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水调歌头①·韩元吉》
落日淡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坐想敬亭山下②,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 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③。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梦绕水西寺④,回首谢公楼⑤。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 ②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宣城(今属安徽)西北郊,因南齐诗人谢朓曾在此吟诗而著名。 ③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④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在安徽省泾县。 ⑤谢公楼,即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在宣州(今属安徽)任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成的一座楼。
本词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词。词人描写了自己游古人胜地时的所见所思,含蓄地表达了涤荡于自己胸中的愁苦悲伤之情。
上片为我们创设了一种悠远、空蒙的意境:太阳落山了,芳草的颜色也随之变淡,失去了白日里的那份青翠、那抹生机。云雾缭绕,水天相接之处,只有一只海鸥在孤独地飞行。词人将这只孤独的海鸥置于空蒙、悠远的广阔天地之间,一种身世飘零的孤寂之感也应运而生。第一句“淡”字,不仅概括了整个背景的特点,更是与“浓”相对,引起读者对白日美景的遐想,令人倍感失落;第二句“浮”字,不仅活画出海鸥相对于天地之渺小,也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日落之后水天一色、烟雾缭绕的那份迷离和空蒙。“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句,正是词人对天际浮鸥发出的诘问:西湖的景色那么美,你不留在那里,却飞到这千里之外,这是为什么呢?此处看似发问,实则为词人后面的所见所想张本。敬亭山下,竹林青翠,倒映在澄澈的溪流中,为溪流增加了几分寒意。溪水急流,水中竹影也随之飞快地流动,竹影与溪流你追我赶,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溪水在流还是竹林在动。这自然的美景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我与友人相对而饮,诗兴大发。“尊前客”三字,将词人处境与李白旧事巧妙联系,抒发了词人与李白相同的感受:一份因不为人知而产生的深刻的孤寂。这份孤寂郁结于心,只能于山水之乐中暂得排遣。
下片,词人继续叙事抒情:“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写作者与友人陶醉在大自然中的情景,三句都显示了动态中的美,最有趣味的是“风满座”,也许相对而坐的友人只有一人,但是身处峰顶,自然是八面来风,清风全是座上之客,充满豪情。想到自己平生多壮志,而现在却只能在山顶手持这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之剑来长啸起舞。此句与杜甫《后出塞》中“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句、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以及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妙在一处:表达了词人面对南宋苟安的屈辱现实,虽有战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得持剑起舞、对天长啸的悲壮情怀和愁苦失意。后三句又是词人借与唐杜甫游李白旧迹时相似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情:红白相间的山花开了又谢,半醉半醒中,我听到了子规的啼叫。词人想用酒来消除政治上的苦闷,但仍然被子规那愁苦悲伤的啼声拉回了现实。可我的心魂会永远伴随诗仙李白,走过水西寺,回首谢公楼,让这自然的山水去荡涤自己心中的块垒。
本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最为突出的是虚实结合及用典。通篇借李白经历,通过敬亭山、水西寺、谢公楼、竹影、急流、大风、吴钩、山花、子规这些或虚或实的意象,抒发词人与李白相似的感情,表现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并展现了自己寻求精神寄托、力图排遣愁情的心灵挣扎过程。词人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但我们仍可想见他胸中的那条情感的洪流和那股可与李白相媲美的万丈豪情。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曾任建安县令,官至吏部尚书。乾道九年出使金国。老于信州南涧,自号南涧翁。平生交游甚广,与陆游、朱熹、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
代表词作:《水调歌头·落日淡芳草》《念奴娇·去年秋半》《满江红·梅欲开时》《醉落魄·楼头晚鼓》《虞美人·西风斜日兰皋路》等。
●水调歌头,参见第90页相关介绍。
●“回首谢公楼”句典故: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因为曾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被称为“谢宣城”。后由于受人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谢朓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模山范水的诗篇。他的山水诗以清新秀逸的诗风在齐梁诗坛上独放异彩。因为他与谢灵运同族,山水诗也与谢灵运齐名,故又有“小谢”之称。然而,他的山水诗比谢灵运又有所发展,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李白对谢朓推崇备至。
●韩元吉词风格:韩元吉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物,集“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体文格,均有欧、苏之遗,不在南宋诸人下”。他不喜“纤艳”的诗和杂以“鄙俚”的歌词。曾将自己所作歌词“未免于俗者取而焚之”。其词不忘北伐抗金,多次写到“鸡鸣起舞”和“勒功燕然”;也常有英雄迟暮,功业无成的感叹。
借李白旧事抒发自己的感情是韩元吉《水调歌头》的一大特点,这点在唐代诗人杜牧的《念昔游三首》(其三)中更有突出的体现,都运用了水西寺、大风、山花等意象,营造了抒情的背景,抒发了仕途失意坎坷的忧愁苦闷之情。
念昔游(其三)
杜牧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杜牧此诗开门见山,提到李白在此题诗一事。杜牧将李白诗中的佳境凝炼为“古木回岩楼阁风”,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点:横跨两山的建筑,用阁道相连,四周皆是苍翠的古树、绿竹,凌空的楼阁之中,山风习习。多么美妙的风光!
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长期浪迹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时不但与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绪也有些相似。李白身临佳境曰“幽客时憩泊”;杜牧面对胜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消释在这令人忘忧的美景之中:在蒙蒙的雨雾中,山花盛开,红白相间,幽香扑鼻;我似醉若醒,漫步在这一带有浓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多么陶然自得。二、四两句写景既雄俊清爽,又纤丽典雅。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景里,借大自然的景致来荡涤自己胸中之块垒。
杜牧置身于水西寺的古木、回岩、楼阁这些李白所喜爱的景致中,展现自己半醒半醉游览之态,观赏雨中红白相间的山花,展示了自己与李白相仿的境遇,委婉地表达了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之情。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上一篇:宋词《水调歌头·陈亮》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宋词《水调歌头·黄庭坚》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