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作者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
【创作背景】
1930年11月,蒋、冯、阎大战刚结束,蒋介石即调集约十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军第九路军总指挥、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并进长追”的战略,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当时我红一方面军下辖一、三两军团,仅四万人,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先是大踏步作战略退却,于12月下旬将敌军先头部队诱至根据地中部;而后集中优势兵力,于12月30日在龙冈歼敌第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俘获张辉瓒以下九千人;随即乘胜追击向东逃窜的敌第五十师,于1931年1月3日歼其一半。其余敌军各部闻风丧胆,纷纷撤退,此次大“围剿”遂告破产。然而,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又于1931年4月对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本篇即作于反第一次大“围剿”胜利后、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前夕。
【注释】
〔万木句〕万木,泛指大片大片的林木。霜天,南方地区冬季亦有霜,故称。烂漫,形容色彩的鲜明。本句字面上是写经霜后的红枫林,实亦隐喻我红色苏区。
〔天兵句〕天兵,见前篇“六月天兵征腐恶”句注文。怒气,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卷一○《勾践伐吴外传》载春秋时越王勾践语曰:“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霄汉,高空。霄,云霄。汉,天河、银河。以上二句写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打响以前,以下三句则写龙冈战役。
〔雾满句〕龙冈,江西永丰南部的一个小镇,周围山峦重叠,地形险要。千嶂,泛指群峰。嶂,高峻如屏障的山峰。据红军老战士们回忆,龙冈之战的那一天确有大雾,“雾满”云云,是纪实。
〔齐声唤〕谓红军战士齐声传呼报捷。
〔前头句〕这句即报捷的具体内容。张辉瓒(1884—1931),字石侯,长沙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长期在湘军暨由湘军改编而成的国民党军队中任职,历任旅长、总司令部参谋长、师长、副军长等。1930年12月被我红军俘获,次年1月28日被处决。
〔二十万军句〕第二次大“围剿”,国民党军投入的总兵力为二十万人。赣,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赣南、闽西两地区,但中心在赣南,敌军两次大“围剿”的主攻方向亦为赣南。
〔风烟句〕风烟,风尘。实指敌军大队人马蹴踏而扬起的尘埃,虚指其嚣张的气焰。来天半,谓风尘卷地而来,遮蔽了天空的下半部分。
〔不周山句〕不周山,出处详见作者自注所引《淮南子·天文训》及《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中的有关文字。此处借以喻指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统治支柱。红旗乱,红旗翻飞、缭乱。指词人展望中的声势浩大的群众革命斗争的景象。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共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其事迹,古代各种典籍中的记载不尽相同,详见作者自注中所引用的那些书证。
〔淮南子等〕《淮南子》,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先秦儒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各派学说而成,故《汉书》卷三○《艺文志》中把它列为杂家。《天文训》,是《淮南子》中的一篇。
〔昔者句〕昔者,从前。颛顼,相传为远古时代五帝之一,号高阳氏。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争为帝,争做天下的君主。
〔怒而句〕触,撞。不周之山,古代传说中西北方的一座大山。《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篇曰:“路不周以左转兮。”汉代王逸注曰:“不周……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山经》卷二《西山经》曰:“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晋代郭璞注曰:“此山形有缺不周匝处,因名云。”又《海经》卷一《大荒西经》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郭璞注引《淮南子》,谓共工怒触此山后,山始缺坏不周匝。
〔天柱折〕天柱,《楚辞》屈原《天问》篇曰:“八柱何当?”王逸注曰:“言天有八山为柱。”古代传说,不周山为八天柱之一。
〔地维绝〕地维,系住地的大绳。古人认为地为方形,有大绳系住它的四角,使它得以固定。绝,断。
〔天倾二句〕谓天向西北方倾倒,因此日月星辰向西北方移动。
〔地不满二句〕谓地的东南方塌陷下去,因此积水和尘埃归赴东南。潦,积水。
〔国语等〕《国语》,旧传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所撰,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述春秋时期周天子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史事,以记言论为主。《周语》,是《国语》中的第一部别,分上、中、下三篇。以下所引用的一段文字,是《周语》下所载太子晋谏周灵王语的节录。
〔昔共工句〕弃,违背。此道,太子晋谏周灵王语的第一部分阐明古代圣王不人为改变自然地貌的准则,本处引文紧接其后,“此道”即指上述那一准则。
〔虞于湛乐〕虞,同“娱”。湛乐,过度的享乐。
〔淫失其身〕淫失,淫逸。失,同“佚”、“逸”。以上二句谓共工沉溺于享乐,纵欲无度。
〔欲壅句〕壅防,堵塞。百川,泛指众多的河流。
〔堕高堙庳〕堕高,削平山陵。堕,同“隳”,毁坏。堙庳,填塞洼地。
〔以害天下〕谓为害天下。
〔皇天弗福〕皇天,天的尊称。弗,不。福,保佑。
〔庶民弗助〕庶民,百姓。助,协助。
〔祸乱并兴〕谓天灾和变乱一齐发生。兴,起。
〔共工用灭〕用灭,因此而灭亡。
〔韦昭注〕韦昭(204—273),三国时吴国人,字弘嗣。博学多才。撰有《国语注》,是今存最早的《国语》注本。《三国志》卷六五《吴书》二○有传,作者晋代陈寿因避司马昭讳,改称韦曜。以下引号内的一段文字,即录自韦昭《国语注》。
〔贾侍中云〕贾逵说。贾逵(30—101),字景伯,后汉时人。和帝时官至侍中。《后汉书》卷三六有传。他曾撰《国语解诂》,今已散佚,但韦昭《国语注》中有所征引。以下“共工”至“与高辛氏争而王也”一段文字,就是韦注中所引贾氏《解诂》的片断。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炎帝之后〕炎帝,传说中的远古时的帝王。《国语》卷一○《晋语》四载司空季子曰:“昔少典……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淮南子·时则训》篇汉代高诱注曰:“炎帝……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
〔姜姓也〕见上条注文所引《国语》。以上四句谓共工为诸侯,是炎帝的后裔,姓姜氏。
〔共工氏句〕侵陵,侵犯、欺凌。诸侯,这里指与共工同时的其他诸侯。
〔与高辛氏句〕谓共工与高辛氏争位得胜,做了帝王。高辛氏,相传为远古时代五帝之一。《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于颛顼为族子。”
〔史记等〕《史记》,汉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始自黄帝,终于汉武帝,首尾共约三千年。司马贞,唐人,字子正。曾官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撰有《史记索隐》。因见《史记》记事始于《五帝本纪》而不记此前之三皇,故又为《史记》补撰《三皇本纪》。
〔按指女娲〕女娲,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女性帝王。相传她曾炼石补天(见《淮南子·览冥训》)、抟土作人(见《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三《女娲氏》引汉代应劭《风俗通》)。
〔任智刑句〕谓共工氏族因使用智谋和刑罚而强大起来。任,凭靠、使用。以,而。
〔霸而不王〕谓共工是“霸”而不是“王”。儒家学说以为,恃武力者只能为诸侯长而“霸”天下,行仁政者方能为天子而“王”天下。由于共工“任智刑以强”,故称他“霸而不王”。
〔以水乘木〕乘,通“承”。古代有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说,附会于政治,则曰“五德终始”。相传女娲氏以“木德”为帝王,其继承者应为“火德”,然而共工为“水德”,以水承木,不合顺序。
〔乃与句〕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曰:“其神祝融。”汉代高诱注曰:“祝融,颛顼氏后,……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地维缺〕缺,通“绝”,断。
〔毛按〕考据文字的通例,先胪列前人之说,而后加按语陈述己见。这两个字下面的文字,即毛泽东的按语。
【押韵格式】
本篇守谱押用同一部仄声韵,句句皆叶。按“暗”、“赣”二字与其他韵脚字本不在同一韵部,这里是用今韵取叶。
【修改情况】
本篇在《人民文字》1962年5月号上首次公开发表时,没有词题。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作者特予补出。
又《党史文汇》1991年第2期载冯都《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诞生记》一文说,本篇上片初稿作于龙冈之战大捷的当晚,曰:“雾满龙冈千嶂暗,红军怒气冲霄汉。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下片初稿则作于1931年春,曰:“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完稿后,毛泽东发现“唤起工农千百万”一句上下重复,便反复斟酌修改,最后定稿为现在这样。
【鉴赏】
这首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胜利以及面对敌人第二次大“围剿”时的必胜信念。
词人起笔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鲜艳壮丽的风景画卷:“万木霜天红烂漫”。“霜天”说明季节已经进入初冬。但是画面丝毫不使人感到入冬以后的寒气逼人,相反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其奥秘就在于“红烂漫”三字。红色属暖色调,而且这里的红是大自然的红,是参天万木的枫林之红,不是一点一片的红,而是漫山遍野的红。整个的自然空间都被词人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置身其中,怎能不感到温暖如春?何况它还隐喻着红色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笔下,根据地的冬天充满了生机活力,全不似其他诗人笔下的冬天那样寒冷凄清。这自然与词人伟大的胸襟和浪漫的气质分不开,但也得力于有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作基础。“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景色只有在南方才能出现,在北方就很少见到。所以,这句词不仅是词人的艺术想象,也有现实生活的客观依据。词人开篇创设了一个雄浑壮美的意境,为下文红军斗志昂扬地出场提供了一个相应的环境。因此,这句词写景其实是为写人。“天兵怒气冲霄汉”是对红军的直接描写。前此,词人曾有“六月天兵征腐恶”之句,这里他又一次把红军美称为天兵,寓意红军是勇敢顽强、敢于战斗的队伍,有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力量。“怒气”便承此而来,它不是一般的愤怒,而是红军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是由仇恨而产生的激昂斗志。红军斗志激昂,士气高涨,所以词人用“冲霄汉”来形容。词人写红军,展示的是红军的虎虎生气,突出的是红军的精神状态。这就为下文写红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雾满龙冈千嶂暗”,写龙冈战役时的景象和气氛。龙冈战役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然而词人避实就虚,不去正面描写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也没有表现红军在战斗中的英勇搏杀,但从前面“天兵”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战斗激烈的程度,想象出红军奋力杀敌的雄姿,而雾满嶂暗的环境描写更有力地渲染了当时战斗的紧张气氛。“暗”承“雾满”而来,雾气浓重,千山万木自然模糊不清,显得昏暗。这样灰暗的景色与开头鲜明的景色迥然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所要渲染表现的对象不同,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推进,一笔带过了反“围剿”战斗的过程。上片最后两句选取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一典型细节来表明战斗已胜利结束。“齐声唤”是从声音角度来写的,与上文之“暗”字相应。“暗”字说明当时战场上能见度很低,只好通过大声呼喊来传递消息。前头捉了张辉瓒”,胜利的消息从前方传来,后面的干部战士情不自禁地喊叫欢呼,参战红军群情振奋,欢腾雀跃的胜利情景跃然纸上。唐代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很有名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把这首诗与毛泽东这首词相比较,则更可见毛泽东诗词的情趣。同是写战斗中前军活捉敌人将领一事,一个用文人语言,一个用大众口语;一个是写前军例行公事,向后方上级汇报战果,一个是写参战官兵当场情不自禁通报胜利喜讯。后者显然要比前者生动活泼得多。
下片以“二十万军重入赣”始,拉开从反第一次大“围剿”胜利过渡到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序幕。“二十万军”实写了当时敌军的兵力强大。“重”字应照上文,是说敌人第一次大“围剿”失败了,又以双倍的兵力卷土重来。接着描写敌军大队人马蜂拥而至,扬起灰尘遮天盖地的景象,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毛泽东向来主张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以下片前两句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战役开始之前,并没有低估敌人强大的实力。这样,如何对付大举进犯根据地的强敌就成为读者的一个悬念。“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最后三句,词人干净利落地解开了悬念。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三句词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当时中央根据地内的红军不过三四万人,远远弱于敌人。但是红军有千百万群众作后盾,千百万军民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绝对要比二十万大得多。通过数目的比较,首先在气势上压倒了敌人,预示着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革命的人民。“不周山下红旗乱”句,活用了古代神话故事。在词人看来,共工是一位敢于起来造反的英雄,而人民群众同样也是敢于革命、敢于斗争的英雄。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地翻覆,人民群众也一定能推翻压迫他们的三座大山,使天地翻覆。这个结尾,对反第二次大“围剿”的胜利乃至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了充满诗意的预言,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对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生活最熟悉、体会也最深,因此写来得心应手。这类题材的作品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但这首词与作者同类题材的其他诗词相比,在写法上却有其独特之处。她没有对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的激烈场面进行正面的细致的描绘,也没有完整地叙述整个战斗的全过程,只是抓住战前的士气和战斗结束时的典型细节从侧面来反映战况,虚处传神。反第一次大“围剿”是已经发生的事,而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是将要发生的事,由于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有顺承关系,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故词题虽曰“反第一次大‘围剿’”,实则一笔双绾了两次反“围剿”,艺术涵盖力是极大的。在画面构成上,词人很讲究色彩的调配。词以红色开始,又以红色终结,中间穿插了灰暗的色调,它与反“围剿”斗争的进程扣合得十分巧妙,这也是词人的匠心所在。
上一篇:毛泽东诗词研究《清平乐》
下一篇:毛泽东诗词研究《游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