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长城》古诗词赏析大全
长城,又名万里长城,是我国最伟大的古建筑。其工程之浩大,规模之雄伟,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远自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防御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骚扰而筑起高大的城墙,这是长城的起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征用数百万役卒,将燕、赵、秦长城连结起来,修成了一道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以后历代对长城继续维修使用。至明代,北方有蒙古族进攻,东北有女真族崛起,为加强边防,又全面整修,西起嘉峪关,东达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伟大的,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修筑长城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秦朝,统一六国后,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在崇山峻岭中将它连结起来,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多少役卒惨死在工地,更不用说劳动之繁重,生活之艰苦,这在历代诗歌中多有反映。
长城(金山岭)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诗名] 长城民歌
[作者] 秦朝民歌,被魏晋杨泉引入《物理论》,后又被北魏郦道元转引入《水经注·河水》中。是秦朝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首诗歌作品。
[注释] ●举:婴儿初生,母亲给洗澡,吃奶叫作举。勿举,就是不要养活。●哺(bu)用脯(fu):用精食喂养。此前二句意思是“生男不如生女”。唐杜甫《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张籍《筑城词》中“家家生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元代戴良《凉州行》中“君不见古来边城多战死,生男岂知生女强”等,无不受此句的影响。●不见二句:意思是说“君不见长城之下,都是筑城壮士的尸骸啊!”深刻地反映了秦王朝的暴虐政治在修筑长城时给人带来的灾难。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诗名] 饮马长城窟行 (全诗30句)
[作者] 陈琳,字孔璋,东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掌管书记,后归附曹操。他的诗歌仅存4首,此诗描写了筑城劳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传达了人民的呼声。
[注释] ●长城窟:长城近边的泉眼。●长城吏:监督修长城的官吏。●慎莫句:千万不要拖延太原士卒的服役期限。●连连:形容长城连绵不断。●内舍:筑城士卒的家。●相撑拄:交互撑拄着,杂乱地堆在一起。最后两句是引用秦朝《长城民歌》。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
饥时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
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
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诗名] 胡笳十八拍 (第六拍)
[作者] 蔡琰(yan),字文姬,东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著名学者蔡邕之女。东汉末动乱中被掳入匈奴,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后被曹操重金赎回,再嫁董祀。
[注释]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拍:节拍,此处作“首”字解,《胡笳十八拍》就是《胡笳十八首》。●酪:用马牛羊乳炼制的一种食品,北方少数民族常食用。●陇水:即今东峪河,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流入临洮县境,注入洮河。●杳(yao)漫:遥远。●行李:旅行时携带的东西,借指旅程。
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
朝餐不免胄,夕息常负戈。
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
[诗名] 从军行 (全诗20句)
[作者] 陆机,字士衡,西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以文名,所作《文赋》,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文献。
[注释]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西》,内容都是写军旅战争之事。●四遐:四方极远的地方。●陟(zhi):登上。●五岭:泛指南方山岭。●阿:凹曲处,也指近边之处。●朝餐二句:写士兵们为保持高度备战状态,吃饭时都全副戎装,晚上睡觉时还带着戈矛兵器,也说明生活之艰苦。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汉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诗名]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全诗30句)
[作者] 杨广,即隋炀帝,公元604至618年在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此诗是他出征辽西,经过长城时所作。他在位期间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同时也在北方进一步修筑长城,大业三年(607年)及四年(608年)连年发丁男数百万,在秦、汉长城基础上加筑内外长城。结果由于赋役繁重,民不堪命,群雄四起,他本人也被臣下所杀。
[注释] ●横汉句:汉,即天河,也称天汉、银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天上的银河南北向,地上的长城为东西向,故称“横汉筑长城”。●岂台句:说这岂能是我小人的智慧。台(读yi),“我”的意思。《书·说命》:“以辅台德。”小子:是自称的谦词,杨广自指。●先圣:指秦始皇、汉武帝等下令修筑长城的帝王。●营:经营、计划修筑。●树兹二句:说修筑万里长城是先朝的圣君确定的巩固万世基业的英明决策,是为了防御匈奴,使亿兆人民安居乐业。隋炀帝在这里既有做作的自谦,又有将自己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比的自我标榜。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诗名] 北风行 (长诗,选6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燕山:泛指燕地之山,即今河北省北部山区。●雪花大如席:极言雪花之大。此种夸张手法在李白诗句中屡见不鲜。●思妇:思念丈夫的妇人,从诗句可知为征人之妇。●双蛾摧:蛾,喻女子之眉。双蛾摧,即蹙眉思夫。●念君句:士兵出长城作战,时当12月寒冬,其妻想念在长城作战的夫君正受严寒之苦。诗句声调激楚,动人心弦。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
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长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纷纷。
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
[诗名] 捣练子
[作者] 唐朝民歌,是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
[注释] ●捣练子:唐朝民间词调的一种。●孟姜女:杞梁与孟姜本为《左传》中记载的故事人物,唐人将其移植为男修筑长城,女送衣寻夫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孟姜女哭倒长城”,均反映了劳动人民为修城作出了重大牺牲。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摩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诗名] 寄哥舒仆射 (全诗20句)
[作者] 韩翃,字君平,中唐诗人,南阳(今河南沁阳)人。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注释] ●哥舒仆射:哥舒;复姓,原为突厥部人。仆射(yi),官名,唐代尚书省设左右仆射。哥舒仆射究系何人,未详,但从此诗可看出该将领能摒弃民族偏见,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境安全,以万里长城为家,一生报效国家,实难能可贵。●紫文绶:唐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色带花纹的印纽丝带。《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黄金勒:以黄金为饰的马笼头。●高视句:即高视阔步,瞧不起那些少壮而居高位者。黑头翁,古时称少壮而居高位的人为黑头公。●白骑贼:指北方匈奴入侵者。●牙门将:把守军营门口的将领。营门也叫“牙门”,门口置牙旗,此处泛指边关之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名] 雁门太守行
[作者]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没落,生活困顿,命运坎坷。在文学上有成就,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创造出瑰丽诗境。此诗也是独具风格,其意境苍凉,语言悲壮,诗的第一句常被后人引用。
[注释] ●雁门太守行:雁门,古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有长城重要关口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是古代从塞北通向山西及华北平原的要道,自古为戍守重地。《雁门太守行》则是以地而名的古乐府曲调名,多用来反映征戍之事。●城欲摧:此处“城”既可指被敌军围困的城廓,也可以是面临来犯之敌的长城关隘,从第4句紫塞的含意看,宜理解为长城的关城。“城欲摧”形容形势之严峻。●甲光句:形容铠甲在太阳照射下闪耀着片片金光。此句写讨伐敌军的战士的武勇。●角声:古代军中的号角,其作用相当现代的军号。●塞上:指长城之上。●燕脂:同胭脂,这里形容长城的颜色。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易水:燕地之河,源出河北易县。●霜重句:说因霜太重,鼓声低沉。●黄金台:《上谷邵国图经》:“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玉龙:宝剑名。此处泛指兵器。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着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休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诗名] 筑城词
[作者] 张籍,字文昌,中唐诗人;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他是一位关心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首诗就是反映人民修筑长城的苦难的一首乐府诗。
[注释] ●杵:夯土筑城的一种工具。●重重句:一重一重的土把城筑得很坚固,还要用铁锥刺下去探测一下。●军吏句:军吏拿着鞭子催促筑城士卒快干,不能怠慢。●来时句:说来沙漠已经一年了。碛(qi),粗砂。●家家二句:言家家养男孩子都是为了当门立户的,今天却成了君王长城下的土,也即因修长城累死、病死于长城脚下。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成尘,冤名不入土。
[诗名] 长城 (全诗12句)
[作者] 于濆,字子漪,晚唐诗人。作者这首诗是说秦始皇与蒙恬,尤其是大将蒙恬,在修筑长城上是有功的,对蒙恬受害而死寄予了同情。
[注释] ●蒙氏:指秦大将蒙恬。《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将:把。●版筑:原指筑土墙的夹板和夯土的木杵,引伸为筑土墙,此处指筑长城。●十年句:蒙恬从出兵逐匈奴,修长城,到被逼自杀,居上郡共13年(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9年)。此句十年是约数。●四海句:言秦始皇死后,江山易主,昏庸的秦二世继位,而实权落在奸相赵高手中。●冤名:秦始皇暴死后,赵高串通胡亥,伪造秦始皇诏书,给蒙恬加上诽谤不忠的罪名,赐蒙恬死,蒙恬被逼自杀。最后两句是说,纵使蒙恬的骨骸化作尘土,但他蒙受的冤屈是不能埋入土中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名] 从军行 (七首其二)
[作者]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京兆长安人,因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丞,人称王江宁,故一说其为江宁人。一生官位不高,但遭过多次贬谪,安史乱后还乡,为刺史闾丘晓杀害。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描绘自然风物,亦贴切感人。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注释] ●琵琶句:说军中宴乐时琵琶曲随着舞蹈的变换,又翻出新的曲调。●总是句:说尽管琵琶换新的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关山”既是实际的边塞关山,也是唐时乐府古题“关山月”,多抒伤离之情。因此这“关山”二字,一语双关。●撩乱句:说曲调总是扰动着征戍者的心,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想听。●高高句:以景结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既写出征戍者的乡愁,又有对祖国山川深沉的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名] 出塞 (二首选一)
[作者] 王昌龄
[注释] ●秦时句:此句不仅声调高昂,气势雄浑,而且是最耐人寻味的句子。手法是互文修辞,原本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用了“秦”、“汉”二字,使人们自然想到后面的“万里长征人未还”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悲剧,“不教胡马度阴山”,也是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的愿望。●龙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龙城,指卢龙城,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不教:不让。胡马:即胡骑,指敌人军队。●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秦汉长城傍阴山而筑。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万里防胡城。
[诗名] 长城
[作者] 胡曾,字秋田,邵阳(今湖南邵阳)人,唐咸通中登进士第,为汉南节度府从事。工诗能文,颇负才名。所作《咏史诗》157首,皆为七言绝句,各以地名为题,自共工不周山,迄隋代之汴水,追述兴亡,意存劝戒。此即为其中的一首。
[注释] ●祖舜宗尧:我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二帝,有圣德,能禅让天下,不私君位,在位之时,天下太平,孔子与孟子极为称颂。《礼·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孟子·滕文公》:“言必称尧舜”。●苍生:古代诗文中称百姓为苍生。《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晋书·王衍传》:“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旁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诗名] 饮马长城窟 (全诗28句)
[作者]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他的诗作在当时负盛名。
[注释] ●耆老:70岁以上老人为耆老。●天实句:实际是天亡秦,而不是北方胡人灭秦。这里的天是指的人民百姓群起而反秦,是天怒人怨之意。●祸起萧墙:祸从内部起。萧墙,屏风。《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尤,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的意思是季氏之忧在内而不在外,后世就用以表示祸由内起。诗句说秦始皇筑长城,本想挡住北方胡人,以保自身安全,结果,推翻他的是由陈胜、吴广起义所引发的人民反秦战争,是内部的根源。●渭水咸阳不复都:咸阳在渭水之滨。刘邦攻入咸阳,秦始皇的孙子投降,接着项羽进入咸阳,用火烧毁包括阿房宫在内的秦王宫殿,咸阳城也就烧得所剩无几了,史载:大火一连烧了3个月,咸阳就从此不再成为国都,秦朝也就灭亡了。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诗名] 长城
[作者] 褚载,字厚之,唐朝末年人。
[注释] ●蕃戎:北方民族。古时称北方民族为外族。蕃,同番,外族的意思。戎,西戎,当时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临洮:今甘肃岷县,为长城的西头。●焉知句、不及句:秦朝传二世即亡,所以诗说哪里知道这绵亘万里、高接云天的长城,还不及帝尧三尺高的土阶能致太平盛世。
长城怀古处,身在日华东。
水出卢龙塞,山连碣石宫。
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云海鸿蒙气,归帆杳霭中。
[诗名] 出都
[作者] 马祖常,字伯庸,元代人,世为雍古部人,居天山(今新疆)。其高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以马为姓。元统中任御史中丞等职。工诗文,尤致力于诗。
[注释] ●出都:出元代京城,即今北京。●日华东: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站在极东的位置。●水出二句:大都的水源出于卢龙塞,大都的山与碣石宫相连。卢龙塞,见王昌龄诗“龙城”注。碣石宫,《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邹衍至燕,(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这一联借用典故,明写山水,暗里追念曹操和燕昭王。●沙鸥二句:用沙鸥总是白色的,而霜树每至深秋倏忽变红,抒发大自然永恒而人世沧桑之感。
漠漠黄沙万里城,昔人曾此驻秦兵。
旌旗影动胡尘没,笳鼓声寒塞月明。
马邑荒烟迷故堞,雁门残火照颓营。
谁知再世归隆准,长使英雄泪满缨。
[诗名] 长城
[作者] 陈颢,明朝人。
[注释] ●马邑:古县名,秦首置,治所在今山西朔县。后世曾改为郡。故堞,旧城墙。●雁门:指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首置,辖今山西北部和今内蒙古南部部分地区。●隆准:高鼻子。此处代指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缨:帽带。
金墉迤逦倚山尖,想像当时守备严。
但拟天骄祛冒顿,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
自是天心无定向,从来违顺卜黧黔。
[诗名] 望长城作
[作者]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乾隆帝。他不仅在政治上颇有作为,而且还是位创作宏富的诗人,现存诗5集,共43580首。此为作者第一次东巡盛京(沈阳),过长城时所作。
[注释] ●金墉(yong,庸):金城,指长城的坚固。墉即墙。●迤逦(yili,移里),曲折连绵。●但拟句:此句化用杜甫“拟绝天骄拔汉旌”之句,意思是当时筑长城是为了防范匈奴。用“拟”字,在语法上有欠缺。天骄:汉代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冒顿:匈奴的首领单于名。祛:驱除的意思。●萃蒙恬:集中于蒙恬身上。蒙恬是秦朝大将,当时奉秦始皇命督造长城。百姓怨愤集中于蒙恬,实际也就是怨恨秦始皇。●千秋二句:意为山川形胜依旧,而历代兴亡的教训足以使人警鉴。取次觇(zhan,沾):随你观察、研究。取次:任意。●自是二句:意为天意无定,而是百姓的意志预示了天意。卜:预测。黧黔(liqian):指百姓。
长城设险势方豪,空忆亡羊尚补牢。
但使雄关分内外,遂教沧海动波涛。
金墉不解萧墙患,粉堞曾同束马劳。
千古人来城上望,笑他坚垒敌弓刀。
[诗名] 长城
[作者] 德保,姓索绰络,字仲容,清代满洲正白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注释] ●空忆句:《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但作者说修长城和“亡羊补牢”都是徒劳的。●金墉句:坚固的城墙解决不了内部的隐患。●萧墙:古时宅第的照壁,比喻内部。孔子曾有“祸起萧墙”之语。●粉堞:长城上粉刷过的雉堞(女墙)。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诗名] 登万里长城 (二首选一)
[作者]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清末维新运动领袖,失败后趋向保皇。此诗作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注释] ●堞(die,蝶):城墙上的矮墙,又称女墙。此处楼堞即万里长城。●旧城:指明代在居庸关、八达岭修筑的城关。●鞭石:据《三齐略记》载:“始皇作石桥,欲渡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此处借用其意:仿佛有神把无数砖石用鞭子驱赶到千峰之上,直通霄汉。●幽并:幽州、并州。均为古九州之一,其地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一带。此句写长城气势。●东穷句:写长城越过耸立的群峰,向东延伸,直到渤海。●西带句:写黄河盘绕在长城西边,映着一轮鲜明的落日。●且勿:且不要说。●造事:指建造长城的宏伟工程的事。
绵绵翼翼万里城,
中有五岳撑。
黄河浩浩流水声,
能令海若惊。
东西禹步横庚庚。
行行行!
[诗名] 出军歌 (二十四首录一)
[作者] 黄遵宪,字公度,清末诗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光绪举人,先后任驻日、美、英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回国后积极参加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放归乡里。其诗歌直接为其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服务,突出地反映中国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所作《出军歌》共24首,此为其中第4首。
[注释] ●绵绵:连绵不断貌。●翼翼:庄严雄伟貌。●五岳:中国五大名山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传说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海若,传说中的海神名。《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洪光祖补注:“海若,庄子所称北海若也。”●禹步:跛行。相传禹治水辛苦,身病偏枯,足行艰难,故名。《尸子·广译》:“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足无爪,胫无毛,偏枯之病,步不能过,名曰禹步。”●庚庚:坚强貌。《史记·孝文纪》:“卜之黾,封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释名 ·释天》:“庚,犹更,坚强貌也。”●行行行:黄遵宪《出军歌》24首,每首末句为一字重叠三次,24首的末句字连起来读为:“鼓勇同行,敢战必胜,死战向前,纵横莫抗,旋师定约,张我国权。”这又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战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名] 沁园春·雪
[作者] 毛泽东,这首词写于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第一个冬天——1936年2月。
[注释] ●北国:指中国北方。●莽莽:无边无际的大雪。●大河:黄河。●顿失滔滔:指黄河已结冰,失去汛期的波涛滚滚之势。●蜡象:白蜡色的象。高原丘陵上覆满白雪,好象成群的白象在竞相奔驰。●折腰:本指弯腰下拜,引申为倾倒的意思。●略输、稍逊:都是略为欠缺或逊色的意思。●文采、风骚:都指文学素养和词章华采。●一代天骄: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不仅攻进长城,建立了元朝政权,而且向北向西攻破俄罗斯联军,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大汗国,故称他为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只识句:大雕是一种猛禽,能射大雕,是善射者;这是说成吉思汗只善武而不能文。●数:称得起。●风流人物:原指风流潇洒的人物,这里引伸为对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上一篇:关于描写《江苏省·金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下一篇:关于描写《长江》古诗词赏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