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尤侗·闻鹧鸪》原文赏析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这首诗是写世路艰难的。
关于这个主题,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曾反复歌咏过。汉代乐府诗《杂曲歌辞》中就有《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乐府解题》)。以后续写者代不乏人:南朝鲍照和唐代李白,都有著名的《行路难》诗,一再唱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明代刘永锡只以两句诗来概括行路之难:“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沈德潜说:“四字(即天荆地棘)抵过千万言。”这些都是从正面来描写世路艰难,不仅道理讲得深刻,形象也十分生动。要在这样的题目中写出新意,颇不容易,要突破传统,非别具匠心不可。
尤侗的颇具新意之处,首先在于他不是正面去铺写人生如何之险恶、世路怎样之艰难,而是通过鹧鸪鸟的叫声,融声于景,由景而人,将行路之难从侧面烘托而出。这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他不直书“行路难”,而是写“闻鹧鸪”,通过鸟叫的谐音,把行路艰难之意暗示出来。鹧鸪,是类似鹌鹑的一种鸟,常栖息于灌木丛中,它的叫声像说:“行不得也哥哥!”前两句:“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在夕阳西下的惨淡的气氛中,行走于乱山丛中的“征人”(即在外奔波的行客)已经人困马乏了,瞻望前路,遥远而又崎岖,正不知何时方是尽头。此时,忽然听得鹧鸪鸟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的呼唤,心中不禁凄然、惨然,全都垂下头来。这两句的中心,就是开始三字“鹧鸪声”,那亲切而又带有劝说意味的“话语”,是在反复告诫人们,前路不堪行。再加上夕阳西下、日暮途远的苍凉景相,这种叫声就更加悲伤而又凄怆,难怪征人们要“首尽低”了。在“尽”字中,说明对于世路艰难的深切体验,征人们个个都有,那难过得低下头来的形象,与鸟声相应,把行路之艰难,表现得极为充分而又生动。一切都妙在不言之中,而言外之意,又让人领味无穷。
这首诗的新意,还在于它不仅写了世路艰难,而且进一步写出了虽然艰难而又不得不行之意,这就在前人的诗意中突进一层,更为深刻。后两句:“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前一句写人世间到处都是重重叠叠的、险恶崎岖的关山,将鹧鸪鸟的叫声巧妙地点破,说明那艰险的世路,实在是“行不得”啊。这一句是肯定了鹧鸪的叫声说出了人间的真相,但下一句却紧接着反问鹧鸪道:既然谁都知道行不得,你还在辛辛苦苦地为谁啼劝呢?言外之意是,尽管人人都知道世路艰难行不得,但却又不得不行,你辛苦地啼劝又有什么用呢?这里,不仅在诗意上深入了一层,而且还进一步流露出面对这种艰难世路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初期,在政治高压下汉族知识分子不想涉足仕途,但又不得不涉足仕途的矛盾心理,具有典型而又普遍的意义。这首诗虽然短小,又是从侧面烘托,但它的社会认识意义,却是十分深刻的。读了这首诗,作者巧妙的处理,也叫人眼目为之一新。
上一篇:古诗《洪昇·钓台》原文赏析
下一篇:古诗《张问陶·阳湖道中》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