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苏轼·临江仙》苏 轼
苏 轼
送钱穆父①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③。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④。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⑤,我亦是行人。
注释 ①钱穆父:钱勰,字穆父,苏轼好友。元祐初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为政清廉,不避权贵,招谗被贬知越州,苏轼有词送别。此时被召北归,途经杭州(苏轼时知杭州)留数月别去,苏轼因写词送别。②改火:唐宋习俗,寒食节禁火三日,节后再举火,谓之改火。诗词中常以改火代指清明。③“依然”句: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这里形容钱穆父的笑容依然如春天般让人觉得温暖亲切。④秋筠(yún):秋天的竹子,象征坚贞、高俊、有气节。⑤逆旅:客舍,旅馆。
鉴赏 苏轼在元祐初被召回京之后,受到重用,但正当他准备大展抱负之时,却又受到异党排挤。厌倦政治斗争的苏轼,在元祐四年(1089)请求外调,出知杭州。元祐六年,苏轼在杭州的第三年,故友钱穆父北归途中来看望他,留居数月而别。苏轼此时大约也听到了朝廷即将召回他的传闻,因而感慨自己和友人的漂泊无定,写下这首词作为送别。
苏轼一生交游广泛,他的朋友中有很多极有气节和才干的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以群分。他写给这些朋友的诗词,往往有很多夸赞、劝勉的语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看成是苏轼对自己的勉励。这首送别钱穆父的词,也正是如此。
首句写明时间,苏轼元祐四年三月离开京城,那时尚未“改火”,此后又经元祐五年、元祐六年两次“改火”,故曰“三改火”。实际上这里是借“改火”这一生活中的细节,说明自己离别京城已经多年。第二句的“踏尽红尘”是指自己与好友这些年的艰苦和奔波。“红尘”可以理解成车马扬起的尘土,加“踏尽”二字更显奔波劳碌。“红尘”又可以理解成人间的代称,人间是相对于朝廷而言的,这里也是指他们在外流落时间的长久。两句叙述都是写两人生活的漂泊和艰辛,也是在为下面的论述做好铺垫。“依然”一句,写钱穆父虽然经受了很多的挫折艰辛,但是仍然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保持着温暖的微笑。这一句的描写,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一个“笑”上,效果非常显著。我们从这一“笑”中便能领略钱穆父的风格、气度和胸襟。“无波”两句是对友人的夸赞,古井无波是形容他磊落的胸怀,秋筠有节则是写他崇高的气节。显然,这些赞美也都是苏轼对自己的勉励。
下阕着重写送别的场景。孤帆、淡月、微云三词简单而精练地勾勒出一幅疏朗而饱含惆怅的送别图。这样的惆怅下,两人自然互相劝慰。“尊前”三句便是对友人的劝慰之词。然而劝慰的理由却很特殊。“人生如逆旅”是综合了佛、道两家思想的人生观点,苏轼的诗词中经常使用,比如“须信人生如寄”(《西江月》(莫叹平齐落落)、“人间如梦”(《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苏轼用这样的观点来劝慰友人,是希望他能够把人生的奔波以及一切的荣辱得失都看成是身外的幻影,不要去在意,不要去强求。接着“我亦是行人”一句则由劝慰友人转到劝慰自己,其中隐含着许多的无奈。
苏轼送走钱穆父后不久就被召回京城,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接着八月又受到洛党攻击,出知颍州,此后辗转奔波直至岭南、海南,最后病逝在北归途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或许是苏轼对自己一生的预测和总结,而他最终也真的达到了“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的境界。(姚苏杰)
双钩竹图 【宋】李绗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 苏公堤。苏公堤,又称苏堤,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上。元祐四年(1089),苏轼知杭州时,见西湖草杂水涸,葑田已占湖半,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遂上书朝廷,疏浚西湖。采用了以工代赈的办法,募民开湖,并将挖出的湖泥葑草,筑成一条从南屏山麓至栖霞岭下的长堤,横贯西湖南北,长2.8公里,堤上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沿堤广植杨柳,并建九亭供游人驻足休憩。既疏浚了西湖,保证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又便利了西湖南北的交通;更为西湖增加了苏堤春晓的景点。元祐六年林希继知杭州,题“苏公堤”三字,遂流传至今。明、清时对长堤多有修葺。1949年后经全面整修,垫铺了沥青路面,拓宽了堤岸,种植了大量花木,并在六座桥上建了石栏杆等。
上一篇:《两宋词·苏轼·临江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晏幾道·临江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