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璟·摊破浣溪沙》李 璟
李 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②,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③。小楼吹彻玉笙寒④。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草虫图 【元】 钱选 美国底特律美术馆藏
注释 ①菡萏:荷花。《尔雅·释草》:“(荷),其华菡萏。”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指汉代的鸡鹿塞,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在本词中泛指边塞。《汉书·匈奴传下》:“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后汉书·和帝纪》:“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李贤注:“今在朔方窳浑县北。阚骃《十三州志》云:‘窳浑县有大道,西北出鸡鹿塞。’”④吹彻:吹遍所有的曲子。彻:唐代大曲的最后一曲。
鉴赏 李璟,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升元七年(943)李昪过世,李璟继位,改元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又为避后周信祖(郭璟)讳而改名李景。他治国软弱无能,却有较高的文艺修养,喜好读书,书法也不错。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李璟的词流传到现在的仅有四首:《应天长》(一钩新月临汝镜)、《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浣溪沙》两首,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李璟即位后,改变父亲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因继承人争位而内乱的马楚及闽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首《浣溪沙》,以“细雨”“小楼”两句得名,全词悲凉凄清,情调感伤,脍炙人口,堪称李璟四首之冠。
这首词的作年不详。宋马令《南唐书·王感化传》:“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部,为歌板色。元宗嗣位,宴乐击鞠不辍。尝乘醉命感化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如是者数四。元宗辄悟。”“元宗尝作《浣溪沙》二阕,手写赐感化。”其中一首即是这首词。这样看,这首词好像是在即位之初写的。然马令《南唐书·党与传》又载:“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综合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和引申出的丰富内在含义,后一说法可信度更高。
上阕写景物。菡萏,即是荷花。荷花落尽,荷叶凋零,香气消失,深秋的西风穿过绿波,使人发愁。在这片衰败的景象中,美好的时光逝去了,随着时光一起消失的,还有人的青春。人憔悴了,也不堪去看那花叶的凋零了。王国维独独欣赏这词的上半阕,《人间词话》所谓:“‘菡萏,西风’,大有《离骚》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小楼’,故知解人正不易得。”而我们不妨想到,李璟的不幸遭遇和悲痛心情,岂止是美人迟暮之感,更甚的是他的身世之悲和哀世之恸啊! 上半阕是即景生情,从景物中引起愁思。头两句就传授了一种基本的艺术手段,就是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王国维论词的境界:“昔人说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区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菡萏”两句,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蕴涵的是诗人博大深沉的悲哀,比起下阕毫不逊色。
下阕写人事,怀远思人。在睡梦中到遥远的边关去找寻想念的人,醒来时,细雨迷蒙,正和梦境的迷离相配合。悄悄起来,在小楼上吹笙,只是任凭这笙吹得再久,也难吹尽这相思,也难吹破这寂寞和哀愁。笙吹久了,这管口的暖气也凉了,她的心也彻底地冷了,只任“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究竟泪有多少,恨有多少,到此戛然而止,只淡淡的一句“倚阑干”。以至淡之语,承至浓之情,这思念的背后又承载着多少家国之痛、乱世感伤,含蕴不尽! 而“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一千古名句,在当时就已经被推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雪浪斋日记》:“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安石把李璟的词误作李煜,但也赞赏“细雨”两句。
全词修饰较少,意象虽稍密,但毫不滞重,视镜转换虽快,但意脉却流畅而不破碎,“小楼”一句,真有寒气袭人之感。值得注意的是,此词所写,不再是弃妇,而是思妇的感伤,这种感伤身世和家国之痛联系在一起,更容易引起后世身处离乱中文士的感触。其抒情主人公既可为女性,也可为作者本人,内涵丰富。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谓词至李璟之子、南唐后主李煜“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意指后主之前文人士大夫之词虽已常见,但多半纯是“代女性立言”,写艳情离愁,为酒筵间歌儿舞女而作,其立意格调与文人词出现之前女伶乐工所作所唱之词并无本质差异。至李后主始自抒其作为一代亡国之君的悲恨之身世情怀。然而上述李璟之词,已经多少吐露出“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信息。(朱铭)
集评 明·沈际飞:“‘塞远’‘笙寒’二句,字字秋矣。”(《草堂诗馀正集》卷一)
清·陈廷焯:“南唐中主《山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卒不能出其右也。”(《白雨斋词话》卷一)
清·黄苏:“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结末‘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蓼园词选》)
俞陛云:“冯延巳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今就词境论:‘小楼’句因极绮思清愁,而冯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托思空灵,胜于中主,冯语殆媚兹一人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吴梅:“中宗诸作,自以《山花子》二首为最……此词之佳,在于沉郁……其顿挫空灵处,全是情景融洽,不事雕琢,凄然欲绝。”(《词学通论》)
链接 词牌《浣溪沙》。《浣溪沙》相传以春秋时期越国的浣纱美女西施而得名。《浣溪沙》又称为《小庭花》《满院春》《醉木犀》《霜菊黄》《广寒枝》《清和风》《怨啼鹃》等。双调,四十二字,上下片各七言三句,上片三或二平韵,下片两平韵;也有上下各用三仄韵的,下片的一、二句要求对仗。
词调中的“摊破”与“添字”。在词调中,“摊破”的意思就是将原来某一个曲调,通过增字或衍声,另外变成一个新的曲调,但仍旧用原来的调名,只是再加上“摊破”二字,以示区别。“摊破”是兼有文字和音乐两个方面,若只有文字方面的增加,那就是“添字”。在词调中最常见的就是《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南唐中主李璟的名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其例,清万树《词律》卷三:“此调本以《浣溪沙》原调结句,破七字为十字,故名《摊破浣溪沙》。”
上一篇:《两宋词·程垓·摊破江城子》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