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菩萨蛮①·汪莘》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
前朝来献状②。果慰携壶望③。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
①菩萨蛮,词牌名。 ②献状,自呈功状。出于丘迟《为范云谢示毛龟启》:“藏采千载,献状一朝”。 ③携壶,也叫穿带壶、穿带瓶、背水壶、背壶等。它是典型的泥质制品,其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喇叭形口,瘦长鼓腹,腹部有一对环耳。携壶流行于宋、辽、金、元、明、清各代,白釉、黄釉、白釉绿彩制品比较常见。携壶是古陶瓷瓶式,因为壶的两侧有穿带或绳索的环耳沟漕而得名。
这是作者的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作者以凝练优美的词语描绘了一幅清雅靓丽的画面。
上片首句写道:“渔翁家住寒潭上。”作者勾勒出幽雅环境中一幅浪漫的生活图画:避世幽静,远离尘嚣。“寒潭”一词,略显凄清冷峻,似乎影射词人心境之落寞孤寂。“晓霜晚日时相向”在描写渔翁出场之后,作者放眼景象的对比:晓霜、晚日交错映现,一早一晚,一明一暗,充分体现了环境的明暗交变之美。“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这两句中“三尺、一双”,数量的组合运用,形象地描绘鱼和玉的特征,鱼长、玉光,一个肥美,一个亮泽美丽,作者绝妙的写出了环境的多彩有趣,这也是作者浪漫的生活追求。
“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两句作者借用“藏采千载,献状一朝”的形象描述写出了环境中物美佳肴的盛景,在丰富的物的呈现中,作者意在表达生活的恬静和美好,当然从作者一生的历程境遇来看,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因为作者多艰飘零的生活与文句的优雅美丽存在着距离。“果慰携壶望”中的一个“望”用的精准到位,表达的是眼前呈现的物的神态。“水月正商量”作者写镜中花,水中月,描绘的是如梦如幻,交相辉映的景象。词的尾句作者巧妙用笔,构思了一幅南国玲珑娇美的画面:“小桥梅欲香”写小桥流水,清流碧透,梅香清新,洞穿脏脾,这是多么妙美的幻境啊!
全词作者从清幽环境入笔,到玉美鱼肥,水月洞天,最后到小桥梅香。整幅画境清幽娟秀,使人心动,这充分体现词人高超的艺术功底和精准的洞察力。
●菩萨蛮,参见第71页相关介绍。
●水月镜像。镜中花,水中月。语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人们常来比喻虚幻的景象。例如《说岳全传》:“阿弥陀佛,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柯灵《香雪海·春节书红》:“这些镜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现实的罡风吹了个烟消云散。”另外水月镜像也来比喻空灵的诗境。何其芳《梦中道路》:“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
同一词牌,同为写景抒情之作,韦庄则流露出忧思与伤感。
菩萨蛮
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首《菩萨蛮》词作,作者身处江南,追忆当年春天从长安到洛阳,次年离开洛阳的这段生活。思想之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思和伤感之情。
上片写往事的回忆。作者开篇直接表达欣喜之情,洛阳的春日美景,回忆起来,勾起令人迷惘的乡思。同时又流露了作者的无限伤感,身处他乡、飘零不定,当年的景象,如今的古迹,令人思绪万千。下片描写江南春景,作者抒发内心的感慨。桃红柳绿,如画如梦,春水萦绕,风光无限。水面上鸳鸯嬉戏,顾盼情投,令人羡艳。随后以“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收束全词,使人感到用意突兀,情感低沉。仇恨在心间,残阳余晖下,作者内心充满的是满腔的怨恨别愁,思念的挚情让人不堪承受。
全词写景清秀,抒情自然,采用白描写法,展现感情,体现韦词的风格。乡国之思,魏堤柳色,回首依依难撼作者怨而不怒,无限低徊的情绪。
流水是此词的典型意象。水在古代诗歌里经常蕴含绵绵的愁丝、悠长的愁绪,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水的流动不驻,给人往往是时光不再,世事流逝的感觉。瞩目流水,词人既慨叹岁月年华的老去之悲,又伤怀生途的漂泊不定,动荡起伏。
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上一篇:宋词《荔枝香近·吴文英》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菩萨蛮·王安石》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