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①,又食武昌鱼②。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③。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④,今日得宽馀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⑥! 风樯动⑦,龟蛇静⑧,起宏图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⑩。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①“才饮”句,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批注道:“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②武昌鱼,即湖北鄂州樊口所出产的“团头鳊”鱼,以鲜美著称。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批注道:“武昌鱼:三国孙权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作口号云:宁饮扬州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按《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自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鄂州),陆凯上书引用当时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毛泽东所记稍有误。又,这里虽翻用古谣语,但“武昌”却是用现在的地名,即武汉三镇之一的那个武昌。以上二句是说,刚才还在长沙,现在又到了武汉。 ③“极目”句,毛泽东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黄炎培先生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极目,尽目力而眺望。楚天,楚地的天空。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属楚国。舒,舒展,这里指广阔。 ④闲庭信步,在清静的庭院里随意散步。 ⑤今日得宽馀,谓今天才得以自由舒展,暂时从紧张的工作里解脱出来,置身于如此广阔的江天之中。 ⑥子,指孔子(前551—前44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子”是尊称。川上,河边。逝者,逝去的事物,指光阴。如斯,如此、像这样。夫,文言感叹词。按以上二句用《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原话是感叹时光如同流水,日夜不停,一去永不复返。毛泽东在游泳之际由长江的逝水联想到孔子的话,于是乃截用《论语》中的成句,意思是说时不我待,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只争朝夕。 ⑦风樯,风帆,泛指江上来往的船只。樯,船的桅杆。 ⑧龟蛇,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武汉汉阳城北,南临长江,北带汉水,威武盘踞,形状像一头巨鼋。神话传说它是上古时佐助大禹治水的灵龟所化。蛇山,在武昌城内,绵亘蜿蜒,形如伏蛇,首饮长江,尾插东城。 ⑨起宏图,谓宏伟的规划已开始制定并付诸实行。宏图,主要指长江上的治理和建设规划。 ⑩天堑,天然的壕沟。《南史》卷七七《恩幸传》载南朝陈时孔范语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通途,畅通的道路。以上二句是写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这座桥以龟、蛇二山为两端,包括引桥在内,总长1670米。毛泽东作此词时,大桥刚开始铺架钢梁,“飞架”、“通途”云云,是就此宏图的预期效果而言,非纪实。 更立西江石壁,谓还要在西面的长江上竖起一堵石墙,即拦河坝。 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巫峡两岸。有十二座山峰。南、北岸各六座,夹江屹立,奇峭秀美。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岸的神女峰。旧题战国楚时宋玉撰《高唐赋序》中说,楚怀王曾梦与巫山神女交欢,神女辞去时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用此典故,多指男女艳事;毛泽东却活用以借指长江上游的洪水,因为洪水多由山雨而致。 高峡,指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于湖北宜昌南津关,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地跨重庆奉节、巫山,湖北巴东、秭归、宜昌等五县市,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两岸群山壁立,蔽天遮日。江水蜿蜒穿行其间,滩多流急。出,出现。 神女,即巫山神女。相传她是西王母的女儿,名瑶姬,称云华夫人;大禹治水时,她曾帮助大禹驱鬼神,斩石疏波。说见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转录巫山神女祠中石刻所引《镛城记》。无恙,无疾无灾,意即健在。 殊,不同。以上五句是指设想中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西陵峡口筑起横江石坝,拦住上游的洪水,使三峡间形成人工平湖。这样既可以缓解长江下游地区的水患,又能够在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许多方面获取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词人浪漫地写道:到了这一宏伟的蓝图实现之日,神女想必还健在,她当会惊奇世界变了模样。
【赏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已经接近尾声,毛泽东开始认真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从2月开始,他用了两个半月时间,向34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作调查,形成了《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后来,他在《十年总结》中回顾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先后两次作《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他便启程南巡,先到广州,又飞抵长沙,随后,又飞往武汉,准备在长江中游泳。
6月1日中午,毛泽东从武昌岸边长江大桥8号桥墩附近下水,时而仰游,时而侧游,至汉口湛家矶江面登船,历时两小时,全程近14公里。6月3日下午2时许,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为了考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他提议从汉阳鹦鹉洲附近下水,穿过桥墩,游到武昌八大家江面上船。这一次,他游了14公里。6月4日,他又一次游过长江,从汉阳游到武昌。在畅游长江期间,毛泽东既为长江的宏伟气势所鼓舞,又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场面所激励,创作了《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
上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是先到长沙,再到武昌的。但他不是简单地讲这次的旅程,却借三国时代吴国的童谣来加以化用,这就与简单的叙述旅程不同了。《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称: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当时孙皓迁都,使百姓服劳役。百姓用船运送迁都物资,逆流而上,深感烦苦,所以有这童谣。而事实上,当时作者已经找到了一条反映中国客观的经济规律适合中国的路线。所以作者对这个童谣,反其意而用之,说成“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水”是长沙有名的白沙井水,武昌鱼是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为著名的团头鳊或团头鲂。通过这样的化用,正表达出作者从长沙到武昌,一路上非常愉悦的心情,也表达了人民的幸福安乐。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写出长江奔流到海的气势,写出横渡长江的游泳的壮举。“极目”,用尽目力望去,表示望得远。“楚天”,武昌一带是过去战国时代楚国的地方。下一“舒”字,既写那里的天地空阔,一望无际,感到舒畅;也写出在大江游泳的舒适,这里也表现作者游泳技能的卓越。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在长江里游泳,是有风浪的。作者高超的游泳技能,可以驾驭风浪,所以“不管风吹浪打”,不把风浪看做一回事。在长江中游泳,胜过在庭院里散步,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因在庭院里散步,有院墙围绕,难免感到局促。假如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像作者说的“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那还有个框框,即以外国经验为框子,像在庭院散步那样,有围墙围绕着。“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打破了“外国经验”的框框,不正是“今日得宽馀”吗?这就想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进行建设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流去的像这样啊!昼夜不停。”朱熹集注:“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作者在长江里游泳,感到长江的水,不停地向东流去。作者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按照中国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建设,也要不停地前进,这样就自然地跟下片的建设联系起来了。
下片:“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风樯”是风里的帆樯,即看到张篷的帆船在行驶。龟蛇静,指长江两岸的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隔江相对,长江大桥的两头就建筑在这两座山上。作者用风樯动来陪衬龟蛇静,一动一静构成对偶,都是眼前的景物。从龟蛇静里自然联系到长江大桥的建筑。“起宏图”,正说明进行宏伟的建设。接着写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用“飞架”写出大桥像长虹架空的壮伟形势和建筑的神速。“天堑”,古人以长江为阻隔南北的天然壕沟。《南史· 孔范传》: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有了大桥,天堑变成交通大道了。这说明宏图在于改变大自然,使它更有利于人民,这也透露出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成就。
就“起宏图”说,除了建筑长江大桥外,还有在三峡建筑水库的宏伟计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再要在长江西段三峡里筑起一道拦河坝,把长江上游的雨水拦住,造成一个水库,即一个大湖。把拦河坝称为石壁,突出它的坚固。巫山在重庆巫山县,长江在巫山中经过,那里称为巫峡。巫山有神女峰。《文选》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高唐时,梦中见到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说明拦河坝可以截断巫山的云雨,使在高峡中出现一个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从巫山云雨里,自然引出神女来。作者说神女那时还健在吧,她看到高峡出平湖,当惊叹世界变样了。“神女应无恙”的“应”,当作料想解,杜甫《遣兴》“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便是一例。(萧涤非先生说,见1959年3期《山东大学学报·读毛主席诗词的几点蠡测》)“无恙”即没有毛病,好好的。这里借神女来写拟议中水库的宏伟建设。
这首词里的引用格,有化用的,如把童谣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加以变化,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经过变化,意思与原来的童谣完全不同了。再像“截断巫山云雨”,“巫山云雨”也是引用格,也是化用,意思跟原来的“云雨”也不同了。也有明引的,如“子在川上曰”两句。这两句含有“自强不息”的用意,与下文的宏伟建设相呼应。最后提到神女,带来了神话色彩,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文章作者:周振甫
上一篇:毛泽东诗词《杂言诗·八连颂》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