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欧阳修·浪淘沙》欧阳修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①。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②。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①祝:祈祷,请求。②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洛城:洛阳。北宋以汴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
文会图(局部) 【宋】 赵佶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据宋胡柯编《欧阳文忠公年谱》:“天圣九年(1031)三月,公(欧阳修)至西京(洛阳),钱文僖公惟演为留守,幕府多名士,与尹洙师鲁、梅尧臣圣俞尤善,日为古文诗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当时梅尧臣任河南县(县在洛阳城内)主簿,当年秋调往河阳县(今河南孟县)任主簿。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春,梅尧臣曾再到洛阳,写下了《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等诗,当时欧阳修也写下了《陪饮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成七言四韵》,记述当时的游历之事。梅尧臣在《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诗序》中记录道:“余将北归河阳,友人欧阳永叔与二三君具觞豆,选胜绝,欲极一日之欢以为别。”欧阳修的这首《浪淘沙》或作于同一时期,词中同游之人则很可能就是梅尧臣。
此词以惜春惜花的方式表达了与友人的惜别情怀,同时也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上阕回忆往年作者与友人欢聚,同游洛阳郊野的情景。起首二句脱胎于唐人司空图《酒泉子》中的诗句:“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作者在这里增添了一个“共”字,把对东风的祝愿和对人的祝愿结合了起来。对东风而言,词人希望东风能减慢春天的脚步,留住光景以便游赏;对人而言,则有希望友人从容游赏,尽兴而归之意。“垂杨紫陌洛城东”一句交代了设筵地点。“紫陌”即京城郊外的道路。当时洛阳城的东郊,路旁已是杨柳依依,暖风吹拂,天气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赏的好去处。往年此时此地,作者和友人携手相伴,在芳草花丛中尽情游春赏花,而今又在当年携手同游过的地方,踏遍芳丛,寻找当初美好的记忆。当时洛阳公私苑囿甚多,宋人李格非曾著有《洛阳名园记》专记之。“游遍”,既说明了游历之多,也说明作者和友人情投意合,有说不尽的知心话,交流不尽的共同感受,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之深。
下阕写惜别之情,感慨年华苦短,人生聚散匆匆。本来就很难得的聚会,刚刚会面的喜悦,却马上又被匆匆作别的感伤所取代,这怎能不给人带来无限的感伤和惆怅?“此恨无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人而言,实际上也是人世间悲欢离合的一种情感写照。接下来三句由眼前所见景物生发感慨,分写去年、今年、明年花的不同。“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上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一是说此别已经一年,这次又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易,花又开得这么美好,本来应该多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让人痛惜。作者“以乐景写哀”,以无情花反衬有情人。花是年胜一年好,而流连花丛的时间却是年少一年。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还能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之深,同时也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清人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说它“大有理趣”,或许正是因为它概括了人们所普遍拥有的漂泊无定、聚散匆匆的人生感受。
全词笔致疏放,明快晓畅,意味隽永。诚如近人俞陛云所称道的那样:“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李飞跃)
集评 明·沈际飞:“末三句,虽少含蕴,不失为情语。”(《草堂诗馀正集》)
清·黄苏:“按末二句,忧盛危明之意,持盈保泰之心,在天道则亏盈益谦之理,俱可悟得。大有理趣,却不庸腐。粹然儒者之言,令人玩味不尽。”(《蓼园词选》)
链接 以水为主、善于借量的洛阳名园“环溪”。北宋时期的洛阳名园“环溪”,因全园以溪、池的水景为主题,故而得名。园子的南面有一水池,北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水池,两个水池之间以两条溪流左右环抱相接,在环水区域中随意地布置亭榭楼台。登上园中的楼阁亭台,可以将园外的洛阳胜景尽收眼底,南望嵩山少室、龙门大谷,北望宫阙楼台。“环溪”的设计修建,体现了借景技法在中国古代园林建造中的完美运用和新发展。
集园圃之胜的北宋名园“湖园”。湖园是北宋时期洛阳的一座名园,它以开朗平远的水景为主,园中有湖,湖中有洲,洲上有堂,水景周围零星地散落着“百花洲”“桂堂”“迎晖亭”等楼阁建筑,因势就形,布局巧妙,自然灵动。穿过开阔的水景区域,便是绿树成荫、景色幽静的庭园景区,同开朗的水景区形成鲜明的对比。“湖园”的布局、设计,曾备受李格非的赞誉,他在《洛阳名园记》中这样评价湖园曰:“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兼此六者,惟‘湖园’而已。予赏游之,信然。”
洛阳牡丹。“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明冯琦《牡丹》诗),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艳冠群芳。自古以来,牡丹位尊中国国花,象征繁荣昌盛、幸福吉祥。中国培栽牡丹历史悠久,洛阳人工培育牡丹则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唐刘禹锡《赏牡丹》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上一篇:《两宋词·柳永·浪淘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两宋词·苏轼·浪淘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