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鹊踏枝》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①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钿筝:嵌金为饰之筝。玉柱:美玉作成的承弦物。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产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海燕。
【译文】 曲曲阑干偎依着绿树,和煦的春风吹来,杨柳轻盈地飞舞。是谁家的女子在把筝弹,那琮琮筝声骤响,惊起双燕穿帘而去。
满眼游丝缕缕更兼纷纷柳絮,正当艳阳朗照红杏烧林之时,洒下一阵清明时节的冷雨。细碎的莺声使她从浓睡中醒来,把那好梦惊破以致无法寻觅在外的夫婿。
【集评】 清·谭献:“金碧山水,一片空蒙,此正周氏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满眼游丝兼落絮’是感,‘一霎清明雨’是境,‘浓睡觉来莺乱语’是人,‘惊残好梦无寻处’是情。”(谭评《词辨》卷一)
清·陈廷焯:“‘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忧谗畏讥,思深意苦。”(《白雨斋词话》卷一)
【总案】 冯延巳作为偏安一隅、国势衰微的南唐小朝廷的宰相,“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有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冯煦《四印斋刻阳春集序》),这种复杂的心态,词人借闺中女子青春难驻、好梦难寻的深沉叹息加以寄托,但妙在落笔却不露痕迹,通篇只写闺情,好象并无寄托。谭献认为此词“正周氏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是颇有见地的。即使写闺情,词人也是化景语为情语,把闺中女子的落寞感伤寓于“金碧山水,一片空蒙”的景物描写之中,句句景亦句句情,见出词人善于言情的高超本领。
上一篇:冯延巳《鹊踏枝》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下一篇: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