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七绝,是苏轼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时写的。诗中所咏的海棠,应当是元丰三年(1080)苏轼初游黄州定惠院时所见到的西蜀名花移植而来。作者在黄州的诗作中多次写到海棠。可见,他对这来自故乡的海棠花满怀着深情厚意。诗中借点烛照花盛赞海棠的美丽,表达了诗人赏花时的愉悦心情。如果我们联系苏轼因被诬以“诽谤朝廷”罪被贬谪黄州的遭遇来看,那么这首诗写爱花、惜花,也是怜惜自己,流露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之感。
诗的前二句,点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月夜,并描绘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崇光”,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释为“形容月儿从高空普照大地的情形”,更多的人释为“增长着的春光”。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释作“指在高处的海棠光泽”。这解释较好。因为诗写的是海棠,首句入题即写其光泽,形象更显得丰满。同时,首句已写了东风,点明了春光,次句又写月光;春光和月色都是用以衬托海棠的,似不宜使用更多的笔墨。所以,这两句意思说,东风轻微、柔和地吹拂着,在高处的海棠花边光彩摇漾。夜深了,转过回廊的皎洁月光照在海棠花上;海棠散发着芬芳,使花丛四周浮荡着雾气都变香了。诗人用东风、月光、雾气,衬托海棠的光艳和芬芳,把它写得那么美丽、迷人!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这个凉风轻拂、月色溶溶的春夜之中,同诗人一起惬意地欣赏海棠花的艳丽,并呼吸着它散发的清香。
三、四两句采用拟人和借喻手法,把海棠花比喻为一个睡美人,写她的神情意态,也写诗人赏花的情趣。这里暗用了一个典故:唐玄宗李隆基登沉香亭召贵妃杨玉环一同宴饮,而杨贵妃正宿酒未醒,玄宗道:“海棠睡未足耳。”(《太真(杨贵妃)外传》)唐玄宗以海棠花比喻并称赞杨贵妃的美丽,苏轼却巧妙地翻转过来,以美人睡去比喻花在深夜收敛、萎缩。所以这两句意思说:我只担心海棠花在深夜里睡着了,所以特意点燃起高高的蜡烛,把她照亮,好欣赏她的美态呢!这一个点烛照花容的行动细节,表现出诗人对海棠花多么体贴入微呵!烛光红,花色红,两相映衬,别有情趣。一个“睡”字,加上一个“红妆”,尤其诱人产生诗意的联想。我们好象看见,海棠花象睡美人那样娇慵柔媚,甚至看见她半开半闭的困酣娇眼。
古代诗论家认为,诗人写物不能写得太虚,也不能写得太实,只有实中见虚或由实入虚,才有可能把事物写得形神兼备。这首诗前两句写海棠的色和香,是实写;后两句暗用典故,把海棠比喻为一位身着红妆睡美人,想象新鲜奇妙,笔墨轻淡、空灵,这就是虚写。实写与虚写前后映衬,相互结合,便把海棠美的姿容、美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宋代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卷五)中,把诗的后二句推为“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的妙句,并非过誉。
上一篇:龚自珍《浪淘沙·书愿》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黄庭坚《清平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