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黄大临·青玉案》黄大临
黄大临
和贺方回韵①,送山谷弟贬宜州②。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③。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④。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 ①贺方回韵:即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见第415页。②宜州:在今广西。地近南海,古时为荒远之地。③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人。黄宪是东汉名士,家世贫贱。宪少年时即有很高的才学,而一生高洁,不从仕,时人以“颜子”(颜回)誉之。黄大临此以同姓先贤作比,称誉弟弟黄庭坚的清正,也安慰他不要为远贬宜州而悲伤。④樽罍(léi):酒杯。
溪山行旅图 【宋】 范宽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次韵词,或者叫和韵词。所谓“和韵”,是指用与原词(原诗)完全相同的韵脚来创作一首新词以相和,新词与原词在情趣、意境上往往有相似之处。次韵的原因一般都是出于对原词的喜爱,或者是和韵原词以赠原作者。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词的名篇,为时人所激赏,许多词人都有和作。
上阕写作者陪同弟弟上路时的情形,从远隔千山万水的“宜州路”写起,展现出烟水茫茫的千里征途。此时词人就要送弟弟去那荒远的彼方,心中自然有一种担忧与悲凉。词作首句展现出非常宽阔宏大的气势,次句则接续这种气势,转写天空。天色黯淡,灰暗得正如人的心情,仿佛它也知道人的离去,为离去而黯然。这里由景及情的拟人手法,用得贴切自然。“晓别”一句,用黄家的同姓先贤黄叔度比喻黄庭坚,既是对他仕途失意的安慰,也是对他清正耿直品德的赞美。“吾家”二字,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显得很有生活情趣。“弟兄华发”三句是写与黄庭坚相约他日归隐。厌倦了宦途风波的白发老人们思念故园,这是极合情理又极让人伤感的情形。“远山修水”语带双关,表面上是说山水之遥远,实际上,黄氏兄弟的故乡在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远山修水”四字在他们眼中,自然有特殊的含义。同时,这一句又跳回到原来的宏大视角。在整首词中,我们先看到作者是在朝南方的宜州眺望,此时又回望山水彼方的故乡,视角的变换蕴涵着很深的感情。
下阕描写傍晚二人在长亭的饯别。从“晓别”送到日暮,可见弟兄的依依不舍之情。“樽罍饮散”说明傍晚饯别的酒宴已毕,兄弟即将分道扬镳。此刻正是有无限“别语”要倾吐之时,两人却反而“缠绵不成句”了,这种心情,经历过离别的人是很能体会的。“水村山馆”三句将场景再次变换到已是分别后的夜晚,作者独居“水村山馆”,因忧伤而不能入眠,只能空听着外面雨打台阶的声音,体味着无限的孤独。
这首词的结构与黄大临的另一首《青玉案》(行人欲上来时路)极为相似,上阕写清晨的送行,下阕写黄昏的饯别,结句是夜晚的思念。它们都写离愁别绪,不同的是本词作者是送人,另一首则是被送,但它们各自都很能写出那份浓浓的哀伤。整首词的场景凡三变,详细地描绘了送别的过程,显得细腻感人。(姚苏杰)
集评 宋·吴曾:“贺方回为《青玉案》词,山谷尤爱之,故作小诗以纪其事。及谪宜州,山谷兄元明和以送之云:‘(略)。’山谷和云:‘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幽人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人愁处。别恨朝朝连暮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晚年光景,小轩南浦。帘卷西山雨。’”(《能改斋漫录》卷一六)
链接 《青玉案》词牌。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词谱》卷一五承明代学者杨慎《词品》“词名多取诗句”一说,认为:“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双调,此调正体为双片六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韵。
宋代的士庶称谓。(1)内外亲属称谓。《尔雅·释亲》中有一套相当完整的亲属称谓,如: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等等。到了宋代,上述称谓除了少数仍然通行,其余多数除用于辨别五服或者撰写行状墓志等,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宋人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亲属称谓。尊长称谓:称父曰爹,或复称爹爹,又称大人。称父之父母曰祖父、祖母,又称大父、大母。称母曰妈,或复称妈妈。称母之父母曰外祖父、外祖母。外祖母又称外婆。称父之兄弟曰伯父、叔父,简称伯、叔。称伯父、叔父之妻曰伯母、叔母,叔母又称婶。称父之姊妹曰姑母,简称姑。称姑之夫为姑夫。称母之兄弟曰舅,舅之妻曰舅母,又称妗母,简称妗。称母之姊妹曰姨母,简称姨,姨之夫为姨夫。称妻之父母曰岳父、岳母,也称丈人、丈母,也有称泰山、泰水者。同辈称谓:一家的同辈中,男子长于己者称兄,又称哥,或复称哥哥;幼于己者称弟,或复称弟弟。称兄之妻曰嫂,弟之妻曰新妇。兄弟之妻互称妯娌。女子之长于己者称姊,又称姐或姐姐,幼于己者称妹。已嫁姊妹之夫曰姊夫、妹夫。姑、舅、姨之子女,男子称表兄、表弟,女子称表姊、表妹。夫称妻可曰夫人,或称以字,自称曰夫;妻称夫可曰官人,自称曰妾。妻之兄弟也可称舅,其姊妹也可称姨。卑幼称谓:称兄弟之子曰侄,姊妹之子曰甥。女之夫为女婿,简称婿,又称“娇客”。婿之子女曰外孙。凡称卑幼者之妻曰新妇,卑幼者称己妻亦曰新妇,妇人亦自称新妇。新妇,又作“媳妇”。闺阁待字之女曰小娘子,小姐则用于称卑贱者。凡亲属称谓须言明行第方能明白时,可用大、二、三、四等字样。凡对外称呼自己一家的亲属,可于尊长前冠“家”字,如家父、家兄之类;于卑幼前冠“舍”字,如舍弟、舍侄之类。(2)社交称谓。自称:男子称“仆”,或直称己名。女子称“妾”。称“奴”,称“新妇”。与平交以上的人对话,无论口头或书面,最忌用“我”“予”等第一人称代词自称,否则被视为不礼貌。属吏见上司则以“卑”自称。人:对于尊者,偏重其贵则称“公”,偏重其贤则称“君”。又可称以“阁下”“左右”“执事”。德业可称者称以“先生”,父执师辈称以“丈”,如朱熹称李侗曰“李丈”,王明清称徐度为徐五丈。也可称以字,如称司马光曰“君实”。又可称以官,如称秦桧为秦太师。又可称以别号,如称苏轼为东坡。死后可称封爵,如称王安石为荆公;又可称以谥号,如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对于平交,一般称以字,或称足下、子、吾子。其关系熟近者,可称老兄或某某兄。又可称以大排行,如王安石呼吕公著为吕十六。对于卑幼,可称以“尔”“汝”,或直呼其名。(3)讣告、慰状所用称谓。父母亡则称先考、先妣。平日语亡父则称先人、先君、先子。祖父母亡则称先祖考、先祖妣。伯叔父母亡,直以生前称呼称之。兄弟姊妹亡,长者日家兄、家姊,幼者曰舍弟、小妹。如有数人,须言行第。妻亡称室人。子亡曰小子某某,侄亡曰少侄某某。孙亡曰幼孙某某。父丧,己称孤子;母丧,己称哀子;父母双亡,已称孤哀子。以上是讣告所用称谓。慰他人父亡,如有素交,称“先几丈”,否则称“先府君”;母亡,有封号者称封号,无封号者称“先夫人”。慰人父母在祖父亡,如有素交,称“尊祖考几丈”,否则称“尊祖考府君”;祖母亡,有封号者可在“尊祖妣”下缀封号,无封号者称“尊祖妣夫人”。慰人伯叔父母亡,则在伯叔父母前冠以“尊”字。慰人兄弟姊妹亡,如对尊者,其兄弟姊妹前冠以“令”字;如对平交,则冠以“贤”字。如兄弟姊妹数人,亦须言明行第。慰人妻亡,有封号则称封号,无封号则称“贤阃”。慰人子、侄、孙亡,如对尊者,于子、侄、孙前冠以“令”字;如对平交,则冠以“贤”字。以上是慰状所用称谓。
上一篇:《两宋词·史达祖·秋霁》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黄公度·青玉案》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