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皇甫汸·九日寄子约》原文赏析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子约” 即皇甫濂,作者的弟弟。诗人的两位兄长皇甫沖、皇甫涍,亦有诗名。连同诗人,人称 “皇甫四杰”。兄弟又兼诗友,在重九登高之际,倍见亲情。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开首入题。重九登高,是我国传统习俗。人生在世,每为尘事所累,偶一登高,不仅可以清心净虑,且亦有益于健康。作者是诗人,其兴会饶胜于常人,故于“登高兴”之前,加 “漫有”二字。“漫”,满,甚。登山有无穷兴会,但兴会的顶峰却是登高望远。登高望远,使人胸襟开阔,不仅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欲望,而且能促人浮想联翩。上句的“漫”与下句的“兼”互相呼应,互相激发,使读者在“登高”“望远” 间震荡,产生无限想象和情思。为下文的抒情作了心理上的准备。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感叹时光的流逝,宦海沉浮。乘兴登山,山间草树溪石,率皆可以助兴,面对山花而忽抚白发,感慨系之。着一“惊”字,非同小可。诗人七岁能诗,三十二岁中进士,当时“名动公卿”,影响甚大。然而,他不能“通知户外事”,屡遭困厄。诗人深深觉得个人的才能与社会现实,个人的品格素养与世道人心险恶,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如今,岁月蹉跎,白发丛生,焉能不“惊”?这一“惊”中,寄寓着沉重的人生感慨,寄寓着时代的悲音。作者中进士,先京官而外任,曾贬谪于黄州、开州。此句的“雁”,扣题“九日”,黄河,借指中原。这里“忆黄河”又在关照着下文的“羁宦”。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世事多艰,每使人有悲凉之慨。明之中世,国家多故,朝廷内部各派势力的纷争且搁置不论,就朝廷外部而言,东南有倭寇之扰,时犯时止,止而再犯,绵延不绝;山西有俺答之乱,乱乱停停,停停乱乱,数十年不止,其中“庚戌之变”震撼京师………。诗中“乱后”确指未详,然就全诗而论,作者将个人的伤感与时代风云联系在一起,“书来少”则带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诚然,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伤感虽然有某种联系,但却并不完全相等。所以,作者紧跟一笔,“霜前木落多”,以写景来抒发自己内心伤感。这种伤感既针对世乱,又针对兄弟间书信往还少。“木落”,即落叶,杜甫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霜前落叶,一派肃杀景象,悲凉之情,可以想见。
“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将兄弟间的分离,放在时代的氛围里,继续强化上一联的含意。“羁宦”,旅居外地做官,以“羁宦”为“不堪”,乃兄弟亲情所致; “同是阻干戈”,也是“不堪” “羁宦”的重要因素。“干戈”,在行文上与“乱后书来少”相联系,既点明“乱”的性质,又点明“书来少”的具体原因。乱世羁宦,不仅阻隔亲情,亦使人有伤时之叹。
全诗将亲人间的情感和时代概况联系在一起,小中见大,大中写小,诗思精巧。
上一篇:古诗《赵翼·静观(录二)·两间无用物》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王象春·书项王庙壁》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