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辛弃疾·鹧鸪天》辛弃疾
辛弃疾
博山寺作①
不向长安路上行②。却教山寺厌逢迎③。味无味处求吾乐④,材不材间过此生⑤。宁作我⑥,岂其卿⑦。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⑧,山鸟山花好弟兄⑨。
注释 ①博山寺:据《广丰县志》,博山寺在江西广丰县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南宋绍兴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之记。②长安路:京城的路,指功名路。③“却教”句:山寺厌于接待,指自己常到寺中。④味无味:《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⑤材不材:《庄子·山木篇》载有弟子问庄子昨天见到山中之木因为不材得终其天年,而今天又看到主人的雁子因为不材而死,先生将如何自处。庄子回答说自 己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⑥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篇》:“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⑦岂其卿:语出汉扬雄《法言·问神》,意思是君子应以自身之德闻名,岂能依附公卿以求名。⑧“一松”句:唐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柏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⑨“山鸟”句: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田睃醉归图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辛弃疾博山系列词作中的一首,约作于淳熙九年(1182)至十四年间。博山寺、雨岩等都是博山的著名景点,当时赋闲家居的稼轩是这一带的常客。根据《广丰县志》记载,绍兴年间悟本禅师奉诏在博山寺中开堂,稼轩为之作记,可见他与博山寺的渊源不浅。
这首在博山寺中作的词沾染了很浓的禅味,几乎通篇是议论,可以看作稼轩“词论”风格的代表。“词论”不属于词这种文体的当行本色,因而常常遭人诟病。沈雄在《古今词话·词品》卷上说:“稼轩词亦有不堪者,‘一松一鹤(一作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是也。”所谓“不堪”,恐怕也就是嫌其说教意味太重。此词以闲适的笔调写来,重的是筋骨思理,不是炼字锻句,它描绘出的是一幅心灵图景。
落职后一直赋闲在家的词人在本词中几乎可以说是直白地表明了疏离官场这个是非之地的决心。长安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达官显贵云集的地方,也是希求进身者趋之若鹜之地,远离长安路,偏向山寺行,是挑战官场和自我的宣言,它意味着放弃名利,自放于山林。“山寺厌逢迎”的说法十分风趣,不说常到山寺,却从山寺的角度写出自己与山寺间已然形成的如老友般无须客套逢迎的关系,因为熟识而可以随心所欲,省却虚文。“厌”字传神,把山寺懒于逢迎旧友的拟人化情态生动地传达了出来。头两句话通过一个隐含着的“我”的取舍使官场和山林形成鲜明的对比:官场需要人时时注意,步步留心,身在其中却亲近不得;山林疏放,适情适意,没有狎昵却可以亲密无间。接下来的四句每一句都化用了前人成句,饱含哲理,意义丰富但用字极为精练,两个三字句尤其给人晦涩之感。先是老子和庄子的言论相对,“味无味”的清雅玄妙之中恐怕还是蕴涵着作者对“有为无为”的思考和取舍,既然积极有为之路不通,不如寻求无为之乐。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说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如此才高气盛之人放下一心追求的功业,选择韬光养晦,收敛锋芒,但求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了却此生,其内心的压抑可想。后两句“宁作我,岂其卿”截取前人话语中的一小部分,须全面考察语境,方可理解,其意基本不出“不向长安路上行”。他否定阿附权贵以求闻达的人生选择,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和独立不阿的气节。《清平乐》(绕床饥鼠)说“平生塞北江南”,也就是这里人间走遍、阅尽世事的意思,但前者在走遍人间之后眼前仍是“万里江山”,这里却是“归耕”。
这首词的主角是“自我”,一切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和选择的,决不曲己以附世,但求适己而安心。如果人间君子难求,就以松竹、花鸟为友,与自然相亲。(刘珺珺)
链接 词中的对句。对偶句在古体诗尤其是近体诗中已有大量而普遍的运用,一般称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词体在句式的运用上虽以单句为主体,但也借鉴了诗体中的对偶句式,而且从三字对句到七字对句皆有;另外,还有以一字或二、三字领起的各种对句。可见,词体中的对句比之诗体中的对句更为丰富多样。唐宋词人极重视对句的运用,宋元词论中也有对对句经验的总结,如元人陆辅之《词旨》卷上云:“对句好可得,炼句易为工。”(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上一篇:《两宋词·陆游·鹧鸪天》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辛弃疾·鹧鸪天》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