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鹧鸪天①·辛弃疾》鹅湖归病起作②
鹅湖归病起作②
枕簟溪堂冷欲秋③。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④,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⑤,且休休⑥。一丘一壑也风流⑦。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⑧。
①鹧鸪天,词牌名。 ②鹅湖,在江西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③簟(diàn),竹席。 ④浑,全。 ⑤书,写。咄咄(duō),叹词,表示惊诧。 ⑥休休,退隐。唐司空图晚号“耐辱居士”,隐居虞乡王官谷,建“休休亭”。 ⑦一丘一壑,一山一水。风流,潇洒自在。 ⑧“不知”两句,言近来精力衰退,懒于上楼观赏景色。
这首词是辛弃疾谪居鹅湖时,病初愈后抒情寄意之作。某个傍晚,病初愈的词人,躺在溪堂的床铺上休息,看着门外静默的风景深深感到自己的精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满腔的悲愤又涌上心头,因此词人写下了这首深含悲愤的词句。
上片写景,但景中蕴情,非常含蓄,须细品方能体会。躺在水边溪堂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病初愈的感觉),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将它们渐渐收敛。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
下片抒情。先用殷浩和司空图两个典故,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末二句“不知”一转,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否定了前面的取舍。黄蓼云《蓼云词选》中评道:“末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佳。”的确,似病后虚弱的平常话,而实则写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老却英雄的叹息,写得沉郁悲壮。
总之,这首词虽语言极为平淡,但蕴含的感情是异常深沉的。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鹧鸪天,参见第78页相关介绍。
●辛弃疾刚直不阿的性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时常触怒权贵。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朝廷言官弹劾,落职罢任,于有为之年退居于江西上饶城外的带湖。在长达十年之久的罢职闲居生活中,辛弃疾看似闲适自得,流连山水,寄情田园,但带湖的风月,并没有使他忘怀抗金统一的夙志,其词不时流露出功名未成、未老投闲的悲愤辛酸之情。在此闲居期间写了大量抒发报国壮志的词作。
辛弃疾的词除体现抗金复土的主旋律外,还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词、农村词和理趣词。由于辛弃疾闲居农村近二十年,比较熟悉并由衷地喜爱农村。他的这些词像随意摄取的生活小照一样,不仅显示出了词人的闲情逸趣,也使他的词洋溢着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
鹧鸪天
戏题村舍
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心情与《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完全不同。作者在这首词里不仅是对鸡鸭成群、桑麻过屋以及柳树沙洲、溪水等个别形象组合的表层展现,而且还作了深层的开掘。“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两句,写出了农村男婚女嫁不出本村姓余姓周的两家。这种风土人情在苏轼的《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中也写过:“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庐。”它表现了自己向往农家简单古朴、清新寡欲的生活的感情,体现了词人在官场失败后对于安全感的强烈需求。如果说《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用景语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愤懑与无奈的话,那这首《鹧鸪天·戏题村舍》则完全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也正是因此,使我们对词人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秋的意象非常深广,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有空旷、宁静、失意、孤独、漂泊无依、凄清、迷茫等意象。“枕簟溪堂冷欲秋”虽是因冷而产生的一种联想,更是作者此时所处境遇的真实写照——失意又孤独;凄清而迷茫。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上一篇:宋词《鹧鸪天·辛弃疾》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鹧鸪天·陆游》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