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采桑子①·欧阳修》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②。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②。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③,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①采桑子,词牌名。 ②拥朱轮,古代太守乘朱轮车,此指作者曾担任知州的职务。 ③辽东鹤,晋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此指离家很久,物是人非之意。
此词风格清新质朴、清疏隽朗,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
上片开头两句,追述往年知颍州的经历。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到了老年越发喜爱之情;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志向。“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如浮云变幻,应当视为身外之物。
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辽东鹤”用化鹤归来的传说,来抒发世事沧桑之感,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引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这首词的内容,不过是抒写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及归颍而引起的感慨,但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这首词,可以说是运用了完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一扫晚唐五代以来那股浓重的忧伤情绪的“阴霾”。给词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颍州西湖,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欧阳修曾在这里为官,最后归隐这里,他在诗词文赋中常提到“西湖”,也曾为此专作《采桑子》十首,“西湖”作为这组联章体词总的意象,表达了他的喜怒哀乐,“西湖”承载了他太多的情感。
●采桑子,参见第57页相关介绍。
●欧阳修行文求简:一次,他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大家分别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记叙一下此事。第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听后笑道:“逸马杀犬于道!”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欧阳修文风严谨:据《宋稗类钞》记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欧公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俯仰流年二十春”的无奈与闲适,那么他又是如何看待历史事件的呢?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从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抒发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杨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次第井然。用“绛纱囊里水晶丸”来比况,形象逼真。接下来两句,专从产地之遥远托讽致慨,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笔意非常灵动巧妙。过片一笔兜转,点醒上片。“魂散马嵬关”,指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将其缢死于马嵬驿事。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待了杨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用语,显得隽永而耐人寻味。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上一篇:宋词《采桑子·欧阳修》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钗头凤·陆游》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