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火烧新野》原文|译文|赏析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①。
风伯怒临新野县②,祝融飞下焰摩天③。
【释词】
①汉川:概指汉水流域一带。
②风伯:神话中的风神。新野: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刘备投奔刘表,屯兵于此。
③祝融:神话中的火神。唐·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红天。”
【赏析】
博望之战曹军失败后,曹操决意大举进攻刘备、孙权,起兵五十万,分五路出师,直逼襄阳,刘琮决意出降。刘琮派往曹营出降的使者宋忠,准备渡江回荆襄复命时被关羽捉住,刘备这时才得知:刘表已故,刘琮僭立,为防兄长刘琦和叔父刘备,兴兵问罪,因此密不发丧。当曹操大军压境时便主动将荆襄九郡献出。刘备十分吃惊,面对时局的突变,曹军的进逼,不得已准备走樊城以避之。但此时曹操的第一路大军曹仁、曹洪引军十万已杀向新野,刘备被迫迎敌。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又败曹军。小说家在此处赋诗一首。
这首诗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是八句,毛氏本节选前四句独立出来成为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曹操进攻江南,拉开战幕;后二句写诸葛亮火烧新野,大败曹军。从整个叙事结构来分析,新野之战只是赤壁大战的序幕。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曹操在中原起家,当他取得统一北方的胜利,便乘胜追击刘备,企图跨过长江,扫平江南,囊括四海,并吞天下,这是曹操的战略意图。其南下首先要夺得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荆州。因为夺取荆州,才能逾越长江。曹操大军直逼襄阳,荆州之主刘琮不战而降,将荆襄九郡拱手献给了曹操,而荆襄九郡大部属于汉水流域,所以说:“九月南征到汉川。”新野是刘备投靠刘表以后屯住的地方,此时已无法固守,只得到樊城避敌。刘备一面做好退却樊城的部署,一面与诸葛亮商议拒敌之计。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于是调兵遣将,嘱咐赵云:“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却先于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令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人城去;待城中火势大作,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汝却于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会合关、张二将,收军回樊城。”果真,当夜狂风大作,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曹军突烟冒火,寻路奔逃,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加上赵云等诸将赶来冲杀,曹军大败。
新野这场战争,诸葛亮采用火攻这一主要的战术,但并不能完全涵盖小说情节中的内容。其实诸葛亮在布置火攻的同时,已令关羽在白河上流,用沙袋遏住河水。当曹军奔出火海,逃到白河边,“喜得河水不甚深,人马都下河吃水”,关羽“望见新野火起”,又“听得下流头人喊马嘶,急令军士一齐掣起布袋,水势滔天,望下流冲去,曹军人马俱溺于水中,死者极多”。即然水火相加,击败曹军,那么小说家为什么在此回的回目上标明“诸葛亮火烧新野”,又在诗句中尽力渲染“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其艺术用意显然是极力烘托诸葛亮的智谋。即使采用同一的战术:火攻,博望烧屯,是借助山路狭窄,树木丛杂的地势;而火烧新野,是发挥火箭引火,狂风助燃的优势,各有特色。
《孙子兵法·火攻篇》:“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火攻和水攻作为杀伤力十分有效的战术,经常出现在古战场上。到了三国时代,更成为兵家常用的战法。而且最善于用火攻的,就数诸葛亮了。初出茅庐就用“两把火”杀败了敌人,为其在赤壁大战发挥火攻的战术做了铺垫。这“两把火”一直烧到赤壁,把曹操“烧”得胆战心惊,从此再也不敢饮马长江,窥视江南了。
上一篇:三国诗词《火烧司马计不遂》原文|译文|赏析
下一篇:三国诗词《火烧赤壁》原文|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