入侵的不满,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开始两句“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起得十分别致。乍看起来,它是在赞扬明朝关山的险固和疆域的辽阔,和这场刚刚发生过的战争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居庸”,关名,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北,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明代京师北面的屏障。“百二关”,指极为险固的关口,百二是以二敌百之意,典出《史记·高祖本纪》。“祁连”,山名,在甘肃省南部,诗中泛指西北边远地区。两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居庸关威镇京师北面,好像天造地设一般,护卫着北京,而西北边地,更阻隔着千万重险峻的山岭。它的言外之意,是说明朝的万里边疆固若金汤,外族是不敢随便入侵的。这是从反面着笔,来预作铺垫,反衬下文的入侵和战争。
后面两句“不知谁放呼延入,昨夜杨河大战还。”“不知”句猛力一转,诗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跌宕,显得笔力千钧。“放”字有毫无阻挡、长驱直入之意。就在这险固的边防上,居然有外敌入侵,这是什么原因呢?句中“呼延”是复姓,也写作呼衍。汉时匈奴贵族有呼衍氏,这是代指西北少数民族鞑靼和瓦刺。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鞑靼首领达延汗(当时叫做“小王子”)经常率领军队侵略明边,“散掠内地”。“不知谁放” 四字,明显地表露出对防边将领的责备,他们本来可以把敌人拦阻在国门之外,但却放了进来,造成战争的麻烦,这显然是由于平时松懈麻痹和玩忽职守所致,表现出诗人对这些无能将领的不满。最后一句顺势而下,由于敌人入侵,武宗不得不亲自出征,在“杨河”经过大战,终于赶走了敌人,胜利而还。杨河,《明史·地理志》: “阳和卫,洪武二十六年 (1393)二月置卫。” 又《明史·武宗本纪》: “(正德) 十二年冬十月,癸卯,(武宗朱厚照)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末,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 可见诗中 “杨河” 当即阳和,这首诗是当时战争的纪实。“大战”,说明战争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十分激烈。而“还”字,显然又有取得胜利,班师而还之意。两句合起来看,其中虽然包含着对战胜归来的庆幸和喜悦,但更多的却是对无能的边将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致使国内发生大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谴责。特别是再联系前两句对关山险固的描写来看,在有力的反衬中,这种对边将的谴责就更加明显,更加强烈,在深婉曲折中,把诗意表达得十分清楚,十分深刻。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 “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比如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因此他指出 “绝句意法,无论先宽后紧,先紧后宽,总须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这首诗前两句写关山,从容不迫,是比较“宽”的,但到第三句一转,就突然显出战争的气氛,“紧” 了起来。最后“大战还”,有如回波倒卷,使首尾衔接得非常巧妙而自然。这种开合变化,使得这首短小的绝句颇具气势,浑然有大篇气象,再加上作者本来具有的雄健的笔力,因而读来顿挫有致,神采奕奕。
上一篇:古诗《袁昶·细雨》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郑珍·网篱行》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