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2〕。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3〕。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4〕;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5〕。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6〕;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7〕。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8〕。是故苟时启于天,理尽于民〔9〕,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10〕。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11〕,盖得之于时势也。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12〕。
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13〕;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14〕。夫以自我之量而挟非常之勋,神器晖其顾盼,万物随其俯仰〔15〕,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16〕,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且好荣恶辱,有生之所大期〔17〕;忌盈害上,鬼神犹且不免〔18〕。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19〕,故曰“天可仇乎〔20〕”?而时有袨服荷戟〔21〕,立于庙门之下;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22〕,况乎代主制命,自下财物者哉〔23〕!广树恩不足以敌怨,勤兴利不足以补害,故曰:代大匠斫者必伤其手〔24〕。
且夫政由宁氏,忠臣所为慷慨;祭则寡人,人主所不久堪〔25〕。是以君奭鞅鞅,不悦公旦之举〔26〕;高平师师,侧目博陆之势〔27〕。而成王不遣嫌吝于怀〔28〕,宣帝若负芒刺于背〔29〕,非其然者欤?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28〕;王曰叔父,亲莫昵焉;登帝大位,功莫厚焉;守节没齿,忠莫至焉〔30〕。而倾侧颠沛,仅而自全。则伊生抱明允以婴戮,文子怀忠敬而齿剑〔31〕,固其所也。因斯以言,夫以笃圣穆亲如彼之懿〔32〕,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于人主之怀,止谤于众多之口〔33〕,过此以往,恶睹其可!安危之理,断可识矣。又况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34〕,运短才而易圣哲所难者哉〔35〕!
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见百姓之谋己,则申宫警守〔36〕,以崇不畜之威;惧万民之不服,则严刑峻制〔37〕,以贾伤心之怨〔38〕。然后威穷乎震主〔39〕,而怨行乎上下。众心日陊〔40〕,危机将发,而方偃仰瞪眄〔41〕,谓足以夸世。笑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知曩勋之可矜〔42〕,暗成败之有会。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43〕;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圣人忌功名之过己,恶宠禄之逾量,盖为此也。
夫恶欲之大端,贤愚所共有,而游子殉高位于生前,志士思垂名于身后,受生之分,唯此而已。夫盖世之业、名莫大焉;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借使伊人颇览天道〔44〕,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45〕,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46〕,洋洋之风俯冠来籍〔47〕。而大欲不乏于身,至乐无愆乎旧〔48〕。节弥效而德弥广,身逾逸而名逾劭〔49〕,此之不为,彼之必昧,然后河海之迹堙为穷流〔50〕,一篑之舋积成山岳〔51〕,名编凶顽之条〔52〕,身厌荼毒之痛〔53〕,岂不谬哉!故聊赋焉,庶使百世少有寤云。
【注 释】
〔1〕豪士:豪放任侠之士。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机恶齐王冏矜功自伐,受爵不让,及齐亡,作《豪士赋》。《吕氏春秋》曰:‘老聃、孔子、墨翟、关尹子、列子、陈骈、杨朱、孙膑、王寥、兒良,此十人者皆天下豪士也。’然机假美号以名赋之。”
〔2〕立德:树立圣人之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3〕量:容量,限度。 务:事物。李善注曰:“言立德必循于心,故存乎我。言建功必因于物,故系于彼。”
〔4〕“存夫”二句:李善注曰:“言德有常量,至域便止。 域,谓身也。”
〔5〕“系乎”二句,李善注曰:“功无常则,因遇乃成。”
〔6〕“落叶”二句:李善注引《汉书》:“王恢谓韩安国曰:夫草木遭霜者,不可以遇风。”
〔7〕孟尝: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承继其父靖郭君田婴的封爵。李善注引《桓子·新论》曰:“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琴亦能令文悲乎?’对曰:‘臣窃为足下有所悲,千秋万岁后,坟墓生荆棘,游童牧豎,踯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于是孟尝君喟然太息,涕承睫而未下,雍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挥角羽,初终而成曲。孟尝君遂歔欷而就之。是琴之感以末也。”
〔8〕陨:落。
〔9〕“是故”二句:李善注曰:“时既启之于天,理又尽于人事,言立功易也。”
〔10〕“庸夫”二句:庸夫:平庸的人。 斗筲:斗、筲都是容量很小的量器,因此用来比喻人之才识短浅,气量狭小。《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1〕“才不”二句:半古:《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注:“当今所施恩惠之事,半于古人,而功倍之矣。
〔12〕徼:求。 伊:指伊尹,商汤臣。后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 周:指周公。 姬旦,周文王之子,辅助武王灭纣,封于鲁。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撮政。
〔13〕自我:从自己开始。犹言自己或自身,在心理学及哲学上,以自我为身心活动的主体,一种自觉之真实,后先相续,永存而不变。 婴:覊绊。
〔14〕“物之”二句:李善注引《文子》曰:“譬如处于天下,亦一物也。然则我亦物也,而物亦物也,物之与我,有何相物也。
〔15〕“夫以”三句:量:力量。 神器:帝位。 顾盼:视。李善注引《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16〕“心玩”二句李善注引《史记》,汲黯曰:“上置公卿,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17〕“且好”二句:李善引《孙卿子》曰:“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 大期:大同。
〔18〕忌盈:避忌盈满。
〔19〕常柄:一定的权力。 大节:李善注引《左传》,仲尼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之大节也。”
〔20〕可雠:李善注引《左传》曰:“楚子入于云中,郧公辛之弟怀将杀王,辛曰:君讨臣,谁敢仇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仇乎?”
〔21〕祛服:盛服。
〔22〕援旗:持旗。 阡陌:田间小路。
〔23〕制命:拟订命令。 自下财物者哉,李善注曰:“后以财成而臣之之,故曰自下。《尸子》曰:‘天生万物,圣人财之。’”
〔24〕斫(zhuó):砍;削。
〔25〕“且夫”四句:李善注引《左氏传》曰:“卫献公使与宁喜言曰:‘苟反国,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26〕“是以”二句:君奭:《书经》《周书》篇名。按召公名奭,尊之曰君,故曰君奭。《书·君奭·序》:“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悦,周公作《君奭》。” 鞅鞅:意不满貌。 公旦:即周公,周文王之子。
〔27〕“高平”二句:魏相,字若翁,迁御史,四岁代韦贤为丞相,封高平侯。李善注曰:“班固述魏相曰:‘高平师师,惟辟作威,图黜凶害,天子是毗。’辜昭曰:‘师师,相尊法也。’”
〔28〕成王:即周成王。周公曾辅佐成王。 嫌吝:疑恨。李善注引《尚书》曰:“武王即丧,管叔及群弟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孔安国曰:“成王信流而疑周公。” 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
〔29〕“王曰”二句:李善注引毛苌曰:“叔父,谓周公也。”
〔30〕守节:信守名分,保持节操。 没齿:犹言终身。
〔31〕“则伊生”二句:伊生:指伊尹。 文子:指文种,春秋楚人。 明允:清明公允。 婴戮:罹刑戮。 齿剑:触剑自杀也。李善注引《尚书》曰:“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左氏传》曰:“高阳氏有才子,明允笃诚。”《纪年》曰:“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吴越春秋》曰:“文种者,本楚南郢人也。姓文,字少禽。”《礼记》:“孔子曰:‘儒有怀忠信以待举。’”《史记》曰:“勾践平吴,人或谗大夫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32〕笃圣:厚德而无所不通。
〔33〕谤:诽谤。 穆亲:和穆相亲。 懿:美。李善注曰:“谓周公也。”
〔34〕饕(tāo):贪婪,食财。《庄子·骈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后人亦谓贪食曰饕。 大名:崇高美好的名声。 道家:古九流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凡崇尚黄帝老庄之说,及后世的道教,都称道家。
〔35〕短才:智慧低下。又谓才智笨拙之人。 圣哲:超凡的道德才智。屈原《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士。”
〔36〕申宫:李善注引《左氏传》曰:“公待于坏,申宫警备,设守而后行。杜预曰:‘申整宫备也。’”
〔37〕峻制:严峻之制度。
〔38〕贾:卖。
〔39〕震主:谓势倾人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势在人百之位,而有震主之威,窃为足下危之。”
〔40〕陊(duò):塌,落。
〔41〕偃仰:俯仰:《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发。”指生活悠然自得。 瞪眄:直视。
〔42〕曩勋:昔日之功勋。
〔43〕颠仆:倾倒,失误。
〔44〕天道: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论》:“天道有常,地有常数矣。”
〔45〕高揖:两腕高举而头申垂之礼貌。《后汉书·循吏·仇览传》:“高揖而去,不复与言。”
〔46〕巍巍:高大貌。 《论语·泰伯》:“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47〕洋洋:盛大貌。《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来籍:将来之史籍也。
〔48〕愆(qiān):超过。
〔49〕劭:美。
〔50〕穷流:尽流。
〔51〕篑(kuì):盛土竹器。 舋(xìn):间隙。
〔52〕凶顽:凶恶顽强。
〔53〕荼毒:残害。《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赏 析】
本文写于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其时赵王伦篡权,囚晋惠帝于金庸城;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共同起兵讨伐赵王伦,迎惠帝还朝。然而齐王冏自持功高,专擅朝政,不肯让权,从而引起众人不满。于是陆机作《豪士赋》,以讽劝之。赋的序文比赋文多出数倍,乃陆机骈文的代表作之一。此文意在劝齐王冏及时隐退。陆机先从分析“立德”、“建功”入手,指出其引退之必要,继而从人的才智各有所限,因而指出倘无自知之明,必招祸患,文章结尾直陈功名宠禄过甚,必招杀身之祸。
从骈体文方面考察,作者已较多运用四六句法,加之用典较多,声律谐美,致使文章更显得富丽典雅。
上一篇:骈文《谢平原内史表》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骈文《辨亡论》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