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沈唐·念奴娇》沈 唐
沈 唐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①,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②。恨别王孙③,墙阴目断④,手把青梅摘⑤。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⑥。
消散云雨须臾⑦,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⑧。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⑨。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⑩。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注释 ①杏花过雨:清明时节降雨纷纷,值早春杏花盛开,故称杏花雨。残红:残败的落花。零落:草木凋残。②春心:男女的相思情怀。脉脉:无言之深情默默传于眼神。③王孙:此指出游不归的心上人。④墙阴:墙的阴影处。目断:望断,目光直至望不见处。⑤青梅:即梅子,梅树早春先开花后生叶,花有白、红等色,香味浓,果实青色,熟时黄色,味酸甜。梅子成熟象征少女怀春。⑥南陌:南面的道路,古人常用以泛指折柳送别之地。⑦“消散”句:“云雨须臾消散”的倒装。须臾,片刻。⑧因甚:口语,为什么。轻拆:轻易分别。⑨争:同“怎”。些子:口语,少许、一点儿。伊家:你。⑩重(chóng):又、再。方端的:才真切。
鉴赏 本词写作背景无考。全词写闺中少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恨别”之情。上阕写闺中人在杏花雨后时节与丈夫别离,到梅子结成时节尚无丈夫消息,充满责备的心情。下阕描写闺中女子内心“恨别”的真切独白,表达相聚时短别时长,相思堆积心肠的苦闷无奈。
初春杏花盛开,润雨过后,遍地残红如胭脂。而闺中妇人倚门独守,伴随流水飘香,目送丈夫渐行渐远。杏花残红与美人脸颊上的胭脂,正相照映,共同奠定情景的色调。“流水”意象深远,既是杏花流落,又是恋人离去。“人渐远”所显示的别离伤感情绪,夹杂着女子的无限思念和嘱托,更是万语千言难以诉说。时光流逝,“恨别”的心情便自然突出。“王孙”一词暗用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站在墙角希望看到丈夫归来,不知不觉时间已到青梅结成之时。随手可摘下的酸涩“青梅”,自然象征着一种思念心情的苦涩。那种追问和责备丈夫“金鞍何处”的心情便是不得不发。上阕描写人物心态变化,逐层铺垫,由暗示时间的意象(杏花、青梅、绿杨)依次点出,最终归结到询问丈夫于今何处的心意上。
仕女图【清】 倪田
下阕将上阕收聚的心情宕开去,大胆地倾诉,表达了对为何多情自古多离别、海誓山盟难真切的疑惑。虽然整体上造句平淡,却感情深厚,可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消散云雨须臾”是对多情多别离的形象表达,“须臾”二字突出一种临时感、短暂感。闺中女子放眼看去,却见燕子呢喃,其乐融融,羡慕之余,只好迁怒于燕子不传达心上人的消息。迁怒归迁怒,现实却依旧是现实,因此闺中女子便发出“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的呼喊。虽然这样要求,但毕竟“无奈”,一寸清肠,千恨堆积。“寸肠千恨堆积”堪称意象清奇,不落“千结”“断肠”之类的俗套话语,更将全词的境界推到高处。下阕描写心情如流水,此起彼伏,跌宕丛丛,有九曲回肠之妙。
全词以闺中妇人“恨别”为归旨,语言清丽,无艳词娇态,口语真切,出神达意。上阕沉稳而节制,下阕灵动而酣畅,可算怨妇词中的佳作。(张伟特)
集评 清·黄苏:“忆别情怀,写得婉婉曲曲。前阕顺叙,后阕愈转愈深,意致缠绵,迷离惝恍,非止一日九回肠矣,饶有敦厚之致。夫妇君臣间,俱有此真境。”(《蓼园词选》)
链接《念奴娇》词牌。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词》入此曲者。”元稹《连昌宫词》中有诗句曰:“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元稹有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念奴娇》词调之名,本于此。又名《杏花天》《大江西上曲》《大江东去》《酹江月》《酹月》《太平欢》《白雪词》《百字令》《淮甸春》《无俗念》《寿南枝》《壶中天慢》等。双调,一百字,上片四十九字,十句四韵;下片五十一字,十句四韵。有平韵、仄韵两体。
一调多名。词体中同一词调有若干不同的名称,谓之一调多名,又称同调异名。唐五代即已出现同调异名现象,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词有调同名异者,如《木兰花》与《玉楼春》之类,唐人即有此异名。”至宋代,一调多名、同调异名现象更为普遍,如《风流子》又名《内家娇》,《声声慢》又名《胜胜慢》等。有些词调还有多个异名,如《青玉案》又名《西湖路》《青莲池上客》《横塘路》等。尤以《念奴娇》异名最多。一调多名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摘取名作名句另立调名、因表现特定内容另立调名等,但更多的则是宋人创新求异、巧立名目所致。(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上一篇:《两宋词·张炎·南浦》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苏轼·念奴娇》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