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雅小雅鸿雁之什·鸿雁》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①之子于征,劬劳于野。②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③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④之子于垣,百堵皆作。⑤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⑥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⑦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⑧
【注释】 ①鸿雁:俗谓大雁,是多种雁类的泛称。于:动词词头。肃肃:鸟拍动翅膀的声音。②之子:那些人。指应征服役的民伕。征:远行。劬(qu渠)劳:劳苦,劳累。③爰:乃。及:至,施及。矜(jin今)人:劳苦的人。鳏(guan官)寡:泛指生活孤苦的人。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④中泽:泽中。⑤垣(yuan元):墙,这里指筑墙。百堵:很多墙。作:建造起来。⑥其:语气词。究:终究。安宅:安居。⑦维:语气词。哲人:智者,明白人。⑧宣骄:发泄不满。
【译文】 大雁飞翔在天上,拍动翅膀沙沙响。民伕们出门去服役,在荒郊野外劳苦奔忙。灾难加给受苦人,那孤苦的人们令人心伤。大雁飞翔在天上,成群地落在水泽中央。那些民伕们服苦役,辛劳筑起百堵墙。纵然吃尽千辛万苦,到头来哪有安身的地方? 大雁飞翔在天上,悲鸣嗷嗷真凄凉。只有这些明白人,说我们辛苦,把我们体谅。可是那些昏庸者,却说我们满口牢骚不应当!
【集评】 明·钟惺:“哀鸣在中泽,后所谓痛定思痛也。”(《评点诗经》)
清·牛运震:“‘谓我宣骄’,更自悲怆。此穷民之所以苦于无告也。诗人往往借此写其衷郁。”(《诗志》卷三)
清·焦琳:“之子并非可在野外露处者,而前者漂沦于外,蒙犯霜露,于靡家靡室之野,劬劳寒心,其若何忍受来耶?况劬劳之苦,遂及于大可怜人。哀哉!尚复有鳏寡在其间乎!”“之子是亲切之称,野乃是极难堪之地。是虽夫妇相偕,其劬劳已有一思而令人寒颤者,况曰于野,乃实身处其间耶?详味此二语,已令人热泪滔滔滚滚。然后更转到矜人鳏寡身上。若已不鳏寡人抚靡痛哭,忽而又睹鳏寡,更在半生半死间矣。我今读之,犹为痛不可支,当日流民,其如何感激也哉!”“即语言声息,亦如于飞之鸿雁,嗷嗷然悉是劬劳之声。使我一入听,而哀切之情,有不能以言达者。”(《诗蠲》卷六)
【总案】 这是一首诅咒徭役,倾诉服役者内心不平的诗,当是出自服役的民伕之口。篇首以大雁的自由飞翔反兴,衬托出服役之苦。他们被迫为统治者修筑城邑宫室,连鳏寡之人也难幸免,到头来自己却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代论者众说纷纭,可谓见智见仁,莫衷一是。《毛序》认为这首诗是“美宣王”的。因厉王暴虐,“万民离散,不安其居”,宣王中兴,派侯伯卿士招抚四方之民,使他们返回故土,鳏寡各得其所。朱熹《诗集传》的看法与毛公大致相同,说此诗讲的是流民“今虽劳苦,而终获安定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亦承毛说,认为宣王时“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而“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这些说法孰是孰非,这里无法一一考辨,只列出来,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诗经《国风·齐风·鸡鸣》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