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鹧鸪·姜夔》天元夕有所梦①
天元夕有所梦①
肥水东流无尽期②,当初不合种相思③。梦中未比丹青见④,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⑤,两处沉吟各自知。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肥水,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③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④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⑤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
这首词为怀念合肥恋人所作。以倒叙开始,先叙梦醒之后的无限惆怅。肥水源出合肥,点明两人相爱地点。词人怅恨的是当初不该彼此钟情,因为情愫一经种下,就如水流之无有尽期,恋情亦是没有已时,即使分别以后,也是相互怀念,无时或忘。词意至此转入梦境,“梦中”两句,写词人日有所思,夜间便有所梦,但梦里的她却似隐若现,迷离朦胧,还不及画中人那样真切分明。可惜的是就连这样飘忽不定的梦,也很快被几声鸟啼惊破了。这里写梦中相会,不作正面叙述描绘,而是隐约其词,欲说还休。
“春未绿”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时节而讲,早春尚寒,草木未绿;“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像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因此年年此夜,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
这首词充满伤感与愁思,深情缱绻,缠绵哀婉。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得其赏识,并娶其侄女为妻。姜夔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借此谋取生计。自青年时期起,他就广为交游,往返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结识了当时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丰富了学识,提高了诗词和音乐的创作水平。
●鹧鸪天,参见第78页相关介绍。
●姜夔为人清高,荦荦不羁。曾与抗金主战的大臣名将张浚之孙张鉴结为至交,并长期得其资助。鉴死后,夔生计日绌,但仍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官禄。晚年多旅食杭嘉湖之间。当寓居武康时,与白石洞天为邻,有潘转翁者号之曰:“白石道人。”夔答以诗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他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顾生活后,病卒于临安(今杭州)水磨方氏馆旅邸。幸得友人捐助,始获就近安葬。
白石恋情词值得称道,词人在同时还作一首。
鹧鸪天
元夕不出
姜夔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唯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这首词浅吟低唱,令人感伤。每当那个令人惆怅的日子──元宵灯节到来之时,人们都上街欢游赏灯,而词人却偏偏害怕寒冷,闭户不出,实则是怕触景伤情,然虽不出户,但愁思不断。帘栊寂寞,月儿低垂,旧日情愫唯用诗词以聊寄。夜到三更了,仍难以入眠。听邻家的小孩笑着回来,可以想象词人仰卧塌上相思却难以了断之景,怎不教人黯然神伤。这种由于长别离而引起的长相思,究竟是谁所造成的,又有谁能理解呢?只有两人各自去细细体味了。
总的说来,两首词都是写梦境,只是前者勾勒清晰,想像丰富,后者情调幽暗迷惘,低徊流连。关于梦醒后的描写,前者采用淡笔,以自然之物衬托出内心衷情;后者运用浓墨,借灯节欢乐反跌出沦落之悲。
元夕、春寒、低月,词人用这几种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哀怨、惆怅的氛围。特别是元夕意象,“元夕”应是亲人欢聚观灯赏月之时,可每当此时,它总是触动词人之心,让他重新燃起思念之火。“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作者的相思之苦不是“自掩扉”就能停止的。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上一篇:宋词《鹊桥仙·郭应祥》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鹧鸪天·张震》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