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陕西省·五丈原》古诗词赏析大全
五丈原武侯祠
五丈原,在陕西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处,高1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为深沟,地形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地。三国时,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兵于此。建兴十二年(234年)春,他率10万大军出师伐魏,由汉中取道斜谷,进驻五丈原,魏将司马懿闭宫坚守,不敢出战,相持100余日,其年秋八月,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在这里病逝于军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引起后世无数英雄志士的慨叹。五丈原后有地名落星湾,据《晋阳秋》载,诸葛亮死时有大星“赤而芒角”,坠于此地,故名。在五丈原北端建有诸葛武侯祠,祠内有明、清楹联匾额,诗词碑碣多块,献殿内墙壁上嵌着宋代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石碣40方,前有明太祖朱元璋御题石刻“纯正不曲,书如其人”8字。附近还有葫芦口、魏延城等。
蜀相西驱十万军,秋风原下久徘徊。
长星不为英雄住,夜半流光落九垓。
[诗名] 五丈原
[作者] 胡曾
[注释] ●西驱:指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从斜谷出师伐魏。蜀在魏之西,故言西驱。十万:《晋书·宣帝纪》:“(青龙)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秋风句: 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秋八月卒于五丈原军中。●长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晋阳秋》载,诸葛亮死时,“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九垓: 九重天。这句是说明亮的大星夜半时分从九天落下。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诗名] 怀贤阁(全诗20句)
[作者] 苏轼
[注释] ●怀贤阁:作者自序:“是日至下马碛,息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斜(ye) 谷:为终南山的谷名,南口叫褒,北口叫斜,为古时往来秦岭南北的重要通道,诸葛亮伐魏多次由这里出兵。●犬牙: 言山势如犬牙交错。●郁屈: 曲折蜿蜒。●汉巴: 汉水巴山,泛称蜀地。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师出蜀地,进驻五丈原,与北军相持。●往事二句:言蜀魏争战的往事早已随白云消散,但五丈原古战场却依然傍着渭水、斜水而千古长存。●吊古: 凭吊往古的事迹。●悲笳: 悲凉的笳声(笳是古代军中所用的号角)。这两句言“我”来到这昔日诸葛亮出师伐魏的故地凭吊,在悲笳声中不禁怆然泪下。
蜀相扬声欲取郿,关中形势已全窥。
当时不是长星坠,席卷中原未可知。
[诗名] 五丈原怀古
[作者] 蒋子奇,字颖叔。宋神宗时进士,又举贤方正,任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被贬官。后任淮东转运副史,在任兴修水利,升江淮荆浙发运使,宋徽宗时拜观文殿学士。
[注释] ●郿: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三国时为蜀、魏交兵之地。五丈原即在旧郿县西南。●席卷: 如同卷席子一样全部占有。末二句是说如果诸葛亮不死在五丈原,也许真能北伐中原取得成功呢!
长蛇成八阵,渭水鼓雷波。
地据三分少,公才十倍多。
慨吟梁父韵,常叹大风歌。
日月光同烈,青编永不磨。
[诗名] 五丈原怀古
[作者] 张奭,元代人,曾官佥事。
[注释] ●八阵:古代的 一种战阵。相传诸葛亮有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翼、握机、连衡等八阵。在四川奉节、陕西沔县等地都有八阵图遗址。●雷波: 形容波涛之声如雷。●梁父韵: 即 《梁父吟》,又作《梁甫吟》,乐府古曲名。《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大风歌: 即汉高祖刘邦在沛中所作《大风歌》,此处喻指汉室的帝业。此句意思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复兴汉室,也就是复兴汉高祖刘邦的事业,但历经磨难,且终未成功,因此常常慨叹。●烈:光明。这句是说诸葛亮誓死报国的精神如同日月一样光明。●青编:史册。古时以竹简记事,故称史册为青编。●不磨: 不可磨灭。
一片西原土,空埋尽瘁身。
凄凄烟树冷,似泣汉家春。
[诗名] 五丈秋风
[作者] 王祎,字子充,义乌 (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师事柳贯、黄溍,以文章著名。明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修 《元史》,书成,升翰林待制。
[注释] ●西原:五丈原。●尽瘁:尽心竭力、不辞劳瘁。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言五丈原土中埋着尽瘁而死的诸葛亮。实则诸葛亮并未葬于五丈原,而葬于陕西省勉县定军山下,此处只是代指。●汉家:指刘备所建立的蜀汉,也是指刘邦所开辟的汉家天下。
莫恨长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已沾巾。
天应留得生司马,归作当年取魏人。
[诗名] 落星湾
[作者] 高启
[注释] ●落星湾:地名,在歧山五丈原后。相传诸葛亮死时有大星坠于此地,故名。●出师句:此句化用杜甫《蜀相》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之句。●生司马: 指司马懿。据《汉晋春秋》载: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在姜维指挥下,“反旗鸣鼓”,回击魏军,司马懿不敢再追,率军撤回,民间俗谚云:“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取魏: 司马懿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把持曹魏朝政,杀戮曹魏宗室大臣,终于由其孙司马炎灭魏建晋。末二句是说上天没有让诸葛亮灭掉司马懿,是要让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
风日高原暮,松杉古庙阴。
三分扶汉业,万里出师心。
星落营空在,云横阵已沉。
千秋一瞻眺,梁甫为谁吟。
[诗名] 五丈原怀古
[作者] 何景明
[注释] ●风日二句: 写五丈原上晚风阵阵,诸葛庙前松杉成荫。●三分二句:言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情况下,鞠躬尽瘁扶助蜀汉大业,并不辞万里,出师北伐。他的一片丹心都反映在《出师表》上。●星落二句:说诸葛亮早已逝去,他在五丈原扎营的遗迹犹存,天空云气仍在,但八阵图却已沉入江中。●千秋二句:说我于千年之后来此瞻仰,也想吟一曲诸葛亮爱咏的《梁甫吟》,但贤人已逝,对谁而吟呢?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诗名] 武侯庙
[作者] 杨慎
[注释] ●沄沄:水流动貌。●曛:黑,暮。●旧业:指汉朝帝业。●后主:即蜀汉后主刘禅。●正统:指诸葛亮辅佐的蜀汉代表着汉朝正统。结尾二句是说虽然在三国争战中蜀汉失败了,但诸葛亮为兴复汉朝正统王业的精神却万古长存。
赤帝子孙燃爝火,南阳蟠龙不得卧。
天定三分汉鼎破,秋风惨黯大星堕。
前出师,后出师,成败利钝未可知。
臣身死,心不死,灭魏吞吴事竟止。
五丈原头落日高,白帝城边怒风号。
丹旐西归泣杜宇,萧萧故垒卧蓬蒿。
[诗名] 五丈原怀古
[作者] 万方煦,清代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生平未详。
[注释] ●赤帝子孙:指刘备。汉高祖刘邦自称赤帝,刘备自称系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爝火:古代烧苇把以祓除不祥,称为爝,爝火即除恶之火。汉代主火德,燃爝火即指刘备起兵兴复汉室。●蟠龙: 卧龙。指诸葛亮。此句是说由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决定不再隐居,离开南阳,出山扶刘。●汉鼎破: 喻东汉政权灭亡,分为魏、蜀、吴三国。●大星堕: 指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成败利钝: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利钝,即顺利或困难。●事竟止:指诸葛亮统一中原的事业中道而止。●丹旐西归:指诸葛亮死后灵柩送回西蜀。旐是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俗称魂幡。●泣杜宇: 言蜀中的杜鹃鸟都为诸葛亮之死伤泣。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杜宇是古代蜀国国王,号为望帝,后归隐,让位于其相开明,时值二月,子鹃鸟啼,蜀人怀念他,因呼鹃鸟为杜鹃。一说望帝死后其魂化为鹃。诗文中常以杜宇代指杜鹃。●故垒:指诸葛亮在五丈原的营寨遗址。垒,指军营四周所筑的堡寨。蓬蒿:草名,茼蒿的俗称。此处泛指野草。
英风尚想建兴年,汉祚存亡重仔肩。
二表切陈唯报主,三分已定欲回天。
雌雄决策羞曹魏,生死怜才只晋宣。
千载斜川呜咽水,春耕犹是旧屯田。
[诗名] 五丈原怀古
[作者] 方六琴,清代人,生平未详。
[注释] ●建兴: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出师伐魏,驻军五丈原。●汉祚:汉朝的国统。●仔肩:担负的任务。这句是说诸葛亮肩负蜀汉王朝存亡的重任。●二表:指诸葛亮向后主上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切陈:痛切陈述。这句是说诸葛亮在前后《出师表》中痛切陈述北伐的重要性和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心志。●回天: 比喻扭转极难挽回的形势。这里是指诸葛亮在三国鼎立之际力图兴复汉室、统一天下。●雌雄句:《晋书·宣帝纪》载,诸葛亮进兵五丈原,屡次挑战,司马懿坚壁不出,诸葛亮便派人给他送去妇女服饰羞辱他。●怜才:爱才。晋宣:指司马懿。他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赠他为宣王。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察看蜀军遗留的营垒,赞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旧屯田:诸葛亮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怕军粮不继,便分兵屯田。末二句是说斜谷的流水千载之后还在为诸葛亮之死呜咽,农民们正在诸葛亮当年分兵屯田的土地上春耕。
上一篇:关于描写《陕西省·乾陵》古诗词赏析大全
下一篇:关于描写《甘肃省·兰州》古诗词赏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