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李廌·虞美人》李 廌
李 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①。渺渺天涯雨②。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③。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④。
注释 ①清江浦:水名,即京杭大运河流经今江苏淮安县青浦区的那一段。②渺渺:形容雨水渺茫、迷蒙一片。③“青林”二句:意为自己怀友难眠,回想起二人曾经相聚的地方。关山:此处指函谷关和崤山等原秦地的关隘。乘鸾处:据《列仙传》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这里指自己与所思之人曾经欢聚的地方。④南州:南方,词中指词人所在之处。
吹箫引凤图 【明】仇英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首词由春夏之交的雨景写起,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恋之情。
上片绘景,细腻生动。词人站在近水的楼台上,手扶玉栏,极目远眺,只见清江浦上一片风雨迷蒙。以“天涯”二字修饰“雨”,除了让我们感受到雨的无涯无际之外,也暗示着此时词人的思绪已经随着漫天的丝雨飞向了远方。当他注意到眼前细密的雨滴织成的珠帘,感受到阵阵清爽柔和的轻风,他的视线不禁为近处汀岸边的花草新添的涨痕所吸引。“时见”二字表明下雨持续时间很长,故而每当词人留意到“岸花汀草”时都觉得江水又涨了一分;这也暗示着词人一直伫立于风雨中的楼台,思绪在渺远的“天涯”和凄迷的现实之间穿梭不断。
上片写景,场面宏阔,清新悠远,未明言情而情自蕴涵其中。下片,词人把怀人的场景转换到了夜深将睡之时。“枕上”与“卧想”二词写出了词人因思念而辗转反侧的情形。李廌是今陕西人,词中提到的所忆之地又是“关山”及“乘鸾处”,可以大致推断他怀念的是在家乡曾经留给他美好回忆的友人。二人相隔遥远,关山难越,只有千里碧草,萋萋不断,恰似别愁悠悠,“剪不断,理还乱”。他日里思,夜里想,即使在梦中也因念及这份离别而倍感凄凉。“凉梦”二字不仅写出了春末夏初雨夜之寒,呼应上片,更写出了词人因思念而感受到的孤单凄冷。以“霎时”修饰“凉梦”,意为只要偶一想起,哪怕是在梦里,心中都觉得凄凉无限。由此词人相思之痛可见一斑。
这首词表达怀人之情,真切深挚而不流于低沉凄苦。通观全篇,不仅景物描写清新淡远,记事也没有刻意营造“泣涕如雨”的怀人场面。如此绘景铺情,未用感情色彩非常浓重的字眼,却能把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实为难能之事。(王娜娜)
集评 清·况周颐:“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春夏之交,近水楼台,确有此景。‘好风’句绝新,似乎未经人道。歇拍云:‘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尤极淡远清疏之致。”(《蕙风词话》卷二)
链接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皆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合称“苏门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又称“苏门四学士”。陈师道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元祐初年以苏轼荐举得官。李廌擅古文,元丰中以文谒苏轼于黄州,轼称其才“万人敌也”,后又比之为“张耒、秦观之流”。六人文字见解及创作成就本不一致,然南宋前期苏文大盛,其从游之士所作文章亦为世所重,故当时有人辑录黄庭坚等六人之文为《苏门六君子文粹》,世因有此称。
上一篇:《两宋词·秦观·虞美人》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叶梦得·虞美人》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