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散文·苏轼·石钟山记
《水经》 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 “钟” 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 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本篇选自苏轼之《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作者由黄州调往汝州,乘舟东下途经鄱阳湖口,并游览了石钟山,对其命名的疑窦,进行了实地考察,写下了这篇纪游散文。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湖口县,即鄱阳湖注入长江之口。它由中石炭系石灰岩构成。据明、清人的考察,石钟山,原分为上下两山:上钟山在西,近鄱阳湖;下钟山在东,濒临长江。两山海拔只有70米左右,相距一公里,山虽不高,但景色优美,历来是为旅游胜地。苏轼乘船夜游的是下钟山。
****
全文篇幅不大,三节文字,正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节):石钟山命名真实依据何在?
第二段(2节):月夜泛舟,实地勘察;
第三段(3节):借纪游山水,悟达理明真。
先看第一节文字——
第一段:石钟山命名真实依据何在
《水经》 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 “钟” 名,何哉?
一、诠词释句:
《水经》——古代地理专书,旧以汉桑钦所撰,所记甚为简略。后来北魏郦道元为之作了详细注文,故名《水经注》。这里所说《水经》,实为《水经注》。文中所引当是《水经注》的注语,但今本已无。据熊会贞论证,《水经注》北宋版,可能尚存此段文字,后世亡佚。
彭蠡与郦元——彭蠡,今鄱阳湖之古称,又名彭泽蠡。郦元,是郦道元之约称,北魏地理学家和杰出文学家。《水经》因他作注后,不但扩展和充实了内容,也增强语言的文学色彩,因而广为流行。
磬与李渤——磬(qìng庆),古代石制或玉制的打击乐器。李渤,字澹之,唐代洛阳人,曾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治理湖水,并作《辨石钟山记》的文章传世。
南声与北音二句——南边那块石头的声响,重浊不清;北边这块石头声音清脆响亮。“函湖”,同“含糊”,重浊浑厚不清。
枹止响腾——枹(fú扶),同“桴”,木制鼓槌。这句是说鼓槌停止敲击而声音仍在传播。腾,此指传扬。
余韵徐歇——袅袅余音,慢慢才消失。韵,此指声音。徐,慢慢。
二、略述大意:
《水经》记载:“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北魏郦道元认为,这座山下边濒临深潭,微风吹起波浪,使湖水同岩石相互撞击,发出声音就像敲击大钟一样,故而命其山为“石钟山”。这种说法,人们常怀疑它。现将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来,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开始探访它的所在地,发现在潭上有两块大岩石,敲打着一听,南边那块石头声音重浊不清,北边这块岩石,其声音却清脆嘹亮,鼓槌停止了敲击,而声音仍在传播,其音才慢慢地消失。他自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委了。但是,这一解说,使我更为怀疑。岩石经敲打发出响亮声音的,到处都有,可是,这座山偏偏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段:月夜泛舟,实地勘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 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一、诠词释句: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元丰,宋神宗年号,七年为公元1084年。六月丁丑,这里的“丁丑”,是用干支来记日,即六月九日,相当公历的七月十四日。
齐安与临汝——齐安,旧郡名,今湖北黄冈,苏轼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居此。临汝,今河南临汝县。作者奉命从黄州移临汝安置,故坐船自黄冈到临汝去。
长子迈一句——苏轼长子苏迈,字伯达。“赴饶之德兴尉”,饶,即饶州,今江西波阳一带。“德兴尉”,即德兴县尉,知县副手,德兴,即今江西德兴。
硿硿与莫——前者,是象声词,硿(hóng洪),《玉篇》:“石声”。莫,是“暮”之本字。
森然欲搏人——阴森恐怖的样子似要向人扑过来。
鹘与磔磔——鹘(hú,胡),也名隼(sǔn笋),鹰类之一种。磔磔(zhé哲),拟声词,即鸟鸣声。
鹳鹤与噌吰——鹳鹤,大型涉禽,形似鹤亦似鹭,俗称“捞鱼鹳”。它常活动于溪流近旁,夜宿高树,主食鱼、蛇等。噌吰(chēng hóng撑宏),象声词,模拟钟鼓声,形容其声宏亮。
涵澹澎湃与窾坎镗鞳——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冲激汹涌。窾(kuǎn款)坎镗鞳(tāng tà汤踏),击物声与钟鼓声。此处模拟水浪撞击发出的声音。
向与识——向,指前边。识(zhì志),记得。
周景王无射——春秋时周景王曾铸造“无射(yì义)钟”。取古代乐律十二律之一的“无射律”为钟名。古人认为此律可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见《国语·周语》)。
魏庄子之歌钟——魏庄子,即魏绛,春秋时晋大夫。据《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国进献晋国的贡品中有“歌钟二肆”。晋悼公把歌钟一肆赐给魏庄子(魏绛)。据杜预注:肆,列也。悬钟十六枚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又疏曰:“歌钟者,歌必金奏,故钟中歌名之。”这是说,歌钟者,用以节歌之钟。
二、略述大意: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而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去任县尉。我送他到湖口,所以,有机会去看看被称“石钟”的这座山。石钟山寺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了斧头,在乱石中选择一两块来敲击它,石头即硿硿地发出响声。对此,我当然感到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明亮的月亮升起,我单独同儿子苏迈乘着小船,来到峭壁下边。见到巨大岩石,侧身耸立在湖边,高达千尺,形状有如凶猛野兽,又像狰狞的鬼怪,阴森恐怖的样子似乎要朝着我们扑过来似的;这时,山顶上栖宿的鹰隼,听到人声也惊恐地飞起,磔磔大叫着窜入云霄之中;在山谷里,又有一种像老年人又咳又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近水旁栖宿的鹳鹤。当我有些害怕想回去时,从水上发出一种巨大的声音,噌吰地响着,有如敲击钟鼓的那样响个不停。船夫非常惊恐,我却慢慢地仔细察看它,于是看到了山下都是石洞穴和石岩裂缝,不知它有多深,微小波浪冲到那里,则水波荡漾,浪涛相击,于是发出了这种声音。拨回船头,划到两座山峰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时,见到一巨石挡住在水中央,上面可坐上百人,石头中间是空的,还有许多窟窿,同风水相吞吐,发出“窾坎镗鞳”的响声,正同刚才的那种“噌噌吰吰”声音相互应和,真像是演奏音乐啊!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这件事了吗?那噌吰的声音正似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乐音;那窾坎镗鞳的声音,正如魏庄子歌钟奏出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第三段:借记游山水,悟达理明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一、诠词释句:
臆断与殆——前者是说,凭主观猜测而下的判断。后者,此为大概。
陋者与考击——陋者,是指见识浅薄的人,此指李渤之流。考击,即敲击。考同“敲”。
二、略述大意:
凡事不亲身眼见耳闻,而凭主观猜测作出判断是有还是无,这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与我的相同,但记载这件事不详细;那些士大夫们始终不肯坐船于深夜停泊在悬崖下作考察,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它的真相;而渔人船工,其实他们是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由的,但是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来由,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但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子敲敲打打来找寻它的得名缘由,而自己还以为获得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因此,我特记下这段经历,是慨叹郦道元记叙得过于简略,同时,也感到李渤浅陋无知的可笑。
****
以下着重再讲两点——
一、命名的争议,自宋以后仍在继续
石钟山的命名由来问题,自北魏至唐代,又到宋代,争议一直未休,及至苏轼手里,寻绎了“山石中空,水激作响”的道理,问题似乎解决了(至少苏氏是这样认为的),然而,实际上苏氏也只是找到了命名的部分依据,并未完全反映其真相。于是,才有明、清两代,不断有人也学苏氏倡导之法,进行了更深、更全面的调查了解,最后得出结果是:石钟山原来有上下两山,上钟山在西,身靠鄱阳湖;下钟山在东,面临长江。两座山不单是外形似钟,而且山之中心,洞穴甚大,宜纳上千人。这样,它就更如空腹的古钟了。山之洞口在山脚,平时为水所浸没,非到冬季枯水时洞口不露于外,所以,一般不为人们所悉。况且,苏轼当时舟探石钟山,一是夜探,难以看清楚,二是夏季六七月间,正是涨水时节,所游者只是下钟山,不知有上钟山。这样的未知“全豹”即遽下论断,难免出现片面性。关于这个论断,读者可以参看明人罗洪先的《石钟山记》(载《念庵罗先生集》);还有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记》等书。
从石钟山命名来由的争议中,我们可以悟出两点道理:一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语)。但在调查中务必全面,力求深入,否则,仍然不能获取事物的真相,所得的论断,也就难于精确。二是,不可轻信古人说法,敢于质疑。但是,也不要随意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既要重视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善于运用材料,善于剖析,然后,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二、记写山水,悟出读书达理之法
苏轼此法有似王安石之道。他俩都写了游旅山水的游记文章,即苏氏本篇的《石钟山记》和前篇王氏的《游褒禅山记》。如将两文加以比较,相似之处颇多——
首先在文体上,两文均以游记体示人,但都引议论入文,且使议论占居主位,实际上是一种以纪游语言表达哲理的游记文的变体。
其次,在文旨上,两篇文章主旨,均不在“游山玩水”,而是借记游来表达治学与观理的意旨。具体细分,可能略有区别:王文以游褒禅山之见闻,借物言志,抒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而苏文,则以记述游石钟山弄清命名由来的经历,让人们领悟到一个普遍真理:一般地说,凡事务必亲自实践,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约而言之,两者有区别,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即治学与观理。
其三,在文法上,两文的作者都是当代的“文章里手”,均善于通过形象思维手段达到逻辑思维的主旨。具体而言,王文,先以绍介游山见闻,暗暗喻言求学,然后在着重写治学感悟时,又处处以游山作喻,深言治学,使两者密不可分;而苏文,则用了文章大部分篇幅,运用文学语言,具体而生动详述了“月夜泛舟调研”的经历,由人们自己很自然地体悟到人生真谛与事物真理,使人有所思考、有所启迪。
总之,两文均是借游记的躯壳,将抽象的说理,寓之于具体优美的形象叙述之中。这样,既阐明了一个睿智的深刻的哲理,又使大家有着沁人心脾的美的享受,达到艺术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
上一篇:元明清及近代散文·近代散文·姚鼐·登泰山记
下一篇:南北朝与唐宋骈文·刘勰与《文心雕龙》·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