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安徽省·天柱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天柱山,又称皖公山、皖山、潜山、霍山,在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是霍山山脉的主山,海拔1500米以上,为安徽省江北第一高峰。相传周朝大夫皖伯封国于此,故古名皖山,也是安徽省简称“皖”的起源。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曾登此山祭天柱,并封此山为南岳。今祭台遗址尚存。此山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天狮等42峰,有麒麟、熔药等16岩,有霹雳、鹦鹉等53怪石,还有17崖、25洞、18岭、13井、7关、8池、48寨等各处奇景。这里遍山秀竹奇松,流泉飞瀑,奇花异草弥漫山谷,雾潮云海苍茫无际。《天柱山志》说: 天柱山 “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 主峰天柱峰,拔地840米(海拔1750米),摩崖刻有“孤立擎霄”4字,横书有“中天一柱”,直书有“顶天立地”,十分壮观。天柱峰南瞰长江,北负淮水,下临皖江,碧流如带,它是皖南与皖北的分界线,峰南为皖南,山阳之水入长江;峰北为皖北,山阴之水入淮河。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过灵异。
[诗名] 江上望皖公山 (全诗12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江上:宿松县长江江面上。●清晏:晴朗无云的天气。《汉书·扬雄传》:“于是天清日晏。”●巉绝:形容山势高峻。陆游《入蜀记》:“太白 《江上望皖公山》诗云 ‘巉绝称人意’,‘巉绝’二字,不刊之妙也。”●沧江:泛称江。因江水为青苍色。
大徽星斗拱瑶台,圣祖灵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香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诗名] 题天柱山
[作者] 白居易,此诗选自《安庆府志》。
[注释] ●大徽:星名,即太微,帝座星。《易林·乾之丰》:“大徽帝室,黄帝所宜。”●圣祖:指汉武帝。据《后汉书·郊祀志》:“元封五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灵宫:指天柱山南岳庙。据王先谦《汉书补注》:“县 (潜山)南有天柱山,即霍山也,有祠,南岳庙。”●九垓:指九重天。●洞门:指天柱山主峰区的司元洞门。司元洞为一巨大岩洞,可容万人,洞口有石梯、石栏、石床、石桌、石凳、石灶,坐此可观奇峰怪松,为天柱奇胜之地。●左慈:汉末方士,字元放,庐江 (今属安徽) 人,居天柱山,得石室丹经,传说有神术。●紫清: 天山神仙居处。
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
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
凭虚鸾鹤随,举步烟云绕。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诗名] 登天柱山
[作者] 李庚,宋临江(今四川忠县)人。流居天台。绍兴进士,曾知袁州。
[注释] ●天柱峰: 为天柱山的主峰,又名司命峰。因峰陡,直如笋尖,故俗称“笋子尖”。峭壁巉岩,突起如柱,拔地约840米,周围数里,摩崖刻有 “孤立擎霄”、“中天一柱”,横书于其上,“顶天立地”直书于其下,万山拱卫,屹然独尊,为淮南、江北诸峰之冠。●蓬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争似: 哪里比得上。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诗名] 天柱峰
[作者]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均有贡献,是南宋“程朱学派”的领袖。
[注释] ●斡(guan,管)维:亦作管维,转运之枢纽。《楚辞·天问》: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王逸注: “斡,转也;维,纲也。言天地昼夜转旋,宁有维纲系缀其际?”●立极:建立四极。古代神话认为天的四方尽头有四根柱子支撑着,为四极,此指天柱山。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诗名] 莲字崖
[作者] 苏轼,游天柱山时,作此诗凭吊李白。
[注释] ●莲字崖:又称“诗崖”,在天柱峰下谷口,相传是李白到天柱山题咏之处,当年崖壁刻有李白的诗,因李白号青莲居士,人称李青莲,故称莲字崖。●先生:对李白的尊称。仙去,老人去世;也叫仙逝。●拂拭句:苏轼来此看李白诗刻,由于年代已久,字迹不清,上有土、苔,苏东坡以袖拂拭观看。后来苏轼的诗也刻在此诗崖上。现在苏诗摩崖石刻尚隐约可见,而李诗因年代太久远,已不可辨识。●尘心句:说明苏轼对李白的敬仰,以及对李白诗句的赞赏,说蒙有尘土的心灵和有病的眼睛都被其诗句所震醒。
不曾凌绝顶,宁识皖山高。
身在层霄上,江湖一羽毛。
[诗名] 皖山高
[作者] 胡缵宗,字可泉,一字世甫,自号鸟鼠山人。明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进士,历官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后为仇人所陷,革职归乡,筑室著书。
遥见天柱峰,蔼蔼孤云山。
仙翁知我来,双鹤盘筇杖。
上山扫碧霞,下山凌苍莽。
翩然咫尺天,相随愧酬唱。
[诗名] 马上见天柱山
[作者] 胡缵宗
[注释] ●蔼蔼:形容山色暗淡不清之貌。●筇(qiong,穷)杖:手杖。●碧霞:碧空中的云霞。●苍莽: 无边无涯,茫茫一片。凌苍莽:如同四面凌空。
淮南胜地称舒州,人烟浩渺林木稠。
山奇水秀足灵秘,古云十景何清幽。
嵯峨天柱起天杪,俯视群峰绝低小。
悠悠深涧出前山,一色瑶光净如洗。
天生好境在人世,阆苑蓬莱奚足贵。
何当结屋傍潜峰,收拾诗瓢贮清气。
[诗名] 潜山古风 (全诗48句)
[作者] 罗庄,明代庐陵 (今江西吉水县) 人。
[注释] ●舒州:古州名,即今安庆地区,宋改安庆府,潜山县旧属安庆府。●十景:潜山十景为舒台夜月、乔公故址、吴塘晓渡、诗崖漱玉、酒岛流霞、山谷流泉、石牛古洞、九井西风、天柱晴雪、丹灶风烟。●天杪:谓天之最高处。●瑶光:白色的光。指雪崖瀑布。《潜山县志》:“有雪崖,瀑布万丈,莹然如雪。”●阆苑蓬莱:古代神话中神仙的居处。●诗瓢:《唐诗纪事》:“球(唐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拈稿为圆,纳之大瓢中。●清气: 谓清净而不受尘世烦扰之气。
天柱峰高俯皖山,千寻耸立苍冥间。
三台森列如拱揖,狮子麟角相回环。
当年汉帝钦嶙峋,潜岳封移南岳尊。
中有桃花开五色,令人不忆武陵春。
[诗名] 天柱峰 (全诗12句)
[作者] 姚琅,号书岑,清浙江石门人。康熙九年任安庆知府,在职13年,政绩卓著。
[注释] ●俯皖山:因皖山数天柱峰最高,故云。●三台:皖山有3座炼丹台,相传为左慈炼丹处。●狮子、麟角:两峰名,《潜山县志》:“狮子峰,在天柱山下,有路通天地绝顶。”“麟角峰,谷山顶最高台。”●桃花开五色: 天柱山有桃源洞。《潜山县志》:“其洞有桃,其花五色,其实可食。”●武陵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记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事。最后两句是说天柱山春色可与“桃花源”媲美。
潜岳高盘接大荒,皖公烟树郁苍苍。
霜华两鬓龙眠客,天柱峰头望故乡。
[诗名] 登天柱山
[作者] 程瀛,字芳林,号芝圃,安徽桐城人。
[注释] ●大荒: 广大的原野,极言其旷远。●皖公:即皖公山。●烟树:谓树木连荫,远看有如烟雾笼罩。●霜华两鬓:两鬓斑白如霜,谓年岁已高。●龙眠客:安徽桐城县有龙眠山,作者为桐城人,故自称龙眠客。
山势螺旋宛转通,大山却在小山中。
细从 《尔雅》 论宫霍,李郭从前注未融。
[诗名] 霍山道中
[作者] 凌焕,字筱南,安徽定远人,清道光举人,曾任江宁盐巡道。
[注释] ●霍山: 即潜山。天柱、皖公诸山之总称。●《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汉初学者缀缉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霍:在《尔雅·释山》中有“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李郭:李即唐代李善,郭即晋朝郭璞。因二人均注释过《尔雅》,故连称。●未融:意为不大确切。
起突玉柱啸雷急,万壑千峰拱卫奇。
挟起风涛向九垓,满身披挂紫霞衣。
[诗名] 天柱山天柱峰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九垓: 九天之上,九重天。
雄狮四顾昂头吼,风谷悸音霓栗抖。
扑朔云岩蹄脚移,踏雷欲向海天走。
[诗名] 天柱山天狮峰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天狮峰: 为天柱山第三峰,形若猛狮,昂首如顾。上有狮子石,狮口伸出一石,似舌头,故又称“崖舌石”;其峰顶平坦,峰下有洞,可通千丈崖;与麟角、翠花、覆盆诸峰组成东关诸峰,云海汹涌时,座座峰尖宛如海中岛屿。
上一篇:关于描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天池》古诗词赏析大全
下一篇:关于描写《山西省·太原》古诗词赏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