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李清照·添字丑奴儿》李清照
李清照
芭 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①。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②。
注释 ①中庭:庭是我国旧式建筑物阶前的空地,也即院子,依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庭、中庭、后庭。②愁损:愁坏。北人:北方人,宋代中原南渡者,多称北人。
鉴赏 李清照于建炎二年(1128)春南渡至江宁,之后不久就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这篇就是此间所作。作者托物言志,借芭蕉抒发了怀恋旧国、心系故园之情,全词曲折婉转,能移人情。
上片侧重描写芭蕉的形象。以“窗前谁种芭蕉树”起笔,暗含疑问,“谁种”即是“不知谁种”之意。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离乡背井,辗转漂泊,从青州来到了南方,从此寓居江南,成了天涯况客,这里的“谁种”虽是平淡之笔,却真切地传达出了作者客居他乡之意。芭蕉生命力很强,能长得很高,叶子宽大颀长,“阴满中庭”突出的就是芭蕉的这种繁盛之貌,但是连用两个“阴满中庭”,就给词间弥漫了一种阴沉、闷塞的气息,芭蕉遮蔽了中庭的阳光,也遮蔽了自己的心。接着,词人将描写视点锁定在芭蕉树的局部:蕉叶和蕉心。蕉叶舒展,蕉心弯卷,一舒一卷,仿佛脉脉含情,深情相依,原来芭蕉也是有“馀情”的,芭蕉有情,人更多情。
蕉荫读书图 【清】 吕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下片写雨打芭蕉的景象,画面清新、素雅,而又充满感伤。此时夜已三更,词人犹不能寐,而是斜倚寒枕,细数伤悲。深夜,本易引发人的愁情,偏偏又遇风雨,雨点滴滴嗒嗒,敲打着芭蕉,声音是如此的单调,又是如此的凄凉。雨滴落在蕉叶上,也洒落在词人心间,给她那早已被愁情煎熬,被痛苦浸透了的心,平添了几分酸涩,直教她泪落沾襟。夜半的冷雨绵绵不止,词人的泪水更是悠悠不尽;雨打芭蕉声声凄凉,词人低泣声声幽咽,真是一派萧瑟、凄清。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相联系,江南就有丝竹乐《雨打芭蕉》,音调凄凉,芭蕉又常与“雨”搭配,如“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借助“雨”的清冷特质,营造出一种凄幽的意境氛围,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十分敏锐,淅淅沥沥的雨声具有厚重的穿透力,直入未眠人的心里,“芭蕉”与“雨”的联袂,实现了语词效果的叠加,为哀婉的感情平添了一抹色彩。词人仍不止笔,紧接着就是“点滴凄清”两个迭句,不但使音韵变得缠绵悠长,而且有力地烘托出凄清悲凉的环境氛围。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是全词的题眼,也是画龙点睛之笔,看似平白如话,实则内涵深厚。从字面上看,“起来听”似乎仅仅是因为“北人不惯”,李清照刚来江宁不久,自然不习惯南地的生活,但是这种“不惯”绝不单纯只是水土不服的“不惯”,更是一种飘零无根的异乡愁苦。杜甫还曾生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的感慨,想必在李清照的眼中,芭蕉也是故乡的更秀美,雨声也是故乡的更好听吧。流落他乡,身不由己,谁不怀念故土呢? 但国破家亡、山河已碎,再念故土,也只有枉自伤神,回归早就成了痴人说梦。杜牧《芭蕉》诗云:“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也许这正是作者此时的心声吧。
全词语言清新,画面幽冷,借助芭蕉深深传达出词人的乡愁苦痛,这既是李清照的一己情怀,更是那个时代世人的普遍心声,词章虽短小,却饱含厚重的时代情愫在其中。(张雅莉)
链接 词的协律。由于唐宋时代的词乃是依调填写、合乐而唱的歌词,即所谓“倚调填词”“因声度词”“由乐定词”,所以词的创作必须“协律”,以求便唱和耐听。所谓“协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使歌词的声情与所配合曲调的声情相协和,二是要使歌词内在的声韵格律与曲调外在的旋律节奏相协和。民间词的创作和歌唱比较自由灵活,文人词的创作则比较讲究音韵格律。到北宋后期,词人和词论家对于“协律”已较为重视,如李清照《词论》云:“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可见李清照已将词的“协律”规则分得较为细致。至南宋尤其是后期,随着词的“雅化”和“文人化”进程的推进,词人和词论家更加讲求“协律”。如张炎在《词源》卷下记载其先人精通音律,“每作一词,必使歌者按之,稍有不协,随即改正”。可见宋末词人颇重“协律”之风气。宋以后,词的创作虽然已经与音乐歌唱相分离,但填词家们仍然强调“协律”,只不过由于音谱的失传,此后填词家们所协之“律”主要偏重于词体格律而已。(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上一篇:《两宋词·秦观·望海潮》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陈允平·糖多令》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