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商山又称地肺山、楚山,在今陕西省东南部商县、洛南一带。秦朝末年,“商山四皓”曾隐居于此。温庭筠于唐宣宗大中末年,从长安赴襄阳途经商山时作此诗。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鲜明地勾勒出山区冒寒早行的图景,格调清峻,体物工细。
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是写清晨起来,牵出马匹,马铃丁当响起来,旅客登程,不禁动了思乡的悲愁。“晨起”一词扣紧了诗题中的“早行”二字。诗句接下来很自然地写出早起的典型场景和感受,颇具代表性。由于交通不便,人生地疏,远行在外,很容易引起旅客思乡之情。所以“客行悲故乡”真实地概括出他乡游子共同的心理状态。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的是鸡鸣之声从月色朦胧下的茅屋小店里响起,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木板桥的白霜上。此二句紧接首联,未用一个虚词,也未用一个动词,全用名词造句, 但给人以动感,既写出了早行所见的景,也表现了旅客征途的苦,还有那莫可名状的愁,实在销人魂魄。当然妙就妙在诗人并没有直说出此种感受,却让你从字里行间体味到。千百年来,此二句已成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奇对绝唱,令众多学子拍案叫绝!
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说槲树的老叶洒满山间古道,枳树的白花在驿站墙畔盛开。槲路落叶、枳丛开花,常识告诉人们,这乃是商洛山区特有的春日景象。那朵朵白花照眼明,也给诗人带来刹那的欣慰。但良辰美景似虚设了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啊!
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紧承前面旅途的景色,也恰是这般迷人美景,勾起善感多愁人的乡思:在杜陵老家、曲曲弯弯的池塘里,有多少水禽在凫游嬉戏,我不是即刻就要在岸边,或在门口、庭院与家人执手相聚了吗?但,这只不过是出门人的一场极短促的春梦而已。这结笔是那样令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尾之“杜陵梦”与首之“悲故乡”两相呼应,突出“思乡”主题,构思谨严。
本诗抓住“早行”二字作文章,着力描写春寒料峭之晨,诗人在商山古道所见景物,表现出远行的辛苦和羁旅的乡愁。在诗人笔下,情景相生,音韵铿锵,意象俱足,使本诗以迷人的意境、鲜明的形象,概括出他乡游子的共同心理感受,耐人寻味。
上一篇:《咸阳西门城楼晚眺·唐·许浑》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城南·宋·曾巩》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