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作者滞留巴蜀时所写,大致作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间(据冯浩《玉谿生年谱》)。是写给在北方的妻子王氏的。北,一作“内”。在这期间,他还写了另一首寄内诗《摇落》,也描写了秋景。但以《夜雨寄北》最为著名。
巴山,可以泛称“三巴”,此处应指巴东一带。何当,犹言何时。却话,追忆过去。却,回。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
诗人在巴山滞留,当北方家里妻子王氏来信问归期时,他却答说,还没有回家的确切日期。现在,这里正下着愁人的夜雨,使池水都涨满了。将来什么时候能返家同你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回溯在巴山时的情况,那就太好了。剪烛,烛燃久了,烛心结成花,烛光就暗了,须及时剪去了方明亮。
* * * *
这是一首篇幅小、内容丰、技艺高的著名佳作。为了深入了解此诗的方方面面,对以下几个问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此诗究竟为谁而作
李商隐这首七绝,到底为谁而写,曾经有一些不同看法,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怀念友人之作”;二是“惦念妻子之作”(包括有人认为悼念之作)。我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
第一、写作年代同作者滞留之地相吻合。何时写此诗确是一个关键。据《年谱》记载,此诗系写于唐宣宗大中二年。这时,作者确生活在湖北、四川一带,年三十五岁左右。
第二、李商隐在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任职时,年龄已超过三十五岁,是在三十九至四十三岁间。其妻王氏恰在入幕前病故。
第三、另一版本此诗题作“寄内”,明点诗为妻而作。况且,长安在四川、湖北以北,亦可视为“寄北”,也即“寄内”,两者统一。
第四,“共剪西窗烛”,用于夫妻情侣,比用之友朋间更为相宜。
据此,把《夜雨寄北》(即“寄内”),定为李商隐在巴蜀滞留时怀念妻子之作,是有充分依据的。其他种种说法,似乎都缺乏有力的外证与内证。
二、它着重写些什么
通观全诗,它着重渲染的是两个词——愁怀与向往。
先说“愁怀”。诗人定居他乡,又逢涨池夜雨,秋风萧索,甚感凄寂,又加上归期杳杳,更添惆怅。这种念远思归的情怀无法排遣,只好借诗宣泄。
再说“向往”。它向往什么?就是北归重聚。诗篇设置了一个“悬拟会面”情景:夫妻(或情侣)双双“共剪西窗烛”,回叙“巴山夜雨时”的孤寂与思念。
怎么从“愁怀”过渡到“向往”呢?
一般都会有这种体验,特别是游子体悟则将更深:在愁闷中产生憧憬,产生渴望和追求,即从今夜的寂寥而向往、回味着异日的快慰;在向往中最大的快慰,则是回味今夕的寂寞。这样,就使两者紧紧地又相辅相成地融为一体了。
三、诗之技艺高超,从何见得
一首七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一代代地吸引着人们呢?
我看它的诀窍,就在于妙用语言的重复。就是说“巴山夜雨”在第二句与第四句的重复出现,造成语义的回环。这决非文辞的简单重复,而是诗的意境的深化,是经过诗人精心营造的结果。试看——
首次出现的“巴山夜雨”,还只是诗人对现实的直观感受,而第二次的“巴山夜雨”,则是对首次的推进与丰富。且看看它的思路是怎样的?
由今夕而望来日,又由来日而返及今夕,在意念的推移往复中,巧妙地诱使读者转换欣赏角度,让人们从不同的时间、场合去反复体味,“味”出个中之奥秘:深切的愁怀,热烈的向往。
上一篇:《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文人诗歌·沈约·夜夜曲》鉴赏
下一篇:《先秦诗歌·原始歌谣·大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