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周邦彦·塞垣春》周邦彦
周邦彦
暮色分平野①。傍苇岸、征帆卸②。烟深极浦③,树藏孤馆,秋景如画。渐别离气味难禁也④。更物象、供潇洒⑤。念多材浑衰减⑥,一怀幽恨难写。追念绮窗人⑦,天然自、风韵娴雅⑧。竟夕起相思⑨,慢嗟怨遥夜⑩。又还将、两袖珠泪,沉吟向寂寥寒灯下(11)。玉骨为多感(12),瘦来无一把(13)。
注释 ①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②苇岸:长满芦苇的河岸。征帆卸:卸下船帆,停船靠岸。征帆,代指远行的船。③极浦:遥远的水滨。④气味:比喻情绪。⑤物象:万物形象,自然风景。潇洒:亦作“萧洒”,意为凄清、凄凉。⑥“念多材”句:用江郎(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的故事,可参见《南史·江淹传》。浑,完全,简直。⑦绮窗:雕刻或者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一般指闺房的窗户。⑧风韵:风度韵致。娴雅:娴静文雅。⑨竟夕:终夜,通宵。⑩嗟怨:嗟叹怨恨。遥夜,长夜。(11)寂寥:寂静无声,沉寂。(12)玉骨:清瘦秀丽的身架,多形容女子的体态。(13)把:指扎成束的东西,常形容女子细柔的腰肢。
柳溪泛舟图 【明】 仇英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此词是作者出任隆德府途中的赠妓之作。词采用典型的对比手法写成,上片描写清秋景致,下片抒发相思之情。
首句“暮色分平野”,写黄昏郊野的景象,化用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同时也让我们想起了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江渚,日暮客愁新”。“极浦”一词出自《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全句描写烟雾使水滨显得更加遥远,树阴掩映孤迥的客馆,秋景如图画一样美丽。写景格局开阔,境界广大,“暮色”“苇岸”“征帆”“孤馆”都是平淡自然的景致,毫无矫揉造作之意。
从“渐别离”开始转入秋日离别的伤感,一个“渐”字表明伤别的情感在这样清冷的秋季逐渐漫上心头的感受,描写情绪极为细腻生动。由于自己渐行渐远,加上凄凉秋景的刺激,不由得生发了难以忍受的离愁,但词作对于自己一方的相思之情仅如蜻蜓点水,荡起涟漪就戛然而止,之后再次转入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上。然而以下却没有对秋景的冗长的铺陈描述,只总结为“更物象、供潇洒”,作者自谦这是因为“多材浑衰减”,可是更明显的原因是“一怀幽恨难写”——越来越难禁的离别之苦已经占据了作者的心灵,眼前秋景即使清丽明爽,他也无力再字斟句酌地描写。
这样的下片转向对所恋之人的揣想就显得顺其自然了。一般而言,清真词并不像太白诗句那样充满了浪漫的想象,然而本词下片的想象却异常丰富,层层推进,写得真切动人,究其原因,实在是感情的沉郁深刻所致。“追念绮窗人”一句风致天然,隽秀婉成。“追念”二字立刻让我们感到时光倏忽,空间骤转,从词人的羁旅途中转向了遥远的情人身畔,可谓下片之总领。“绮窗人”指作者思念的情人,这里抓住一个鲜明的倚窗而立的思妇形象,人与室景交相辉映,让读者看到了痴情之人的风度,沉静尔雅的气韵。“竟夕”句隐括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虽化用前人旧句,然而放在这里极其自然如同己出。“珠泪”“沉吟”更将思妇的无比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楚客病来相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唐卢纶《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玉骨”句隐括唐代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天官相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此句极写情人“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状,正如潘游龙在《古今诗馀醉》卷七评曰:“此词结语甚奇,恐惊肉眼。”
本词的高妙之处正在于词人以虚拟的细节对恋人的相思情状进行了具体生动的刻画,对方的行为写得越具体,越能表现虚拟者对被虚拟者的细腻深透的怜惜;并且,这种手法还能以不写之写,把自己一方的相思之情更为含蓄丰富地曲曲传出。正如蒋哲伦先生所总结,可以“通过回忆和想象,把不同时地,不同人物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糅合在一起,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大了词的规模,增强了抒情效果”(《周邦彦词选》)。(付海婧)
集评 明·沈际飞:“将珠泪沉吟,伤矣。沈吟向寒灯,伤如之何?比耶?兴耶?情文相生,音节俱极清隽。”(《草堂诗馀正集》)
上一篇:《两宋词·赵鼎·双翠羽》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