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在长安沛王府任职时,为一位姓杜的友人赴蜀就任县尉而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对送别友人的赠言形式,形象地表达了他亲切而真挚的感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广阔而豪爽的襟怀。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着重点明离别地点及友人将赴任的地方。城阙,即城郭宫阙。借指唐代京城长安。辅,即辅佐护卫。三秦,即今陕西关中一带,古时为秦国。项羽灭秦后,曾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个王国,封给秦降将章邯等三人,故称三秦。此句写离别地的雄伟之貌,气势壮阔。五津,指四川境内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五个渡口。这里泛指蜀川。此句气势磅礴,喻示友人前程远大。这一联,诗人写长安以三秦为辅佐,山河以五津为阻隔,地域辽阔,道路遥远,此去风烟迷蒙,旅途艰辛,隐喻仕途渺茫,人生坎坷,其关切之情,于“辅”中寄托,于“望”中流露。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由关切同情而转为安抚。同时,又为“知己”设下伏笔。这里,首先点明题情:意,即情意,心情。诗人用“同是宦游人”把自己和朋友联系起来。此联是说,我游长安,君将入蜀,同是为了作官而离乡背井的游子,因此,离别的心情也正好相同。前一句于自慰与劝勉之中,寓亲切而平和的语气,流露出自己对仕途的认识及惜别之情;后一句又来一个宽慰之解,写出因“宦游”不得不离别的情由。二句之中,语含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感情。诗人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倾诉自己与友人的共同命运,化怅惆为豪放直抒胸臆。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从眼前的离别转入别后相思宽慰。并且采用一笔宕开的手法,以奇峰突起之势,富于浪漫色彩之意,将诗情推向高潮。从而,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在海内,在天涯,天底下只要有知己的朋友,虽然远隔天涯海角,也如同咫尺近邻。知己者,不以离别为意,不为离别所苦。其眼光,高瞻远瞩;其胸怀,博大宏深。此二句,写得自然而凝炼,平常而精警,语意深长,属对工整,将纯挚的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成为千古名句。然而,从文学潜移默化的发展规律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前人的启迪。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与曹植的诗句之间,虽然有共同的因素,但真正从诗歌的高度概括、凝聚精华来衡量,王勃这两句诗,确实起到了传神写照、独树一帜的作用。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又从别后相思中转入眼前对友人进行劝慰,嘱咐他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时作儿女情态,缠绵落泪。并且勉励他要超脱世俗,勇敢上路。这,是叮咛,是关切,是深情,是宽慰。既勉人,也自勉。同时,在这转进一层的语意中,也可以看出其双关含义:将歧路比作困难,指出在困难面前,应该积极向上,不可象小儿女那样,悲观退缩,失望痛苦。这里,既写出了对友人送别时的深挚友情,同时也显示出了诗人并不因离别和不得志而消沉悲观的广阔胸襟与豪爽气概。这一联,诗人笔力雄健,意气开阔,情调高昂,一洗前人送别诗的伤离恨别、缠绵悱恻的悲酸之态。
这首诗,熔抒情、议论于一炉,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情调爽朗。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句,更是成为有口皆碑的名言,令人叹为观止。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成为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上一篇:王维《过香积寺》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