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草船借箭》原文|译文|赏析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①,孔明今日伏周郎②。
【释词】
①骤雨飞蝗:比喻射箭之猛之多,如骤雨,似蝗虫。
②伏:使屈服、降伏。
【赏析】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脍炙人口的篇章。这首小诗出现在情节后面,概括地点明了情节中设置的悬念。
诗前两句是写景,大雾垂江,溟溟漠漠,千山隐踪,鸟兽遁迹,浩渺苍茫,无边无际。后两句是叙事加议论。叙事分两个视角讲述,一是周瑜以借造箭为由,欲加害诸葛亮。本来时间短实难完成造箭十万枝,而周瑜还吩咐军匠故意延迟时间,并藏起造箭的物件。另一是诸葛亮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神机妙算,向曹操“借箭”。是夜五更,重雾迷江,诸葛亮带二十只小船,“径望北岸进发”,曹操疑有埋伏,令弓弩手乱箭射之,一时“箭如雨发”,“待至日高雾散”,船上草束已排满箭枝,才收船急回。“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周瑜得知此事后,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这两件事相同之处,都是斗智。不同之处,一是周瑜同诸葛亮斗,一是诸葛亮同曹操斗。前者是同一营垒的内部斗争,属于次要矛盾,后者是敌我斗争,是主要矛盾。但两件事相交叉,次要矛盾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便会影响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直接关系到大局。因此,“孔明今日伏周郎”中的一个“伏”字,就成为矛盾转化的关键,可谓诗眼。
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全诗关键处锤炼出一个字,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 “伏”字就十分准确地刻画出诸葛亮的胸怀和才略。整部《三国演义》都是在写诸葛亮 三分天下的战略与实践,而赤壁大战是天下三分的鼎足之举。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和鲁肃比任何人都清醒,相形之下,周瑜显得目光短浅。虽然不排除他为“江东”本位的考虑,但毕竟表现了他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周瑜派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企图以误期之由名正言顺地杀掉诸葛亮。试想如果诸葛亮在与周瑜比高低,争利害,那么势必亲痛仇快,带来孙、刘联盟的破裂,给曹操以可乘之机。诸葛亮时刻从大局出发,避开同周瑜的冲突,另筹妙计,其胸怀宽宏,顾大局,有远见,昭然而明。
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周瑜的远大政治眼光和卓越军事才能已展现出来,而诸葛亮的才略还处在虚多实少的描述上。以至赤壁战争之前,曹操闻新野刘备练兵有诸葛亮辅佐,问道:“诸葛亮何人也!”待到博望烧屯之后,曹操还说:“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赤壁之战是小说描写的三大战役之一,这一次战役集合了曹、刘、孙三方的杰出人才,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各逞英雄,展示了政治、外交、军事方方面面的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在这气势之大,人才之多,战争规模之壮阔,矛盾斗争之复杂的战争中,周瑜是一位联接曹、刘、孙三方的枢纽式人物,他的指挥战争的天才艺术得到了充分发挥。可小说家描写的重心,却是以周瑜来烘托诸葛亮。周瑜的才略,连身经百战的曹操都被玩弄了,可往往一遇到诸葛亮,就只能望其项背。草船借箭,展示了诸葛亮出神入化的才能和谋略,最后逼得周瑜不得不承认“吾不如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体悟到,这首小诗的“伏”字之妙。但如果将这首小诗孤立出去,可以说是无甚特色的一首平平的小诗。它之所以生辉,在于与小说情节相辉映,是小说情节的整体美托出了诗歌美。
上一篇:三国诗词《苗泽遭斩》原文|译文|赏析
下一篇:三国诗词《董卓之死》原文|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