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郑域·昭君怨》郑 域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梅竹图 【明】孙克弘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小词。全词运用比兴的手法,赞扬梅花高洁的品质,表达一片爱梅之情。明杨慎《词品》:“中卿小词,清醒可喜,如《昭君怨》云云,兴比甚佳。”
开篇即以“花”和“雪”与梅花进行对比。没有运用明喻,而是用隐喻来暗示。“道是花来春未”暗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在冬季,而冬季冰封大地,万物沉寂,所有的花儿都没有开放,因此看到梅花时,暗暗思量:说它是花,而春天还没有到来;说它是雪,却异香扑鼻。以“雪”和“香”来咏梅花之色之香,在中国的传统诗词里有很多。如南朝苏子卿的《梅花落》“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都将梅花的洁白与芬芳很好地表现出来。接着,词人描写了梅花婀娜的身姿,“一枝斜”令人想起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野人家”道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它生长在山村野店旁边,默默无闻,独自倾吐芬芳,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下片紧承上片的“野人家”,继续描写梅花生长的环境。“冷落竹篱茅舍”交代梅花原来生长在一个贫寒之家,只有几间小茅屋,周围围着竹篱短墙,这里少有人至,故称为“冷落”。这与上片描写几竿翠竹掩映下梅花疏影横斜的情态相互呼应,意境淡远而清空。与山里简朴茅舍相对应的是富贵人家的“玉堂琼榭”,词人之所以在写完“野人家”之后,再来写温柔富贵乡,正是为了说明这深山野林中的梅花并没有因为身世贫寒而减损些许光彩。虽然生长的地方不一样,但是却一样地开出美丽的花朵,赞颂了梅花视富贵若浮云、不卑不亢的天然姿态,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的高尚情操。
这首词通篇未现一个“梅”字,然而却将梅的情态描写得形神毕肖。词人咏物,却不凝滞于物,只是轻轻点染,即把梅的精神凸显了出来。与那些描写梅花的鸿篇巨制相比,这首词轻灵简约,富含哲理,确是一首咏梅的佳作。(常迎春)
集评 明·潘游龙:“‘道是花’二语,韵甚,妙甚!”(《古今诗馀醉》一三)
链接 宋、金的文化交流。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号“大金”。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攻灭北宋,1141年与南宋订立绍兴和议,以淮水、秦岭为界,1234年金为蒙古所灭,其间宋金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而金在所占据的原宋北方地区,更是直接吸收着汉文化的营养。
金建国初期,其统治者对汉文化有所抵制,但随着双方接触乃至融合趋势的日益发展,接受、学习先进的汉文化逐渐成为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金熙宗改制,开始全面实行汉族官制,并仿汉制修建都城和宫殿,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金海陵王营建并迁都燕京后,进一步改革各项制度,改订官制以加强集权,仿照宋制建立一系列仪卫制度,移植宋代货币体系如铸铜钱、印交钞等,把金太宗始行的南北选科举制合而为一,使科举入仕成为文人参政的主要途径,并吸收大批汉族士大夫担任各级官职。金章宗时,朝廷郊祀、祭祀、朝参、祝寿等礼仪制度都仿行唐、宋旧制,官员也习穿汉制官服。这样,其“城廓、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上一篇:《两宋词·杨万里·昭君怨》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蒋捷·昭君怨》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