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临江仙①·晁补之》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常记河阳花县里②,恰如饭颗山逢③。春城何处满丝桐④。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重向梁王台畔见⑤,黄花绿酒谁同⑥。新诗别后寄南鸿。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①临江仙,词牌名。 ②花县,晋潘岳为河阳令时,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③饭颗山,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 ④丝桐,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在此指乐曲。 ⑤梁王,指汉梁孝王刘武。 ⑥黄花,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绿酒,美酒。
这是一首赠别词。
词的上片作者回忆过去。一个“常记”,既使我们看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又把作者与朋友共同带到了过去。记得那是在河阳花县,你我二人,相识相知,谈古论今。“春城何处满丝桐。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春城之中,丝桐之声无处不在,先生的美名家喻户晓。尤其是那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优雅风度,以及那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才华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此处用典,一是说二人谈论历史人物,二也是夸赞对方有历史名人的风采。这就自然引出结句,“君有古人风”。
词的下片作者设想今后。“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绿酒谁同”,重登梁王台,再摆花前酒,然而谁来与之同饮,谁又能与之同醉。“新诗别后寄南鸿”,分别之后,南鸿传书,以慰我们的相思之情。“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聚也匆匆,散也匆匆。白云悠悠,那是君之为人,更是一片片我对君的思念之情。
综观全词,语言清新,感情真挚。大量典故的使用,丰富、深化了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临江仙,参见第73页相关介绍。
●饭颗山,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与杜甫两人在一块午餐,李白要喝酒,杜甫急着吃饭,埋头吃饭之际,一抬头,双方目光交汇,李白扑哧一笑:“越过饭粒的山头看见了杜甫,大中午的还带着一个斗笠,相别多日,请问为什么老兄越发消瘦了?大概是作诗作得太辛苦的缘故吧?”这里含有取笑杜甫拘束于诗律的意思。
●晁氏与苏轼素有来往,而晁补之得到苏轼的照顾最多。
苏轼与晁补之的父亲晁端友、叔父晁端彦、从弟晁说之、晁咏之、晁载之都熟识。苏轼第一次任职杭州时,晁端友为杭州近郊之新城县令,两人时有往来,素相交好,苏轼曾为晁端友的诗集写《晁君成诗集引》推荐其诗,也曾在《答晁君成一首》的短笺中指出晁端友文章中的小误差。晁端彦与苏轼同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有同年之谊。他二人均反对新法,也都困顿于仕途。晁说之为晁端彦之子,苏轼曾以著述科荐之,也曾为其《考牧图》题诗。晁咏之曾师事苏轼,《宋史》及《东都事略》都曾记载苏轼见到晁咏之的诗文时,曾有“有才如此,独不令一识面耶”之言。晁载之的作品曾因得苏轼评论而获益非浅。
晁补之于苏轼杭州任内,持《七述》文拜谒苏轼,得苏轼赞赏,尔后得有机会与苏轼唱和,并结交苏门其他文人。元祐年间,苏轼自黄州贬后返朝,迁翰林学士,晁补之有很多机会亲炙苏轼;其后,元祐六年(1091),晁补之任扬州通判。隔年,苏轼知扬州,二人再有机会相处。苏轼与晁补之的交往,对晁补之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赠别诗词,有嘱托关照,有同情赞誉,也有怀念劝谕。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怀念李白而作。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杜甫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关心李白远过于自己。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鸿雁不到,江湖多险,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前句,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用一“赠”字,是想像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使冤魂活现。此诗虽感情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而是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两首诗词中都使用了鸿雁的意象。诗词中作者们或以鸿雁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同时,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再就是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如《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有助于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上一篇:宋词《临江仙·刘学箕》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临江仙·王炎》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