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首家喻户晓、人人赞赏的名诗。前人众口交誉:“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严羽《沧浪诗话》)“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吴昌祺《删订唐诗解》)“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唐诗别裁》)
它也是一首传说纷纭的诗。一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抒怀,但一见崔诗,即叹然而止,题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而去。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从中可见人们对这首诗的赞美之意。另说黄鹤楼因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因名其山为黄鹤山,山上的楼也因此而以黄鹤名(《齐谐志》)。又说费文祎登仙后驾黄鹤归来,在此山休息,山、楼因此而得名(《唐诗鼓吹》转引《鄂州图经》语)。还说荀环爱好道家修仙之术,曾在此山见仙人乘黄鹤而下,与他同饮美酒,饮毕即骑鹤而去(《述异记》)。山与楼是因黄鹤仙人而名闻天下,还是因为本有黄鹤山黄鹤楼,后人附会成众多传说,今天已不可考,也不必考了。
这是一首人人皆知的名诗,之所以成为名诗,在于它真挚的感情、高远的旨意、优美的格调与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法。
首联述神话传说:壁上画鹤,画鹤下壁而舞。黄鹤翩翩飞舞,仙人乘鹤远去,至今踪迹杳然,留下的只是这座雄伟壮丽的黄鹤楼。这两句给人留有充分想象的时间、空间,不禁使人思接千载,遥视万里。
颔联承上而下,借传说生发开去,以本属虚无的仙人乘鹤而去的故事,以无说有,反说黄鹤一去不返,给人以奇丽之感,向往之情:黄鹤去而不返,它离去千载,如今又在哪里?是否还会飞抵这儿?它在别处是否也留下了同样令人神往的传说?千年以来的人们,都曾盼望有人能给予回答,希望能亲眼见到这个美丽传说的延续。但谁也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谁也没有再见,也不可能再见这美丽传说的重现。即使在楼旁不停掠过的白云,也难寻黄鹤与仙人的踪影。
一、二联极写虚无之事,三、四联则实写楼中所见以及由此引起的乡愁。诗人登楼所见,夕阳晚照下的白云飘忽变幻,满山满川的花草绿树点点片片,飞蝶鸣鸟忽起忽伏。而眼底的鹦鹉洲又不能不使人想起汉代被江夏太守黄祖杀掉的《鹦鹉赋》的作者祢衡的不幸遭遇。“芳草萋萋”四字,暗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典,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末联的乡关之思和失意之情:登楼远眺者心中惆怅不已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和游子有家难回的遗憾。
这首诗前两联“黄鹤”二字连续出现,平仄并不合律,颔联也不对仗。后面两联才整饬归正,遣字用词都合乎律诗的要求。古往今来,许多合律的诗并不流传,而这首并不严守格律的诗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传颂不息。看来诗歌的格律固然重要,而诗歌的意境才是它的生命所在。
上一篇:《鹿柴·唐·王维》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