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黄河》古诗词赏析大全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波涛滚滚,日夜奔流在祖国的北方大地上。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穿过龙门,在潼关折向河南省的中原大地,流经古都洛阳、省会郑州,以及古都开封附近,然后经河北省,在山东省利津县注入渤海,全长5467公里。因上游地区为沙漠高原,河水冲刷河床,夹带大量泥沙,水色黄浊,故称黄河。由于黄河流域是我们祖先最早聚居、活动的地区,黄帝、炎帝、夏禹、殷商、周朝,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大部分诸侯国都在黄河流域建国,因此黄河也被称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壶口)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诗名] 渡黄河
[作者] 范云,字彦龙,南朝舞阳(今河南泌阳)人。初仕齐,为尚书殿中郎;入梁为吏部尚书,与徐勉并称梁之贤相,与萧子良等为“竟陵八友”之
[注释] ●汤汤句:写黄河水势浩大,浪大流急,无法驾驭。汤汤(读shang),大水疾流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陵,同凌,凌驾、驾驭的意思。●桧楫二句:说坚硬的桧木都难以作黄河上航船的桨,只有质轻的松木船才能在黄河上行舟。楫、榜,均是船桨的意思。●空庭二句:空荡的庭院里,倒塌的房木躺在地上,荒芜的原野上残存着昔日的田埂。●寄言二句:诗人问老船工,这河水什么时候才能澄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名] 登鹳雀楼
[作者] 王之涣,字季凌,初唐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性格豪放,不愿应进士试,生平仅作过文安县尉的小官。王之涣诗风健壮雄阔,深为时人所喜爱,每一首作品出来,乐工即为之谱曲歌唱。可惜传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仅存6首。
[注释] ●鹳雀楼: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城上的一座楼,有3层,站在上面,“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黄河)。”在唐代,是著名的登高观赏河景的地方。此诗写出了诗人的胸襟,最脍炙人口。●白日句、黄河句:白日照耀着中条山,依山而尽,黄河向着大海奔腾而去。十个字就勾画出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欲穷句、更上句:要想千里远景尽收眼底,就要站得更高,再登上一层楼去。诗人总结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客观真理,和高瞻远瞩的精神。
河源发昆仑,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余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折,雄标四渎尊。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诗名] 黄河(全诗28句)
[作者] 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唐太宗。他聪明英武,兼通文学,隋末佐其父李渊起兵,平定四方,统一天下。高祖即位后封为秦王、天策上将。嗣位后,用房玄龄、魏徵等贤臣,轻刑薄赋,海内升平,世称贞观之治。
[注释] ●昆仑:黄河发源于巴颜喀喇山,而后者是昆仑山脉的一部分,自古称“源发昆仑”。●连乾句:乾坤,古指天地。此句意思是黄河上连苍天,下浸华夏大地,说明黄河之雄伟,源远流长及对人民土地的作用。●雁塞:雁,是山西与陕西北部山区代称,也称雁北。雁塞,既可指雁门关,也可指这一带的关塞,黄河经河曲自北向南流入山西与陕西之间。●龙门:山名,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陕西省韩城县东北,分跨黄河两岸。黄河自北向南,盘束在山峡之间,至龙门而山尽,两岸石壁峭立,至此山开峰阔,豁然奔放,河水冲出龙门,声如轰雷。故诗句称“声振自龙门”。●岸裂句:岸上出现新的波涛冲击的裂痕,说黄河水流湍急,河岸受冲刷。●滩余句:河滩留下旧日黄河水落后的痕迹,说明是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旧滩。●三峰:旧日黄河在三门峡处有砥柱及三个石岛,河流至此分流为三股,由三岛隔成三个“门”,三岛称鬼岛、神岛、人岛;门也分鬼门、神门、人门。唯有人门可以行船,鬼门最险。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均被炸毁。此处三峰即指三岛。●四渎:秦汉以前称江、淮、河、济为四渎,而河(即黄河)为四渎之宗(首)。渎,指有独自源头,并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清能表帝恩:古时认为黄河变“清”了,表示皇帝政治英明,恩泽惠及天下。●博望:指汉代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归途中曾探寻黄河源头,汉武帝后来封张骞为博望侯。
仰临砥柱,北望龙门。
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诗名] 砥柱山铭
[作者] 魏徵,字玄成,唐朝著名贤臣,拜谏议大夫,敢犯颜谏,前后凡陈二百余事,太宗敬惮之,封为郑国公。
[注释] ●砥柱:山名,亦名三门山,在今河南省陕县黄河中流,也称“中流砥柱”。《水经·河水》:“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北望龙门:砥柱山在龙门山之南,故说北望。●禹迹:夏禹王的治水遗迹。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诗名] 公无渡河(全诗16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黄河句:黄河源出昆仑,见前注。●咆哮句:黄河冲出龙门,声震山野,见前注。●尧咨嗟:《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尤,有能使治者?”●大禹句:传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杀湍堙洪水:急流为湍,阻塞为堙,说大禹抑洪水,导入江湖而通四夷九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名] 将进酒(长诗,选首四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天上来:黄河源出昆仑,犹如来自天上,极言其高。●奔流句:古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高堂明镜悲白发:在镜中看到白发而生悲。●朝如句:早上是满头黑发,晚上便成了白发,极言人生变化之快。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诗名]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全诗22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西岳:即西岳华山。●黄河句:从落雁峰顶望黄河,如一衣带水缭绕岳下。●盘涡句:盘涡,水中的旋涡,言水深风壮,流急相冲而成涡。毂转,旋涡如毂之转动。毂(gu),车轮中心。此句是形容河水湍急,万千旋涡,震动陕西之地,如雷鸣一般。●荣光句:语引《尚书·中侯》:“尧即政七十载……,荣光出河,休气四塞”。荣光出河,五色之光从河中出;休气,美丽的云气;四塞,炫耀四方。●千年句:《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意思是黄河千年之中也有变清之时,这预示着有圣人在世。●巨灵句:巨灵,黄河之神。华山对着河东的首阳山,黄河流于两山之间。古时传说:华山与首阳山本为一山,河水过此绕山曲行,时有洪水,后来河神巨灵以手擘(同劈)开其上,以足踏离其下,中分为二,黄河从此通过两山入海,至今巨灵的手足印迹还留在华山仙掌崖(朝阳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名] 行路难(全诗14句)
[作者] 李白
[注释] ●冰塞川:黄河每年冬春有冰期,寒潮来时“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冬春之交冰凌雍塞,可酿成水灾。●长风破浪:《晋书》:“宗慤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慤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沧海:渡大海。
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
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
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
沸沫归何处,盘涡傍此中。
[诗名] 龙门八韵(全诗16句)
[作者] 薛能,字大拙,唐代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会昌六年进士,历侍御史、都官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工部尚书、徐州节度使等。广明元年为部将所杀。薛能爱诗成癖,日赋一章,但颇狂妄自大,宣称:“李白终无取,陶潜固不刊”。
[注释] ●华夷:即华夏与蛮夷。华,一般指汉族居住区;夷,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此句是指黄河从中国辽阔的大地流过,越流越宽。●山:即指龙门山,见前李世民《黄河》诗注。●夏禹: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记载。禹治水有功,舜将天下禅让于禹,禹传位于儿子启,为夏朝,故称夏禹。●晴明雨:指龙门的天气时雨时晴。●近身二句:说当人身靠近龙门山时可被咆哮的巨浪惊得毛发竖起,怒涛声震得面对面都难以通话。●盘涡:黄河水中的旋涡。后4句极写黄河通过龙门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景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名] 浪淘沙(二首选一)
[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官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友善,两人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贬谪,后曾任连、夔、和等州刺史,官至检校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在诗坛极负盛誉,诗风雄浑爽朗,清新活泼。
[注释] ●九曲黄河:《初学记》引《河图》:“黄河九曲,长者入渤海”。●如今二句:托出黄河与天上银河相通的神话故事。晋张华《博物志》:海边有居民见每年八月按期有浮槎来去,即探奇乘槎而去,芒忽间见到牛郎织女,却不知已到了天河(银河),随槎回海后按牛郎意图访问了隐士严君平,才知自己是到了银河仙境。后人把这个故事和汉西域使臣张骞奉命寻黄河源的事牵合在一起,说张骞也乘槎去过天河,这样就将黄河与银河连在一起,似乎可顺着黄河直上银河,到牛郎、织女的家。
黄河(极目阁,郑州黄河大铁桥)
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诗名]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全诗16句)
[作者] 欧阳修,宋代文学家,诗寄梅圣俞(即梅尧臣)。
[注释] ●河水句:黄河之激流,像箭一样急而险。●谁言句:相传将佛教传入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踏一苇叶,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并到少林寺。诗句说河水湍急,苇舟渡河是不可能的。●坚冰句:黄河封冻时,可驰马而过。●树落句:黄河冲刷河岸,时而可见岸边的树被冲倒,岸土被摧。●湍惊:湍急的黄河有时改道,旧河道自然露出沙洲。●槎:舟船。●漕舟:漕,水运之义。漕舟,即水运之舟。
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啮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诗名]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全诗16句)
[作者] 梅尧臣,字圣俞,号宛陵,宋初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曾任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与欧阳修友善,诗多简淡深远,反映现实。刘克庄称他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此诗是和欧阳修原韵寄诗。
[注释] ●忧漾溢:为黄河泛滥之灾而担忧。漾溢,河水溢过堤岸,即水灾。●啮岸句:河水不断冲刷堤岸,故称啮岸侵民壤。●阁:同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名]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录一)
[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进士,因名次在秦桧之孙前,被黜落。孝宗初赐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夔州通判、宝章阁侍制。一生坚决主张抗战,数受贬迁,晚年寓居山阴。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诗词作品洋溢着爱国激情,风格奔放畅朗,沉雄悲壮。此诗是陆游的名作,笔力雄健,感慨深沉。诗中描绘了北国的壮丽河山,写出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渴望恢复河山的强烈愿望,但是昏庸苟安的南宋统治者却使他们年年失望。
[注释]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极言其源远流长。●五千仞岳:五千仞,极言其高。“五岳”中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都已被敌人侵占。●遗民:前朝的百姓,此处指金兵占领区人民。●胡尘:金人兵马扬起的尘沙。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诗名] 渡黄河
[作者]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临清(今山东临清)人。刻意为诗,闻名一时。初与李攀龙、王世贞倡导复古运动,为“后七子”之一。
[注释] ●大梁:开封的古称。●龙窟:龙栖的岩窟,指天上的银河。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雁沙:大雁翔集的沙洲。●倚剑四句:诗人触景生情,有身世飘零、前途茫茫之感。
淼淼望不极,连天送浊流。
浮沉经塞外,淘洗向中州。
鸥弄千帆雨,沙明两岸秋。
灵槎频讯问,乘兴欲遨游。
[诗名] 黄河舟中
[作者] 陆深,明代人。
[注释] ●淼淼:淼,同渺,言黄河茫茫无际。●浊流:黄河水夹带泥沙量甚大,水色黄浊,故称浊流。●经塞外:黄河在甘肃、宁夏境内,向东北流到长城外,进入内蒙古境内,以后再在山西北部,又流入长城内,古代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故称经塞外。●中州:中原,即今河南大地。●槎:木筏。此处指舟船。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诗名] 秋望
[作者]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明代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后徙河南。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反对宦官刘瑾,下狱。瑾败,任江西提学副使。他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虚浮的“台阁体”。与何景明等号称“前七子”。此诗渗透着诗人忧国深情。
[注释] ●汉边墙:指战国时赵武灵王在黄河北修的长城;汉朝时此长城成为汉帝国与匈奴的分界线。元灭亡后,蒙古人退入大漠,但仍经常在这一带进行骚扰。●客子句:说鞑靼人不把明朝守军放在眼里,常常越过壕堑,追寻离群之马,骠悍放肆。●将军句:说守边的将军腰挎箭囊,迎击敌人。天狼,星名,代指鞑靼首领。《晋书·天文志》:“狼为野将,主侵掠。”弢(tao):弓袋、箭囊。●飞輓:指运送军粮的急行役车。●白月:形容散射冷意的月亮。●闻道二句:诗人联想汉武帝时名将卫青打败匈奴,收复朔方郡,以及唐朝的郭子仪有勇有谋,任朔方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功封汾阳王,诗人渴望能出现象郭子仪(人称郭汾阳)的人才。
顺风吹浪片帆轻,顷刻奔驰十数程。
舵屋炊烟犹未熟,船头已见汴梁城。
[诗名] 黄河舟中
[作者] 于谦,明代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此诗是作者任职河南、山西巡抚时,赴汴梁途中的欣喜之作。
[注释] ●程:即“站”。白居易诗:“一日迟迟进一程”。●舵屋:船仓。
北来始作泛槎游,晓色苍苍望里收。
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
古今沈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自谋。
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诗名] 渡河
[作者]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后屡试不第,以教书终身。以词名,亦工诗,风格幽逸清奇。此诗是他北上赴考,雪天渡黄河时的作品。
[注释] ●始作:诗人平生第一次渡黄河,故称始作。●一线二句:说只见一线黄河细流奔泻而来,流遍中华大地;两岸残雪正把徐州来的客人接送到京师(北京)去。诗句一横一纵,使诗界扩展到整个神州大地。●古今句:说古代统治者用迷信的方法,往黄河里投美玉祭河伯,祈求安流。●天地句:说天下小民如浮萍,要活下去,得靠“各自谋”,此处也是喻自己为求取功名,“自谋”北上,渡风雪黄河。●明日二句:诗人感慨明日过河后,又得骑上小毛驴继续走下去,而看到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翔的白鸥,感到十分惭愧。意味酸苦,发人深省。
黄河源溯浙江潮,卫我中原汉族豪。
不使胡奴留片甲,轩辕华胄是天骄。
[诗名] 黄河源溯浙江潮
[作者]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民主革命女英雄。浙江绍兴人,她感于民族危机,立志革命,1904年赴日留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归国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组织光复军,配合徐锡麟起义,徐在安庆起义失败被害,她也在绍兴被捕殉难。此诗是她在西湖白云港一次革命党人秘密集会上所写。内容不仅表达了革命的决心,而且以“黄河”两字作为标记,徐锡麟任首领用“黄”字,秋瑾为协领用“河”字。各人把字镌在金戒指上作记号,秋瑾在就义前一直把镌有“河”字的戒指戴在左手小指上。
[注释] ●黄河句:是浙江潮溯源于黄河的倒装句法。意思是浙江潮来源于黄河,因为自古都认为黄河流域是汉人的发源地。●溯:逆流而上,引伸为寻源。●胡奴:汉族对入侵中原的北方女真、契丹等民族的称呼,此处指清王朝。●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汉族祖先。●华胄:华夏民族(即汉族)的后代。●天骄:天之骄子。
上一篇:关于描写《陕西省·黄帝陵》古诗词赏析大全
下一篇:关于描写《湖北省·黄鹤楼》古诗词赏析大全