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及近代散文·明代散文·归有光·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最著名代表作,历代受人青睐。它借“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回忆家庭琐事与琐谈,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缅怀亲人的浓厚之情,叙事曲折,自然感人。
项脊轩,其释有二说;一说,以地名命轩。认为作者先祖宋代归道隆曾居于太仓县项脊泾。以此命轩,有纪念先祖之意。又一说,形容屋小,小屋仅及项脊,故以名轩。
****
就文章内容分段,可分四段——
第一段(1节):记项脊轩内外环境;
第二段(2-4节):追忆亲人之遗事遗言;
第一层(2节):家由合而分,庭中紊乱;
第二层(3节):追述祖母、母亲养育之恩;
第三层(4节):项脊轩数次遭火而不毁。
第三段(5节):抒写作者的评议与劳愁;
第四段(6节):补叙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以下按段边释边议边析——
第一段:记项脊轩内外环境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在这首段文字中,交代了项脊轩的内外环境和主人在这里的读书生活。文章说: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内仅有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人居住。在开头,就扣紧文题,既点出房间的旧名,又交代了现在的称呼。这是上百年的老房子,灰泥渗漏、剥落,雨水流下,时常移动书案,环顾四周,竟然无处可放。案,即书桌。置,放置、安置。作者写了房子不仅窄小,而且破旧不堪,实在难以住人。再说,此屋北向,即坐南朝北,得不到阳光,日头过了中午,室内就昏暗起来了。昏,昏黑无光。这样一间又小、又旧、又破、又漏,还很阴暗的小屋,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其中必有缘故。
后来,我稍微为房子修理了一下,修葺(qì泣),即修补,使上面不再漏水,前面又开了四个窗户,庭院四周砌上短墙,用来承当南面的阳光。这里的墙,名词动用,砌了墙。洞然,开敞明亮。这样一修补,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不再破漏了;二、不再昏暗无光了。于是,可以住人了。
这段文字,首先记述的一层意思,即项脊轩室内状况。接着写该轩的室外景物和气象。文章说:
又在院子里杂植,即错杂地种上了兰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树木,这使人见到了庭院的景色丰富多姿了,也使旧时的栏楯(shǔn吮),即栏杆,也因此增添了光彩。增胜,增添光采。以下四句疑难字辞较多,先集中诠释一下:
借书,有三说,一说借来的书籍;二说借,同“藉”,又以籍与“藉”通用,故借书,即书籍;再一说,多本作“积”,此“借书”,即积书。此以第三说为宜。
偃仰啸歌,俯仰歌吟。啸歌,即长啸高歌。
冥然兀坐,静默地端坐着。冥然,安然无声。兀坐,即端正地坐着。
万籁,籁,即窍孔。万籁,是指各种物体的小孔里发出的声音。简言之,即各种声响。
这四句是说,长年积累起来的书籍很多,放满了书架;在轩中,可以任意俯仰吟咏,或者端坐静默,还能听到四处小孔穴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
以上写了轩主人之好学不倦,自得其乐。下边,接着写了庭院之宁静:
而院子里台阶旁却是静悄悄的,小鸟常来此寻觅食物,人走到跟前也不飞走。阴历十五的夜里(即“三五之夜”)月照亮了半边墙,在月光笼罩下,桂树的影子,显得浓淡不一,疏密参差,树影儿因风吹而动,摇曳多姿,十分可爱。斑驳,色彩相杂之状。“珊珊”,当作“姗姗”,摇曳之状。这里的叙述,简直是诗的语言,画的意境,确实喜人。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段,即叙写项脊轩这个“百年老屋”室内室外的状貌,并着重写了它的古今变化,为下文转入追忆人事作了必要的准备;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比深挚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追忆亲人的遗事、遗言
这一段文字最多,是全文的重点。大体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层:家由合而分,庭中紊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主人首先说:
然而,我居住在这里,经历了很多可喜之事,也有不少可悲的遭遇。这里,用一个然转折,使文章气氛由欢乐转入感伤。当初,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叔伯们各起炉灶,里里外外造起了许多小门墙,碍手碍脚的,到处都是。迨,等到。“诸父,叔叔伯伯们。异爨(cuàn窜),各起炉灶,分了家。爨,灶。往往而是,到处如此。这里的“是”,如此,这样。一个大家庭分成了若干小家子,此后,事情就多了起来——
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这里省略“西犬东吠”句,实际上是东西两边的狗都在叫来叫去),客人穿过厨房去用餐,而群鸡居然栖息在大厅里。逾疱,逾,越过。庖,厨房。由于分了家,开始时,院子里是用竹篱隔开,既而改为筑墙相隔,总共变动过两次。凡,总共。再,此指再一次,即两次。
这是说,归有光家庭由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前后的变化,以及分家后出现的种种遗事。下边是本段的第二层内容:
第二层:追述祖母、母亲之养育之恩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作者在此,先说祖母的婢女:
家有老妪(yù遇),老妇人的通称为“妪”。我家有一个老妈妈,曾经居住在这里。这位老妈妈是已故祖母的婢女,曾经养育善抚了我家两代人,我的去世母亲因而待她特别优厚。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乳二世,乳,名作动用,即抚育了两代人。先妣(bǐ比),已故的母亲。中闺,即妇女的内室。这屋子的两边同内室相通,母亲在世时,曾经来过一次。老妈妈常对我说,“某地方,你母亲常在这里站过。”老妈妈又说:“你姐姐在我怀里哇哇地哭着。你娘用手指敲着门扉问:‘孩子冷了吗?孩子想吃东西吗?’我就从板外边同她互相应答,……”老妈妈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老妈妈也哭了。
这里,着重写母亲,但从老妪叙起,带出了母亲之爱。由于母亲过早亡故,听了老妈妈之语,倍感悲伤。下边再说祖母——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这个轩里读书。束发,古人每至十五岁,就将发挽盘于头顶,表示成童。有一天,祖母前来探望,对我说:“我儿呵,好久没有见到你的影子了,为什么整天价地在此一声不响,很像个姑娘家呀!”等到她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地关上了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里人读书很久不奏效了,这个孩子的成功,总该可以期待了吧!”竟日,整天,终日。大类,类,象,大类,很象。比去,比,等待。去,离开。不效,没有奏效,也即不成功。过了一会儿,祖母手拿着一枚象牙手板来轩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夏昶)在宣德(明宣宗)年间拿它上朝用的,将来你应当用到它。”夏昶(chǒng厂)字仲昭,江苏昆山人,永乐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看看轩内的遗物,这一切如同昨天发生的一样,令人放声痛哭而难以克制。长号(háo毫),即放声大哭。
这节文字,写了祖母的殷切期望,而自己却“八试不第”,科场屡屡失利,越想越要哭,乃至放声号啕大哭。
第三层:项脊轩数次遭火而不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轩东故尝为厨,故,过去。小阁子的东边先前曾经是一处厨房。人们到那里去,都是从小阁前走过的。我关上窗户住在里面,时间久了,竟能从脚步声中辨别出是谁。扃牖(jiǒng yǒu炯友),此为关窗。扃,原指门窗上的插关,此为名作动用,即“关”。牖,窗。足音,脚步声。项脊轩多年来一共遇到过四次火灾,但始终没被烧掉,大概是有神灵在庇护着它吧!
这是本篇的第二段内容,主要是追述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也即通过对于亡人遗事与遗言的回顾,借以表达作者的怀念之情。
第三段:抒写作者的评议与劳愁
项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项脊生曰,我曾经说过,(项脊生,即作者自称):巴蜀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守着祖上的丹砂矿井,得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特地造了“女怀清台”来表彰她。蜀清守丹穴,这里引进了一个典实,即秦代巴蜀寡妇清“能守其业”,而得到了秦始皇的特别嘉奖(详见《史记·货殖列传》。作者接着说: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应刘备之邀,从“陇亩”中出来,协助刘备打天下。但是,当寡妇清和诸葛亮没有出名而处在一个偏僻角落中时,世人又如何得知他们呢?昧昧,暗而不明,此指没有出名。一隅,一个角落。隅,墙角。我呆在这小小的破房子里,当扬眉眨眼自认为这里有奇妙景色,而知道内情的人,会说“这与浅井里的青蛙有什么两样呢?”这里的埳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喻知识浅陋的人。埳,同“坎”,浅也。
后边这段话,既表达了作者的强烈自信,又流露了对南阁子的无比珍重之情。“坎井之蛙”成语的引用,是针对别人的讥讽而发的,但以自嘲方式出现,另含深意。
文章至此,原已结束。后来,作者又补写了一段附记,有两段文字,后人将两部分文字合为一文。
归有光曾经二次丧妻,一生娶妻三次。原配夫人魏氏,是在二十三岁时娶的。写正文之“志”,是在娶妻前五年,即十八岁那年,而“附记”,约在十多年之后补写的。因此,把附记作为本文的第四部分。
第四段:补叙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写完这篇志文(约在十八岁时),过了五年,我的妻子(指原配魏氏)嫁了过来。来归,旧时特指女子嫁到男方。时至轩中,时,不时、常常。轩,即南阁子。是说她常常到项脊轩来,向我问询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小桌子上学着写字。凭几,依靠着称“凭”;矮小桌子为“几”。
这里,虽然只是“时至”、“问事”和“学书”几笔平常生活的记述,但却已很好地表现了妻子好学和年轻伉俪融洽的感情。
后来,吾妻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称“归宁”。她回来转述了各小妹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阁子,什么叫‘阁子’呢?”又过了六年,我妻去世,屋子坏了,也不想去修理。这里的“不修”,正衬托着屋主人的悲凉心境。为什么不去修理呢?因为,这个平凡的小阁子,却留下了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代人的足迹,回荡着她们的声音,但如今物在人去,哪有心情去修理哟!
又过了二年,我长久卧病,甚感无聊,才找人重新修理这个南阁子。它的样式,却同以前稍有差异。然而,从此以后,我多数时间在外面,不常住在这里。
过了两年,归氏重修了南阁子,但只用一句“其制稍异于前”轻轻带过,这与文章的首段记写南阁子时不惜笔墨的挥洒,完全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可能,此地有文章剪裁的考虑,但更重要的却是显示,作者前后的心境不同:感伤多于欢乐。于是,文章就以深情而隽永的笔调结束——
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我妻在死的那年由她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繁茂的枝叶真象一顶大伞子。“盖”,古人称伞为“盖”。表面上,作者在写树美,实际上在抒发伤怀,批杷树确已长得高大了,爱妻呢?却长眠于地下,睹物怀人,怎不倍增伤感?
文章的第四段,是由后补的“附记”充当的,从结构看,似有点不很顺眼,但作为内容的整体,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的补充。因为这样,文章就更加完整了:既写了祖母、母亲,现在又写了爱妻,一个家庭成员的各个部分、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个人感情的各个层次都涉及了,各又有很好的记述与描写。这样,此“志”,就成了一篇典型的家庭伦理题材的抒情散文。
****
人们评价归有光散文时,认为归文的主要特色是:平谈无奇而感人至深。清人姚鼐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
归震川 (有光之字) 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
现在,我们读的这篇《项脊轩志》,不正是这样吗?它以明白如话的文字,朴实地记述着家常琐事,娓娓道来,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家庭事象却跃然纸上,十分感人。
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构成的因素,可能不是单一的。然而,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四个字:淡中设色。
归文在表层上看,似乎是平平淡淡,随口说出,信手拈来,不用任何雕琢。但仔细审视,深入体味,就可在“淡”中看出“奇”来。这个“奇”,就奇在淡中有色,淡中有声,淡中有味,还有淡中寓情。
首先,从文章构思中体现出来——淡中有味
此文借“百年老屋”几度兴废为基架,用家常琐事、生活琐语和庭院小景等做材料,谱就了一支具有诚挚感情和深沉兴慨的家伦抒情曲。文中就是将这些平凡的材料,经过作者的巧妙连缀,抒发了对祖母、母亲和爱妻的深切情愫,也借以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深沉感慨。乍看,这些似乎都是随时铺陈,随事曲析,托物抒情罢了,其实,这是经过苦心营造,加以一番“设色”而得到的。比如,为自己长期身处陋室,功名不遂,久沉下寮,而发点感慨,以泄心头郁结之气。这就有浓厚的人生况味。所以,谁读了此文,谁就会感到:淡中有味。
其次,它从典型细节中流露出来——淡中有声
全文几乎全由细节描写组成,但作者在运用细节材料时,是有所选择的。其中富有特征性典型细节有不少,此举几例:
第一,记述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人际间关系时,作者选用了这样一些细节:
“内外多置小门墙”——口多心异,老死不相往来。
“东犬西吠”——犬犬相吠,群犬咬架;
“客逾庖而宴”——猜拳喝令,灯红酒绿;
“鸡栖于厅”——群鸡争食,张喙舞爪;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家篱墙相隔,一隔再隔,归氏家族越隔越离心离德。从一个“矣”字中,听到了无可奈何的哀叹声。
这样地描写细节,就把一个封建家庭由合而散,由盛而衰的乱况,既生动又深刻地反映了出来。
第二,在苦读于陋室的描述中,选用了这样的细节:
“借(积) 书满架,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不仅看到了书斋积书迭迭的情景,而且听到了苦读者的琅琅书声和自得其乐的啸吟声;还让人见到了“读书人”端坐样子和书斋静穆气氛,还听到了室内外之“万籁”之声。这些反而衬托了环境之幽静。静中之声,更显幽静。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祖母赞许孙儿苦读之意,又怕干扰其读书时所写的:“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
祖母轻手轻脚地关门,门虽然无声,但流露了老祖母的心声:望孙成龙。
其三、同时从表现手法上反映了出来——淡中有色
全篇文章,基本上用的是叙述法,其中也杂以写景和议论。这也许可算是一种“淡中设色”吧。比如:
第一、平叙中杂以写景。第一段中有这样的景色描写——
“家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姗姗)可爱。”
在末段又以批杷树煞尾,写道: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不正是绘声绘色的描写吗?这种描写,简直是诗的语言,画的图景了。
第二,在全篇结构上,在纪念中插入一段议论
作为记叙性的“志”文,特意穿插了一整段议论,不正是“淡中设色”的又一种手法吗?归有光学习司马迁作《史记》的方法,在全篇叙述中杂以抒情性议论,使记叙文增色不少。假如本文全篇直叙到底,不夹进这段议论,就会令人感到平宁无波,淡而乏味。现在加进这段“借典表志”的议论,不仅使文章增色,而且袒露了作者的宏伟抱负,更好地突现主旨。
其四,在人物语言中,也表达了出来——淡中有情
在这里,最突出的事例,就是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比如——
老妪曰:“某所,而母立于兹。”这是出自老婢女之口的一句极普通的话语,却很好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眷恋,睹物思人,怎不悲痛万分!
母问妪:“儿寒乎?欲食乎?”询问时又以“指扣门扉”;
这些话,这些动作,虽极平常,但写得多么有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像,倍感真切。
后又写到:“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两个“泣”字。含藏着多么大的悲痛,抒发了多么深的母子之爱;同时,又一次赞颂了伟大母亲的崇高品德。
在对亡妻的怀念中,也通过叙述语言流露了出来。如:
末段云:“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为何各位妻妹要谈及南阁子?对阁子为什么产生兴趣呢?原因是她们的姐姐回家常称赞这个南阁子,谈及自己丈夫在这个阁子中如何勤苦学习等等。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爱妻对自己丈夫的一片厚意与深情。
此文精采之处甚多,限于篇幅,姑且从略。
上一篇:两宋散文·沈括·雁荡山
下一篇:两宋散文·王十朋·颜范祠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